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手指長度竟與性取向相關?這些性格、行為的秘密,真的隱藏在手指上?

手指長度竟與性取向相關?這些性格、行為的秘密,真的隱藏在手指上?

手指的某些指標,與我們的性格、行為存在神秘的聯繫?(圖片來源:pixabay)

女性的食指比無名指短,更可能是同性戀;食指比無名指短,從事某些工作更可能成功;食指比無名指短,數學成績更好……很多研究者認為這一指標與人的性別、性格、行為,甚至是性取向有著神秘的關係。不過,這類研究也遭遇了很大的爭議。「手指科學」究竟是否成立?

撰文 | 李曉慧

很長時間以來,科學家一直對研究男性和女性手指長度的比率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食指與無名指長度的比率2D:4D,以下簡稱「指長比率」),最開始研究者發現,在男性中,無名指(第四指)通常比食指(第二指)長,他們的2D:4D比率常常小於1。而在女性中,兩個手指的長度大多數相差無幾。在經過一系列研究後,科學家們發現這一比率與胎兒在子宮內發育時,接觸的雄激素和雌激素相對含量有關。

食指與無名指指長比率模式圖。

如果胎兒在子宮內發育時接觸的睾酮比較高,那麼指長比率的數值就比較小,這一比率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明顯改變。睾酮是一種主要的雄激素,存在於男性和女性體內。

因此,在研究睾酮與人們的性格、行為、性取向之間的關係時,測量指長比率成為一種非常方便的方法。2000年,有研究人員在《自然》上發表關於指長比率與性取向相關研究時,寫道「測量人的手指模式可能會揭示一些令人驚訝的信息。」

手指長度決定性向?

有很多研究者認為,指長比率與性取向有關,最近,一項發表在期刊《性行為檔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上的文章稱,左手指長比率較小,也就是食指較無名指短的女性,更可能成為同性戀者。而男性或者右手則沒有這種關聯。

為了排除基因因素,研究人員招募了18對女性雙胞胎和14對男性雙胞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每一對雙胞胎中,一人為同性戀,而另外一人為異性戀。研究者先通過DNA測試確定他們都是同卵雙胞胎,接著對他們的手指長度進行了測量。原本他們的假設是:受孕期激素影響,在女性雙胞胎中,同性戀的指長比率會比較小,偏男性特徵;而對於男性雙胞胎,同性戀的指長比率會比較大,偏女性特徵。

實際測量和分析後,研究者發現結果並不完全與假設一致。對於女性雙胞胎姐妹而言,同性戀者左手的指長比率符合假設,比其姐妹要小,但是右手的結果並不顯著。對於男性雙胞胎兄弟而言,左手和右手都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女同性戀左手的指長比率會偏小(圖左)。圖片來源文獻。

這與此前的類似研究結論具有一定的差異,2003年和2012年分別有相關的研究結果發表,2003年的研究文章稱,在7對女性同卵雙胞胎中,發現同性戀的指長比率較小;2012年的研究文章發現,8對女性同卵雙胞胎中,同性戀左手指長比率較小,而右手未發現,在4對男性同卵雙胞胎中,也發現同性戀左手的指長比率數值較大,偏女性特徵。

由於既是同卵雙胞胎,同時兩人的性取向又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見,要做大規模的研究非常困難。2010年,有研究者總結了此前的多個研究結果,包括1618名異性戀男性、1693名異性戀女性,1503名非異性戀男性以及1014名非異性戀女性,樣本數量較大,經統計,異性戀女性相比非異性戀女性而言,左手和右手的2D:4D值都較高,說明異性戀女性更偏女性特徵,但是在男性方面則未發現顯著差異。

2000年《自然》發表一篇文章,對720人的指長比率進行研究後,發現指長比率與性別、性取向以及出生順序存在相關性。從統計學角度來看,三項針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結果均證明了,在同卵雙胞胎中,性取向與手指長度比具有相關性,但是為什麼在不同性別內部會有差異,為什麼左手與右手會有不同的結果,研究者還未確定原因。

食指短,事業更成功?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曾發表一篇文章,提出指長比率與高頻金融交易員的業績相關。英國倫敦49名男性交易員參與了此項研究,這些交易員專註於高頻交易,他們專註於買賣股票與期貨,交易市值有時高達數億英鎊。但他們不會長期持有證券,很多時候只持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這些交易員的成功不在於他們對證券價值的評估,而在於長時間的高度專註,在其它交易員套利之前做出反應,他們需要敢於承擔風險,對自己做出的決定有極大的信心,並且能夠快速處理信息。

指長比率與金融交易業績相關。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者認為,這些特點可能受交易員出生前暴露於雄性激素程度的影響,而最方便用來檢驗孕期雄性激素影響的就是指長比率。他們的預測是,指長比率小的交易員會獲得更好的業績和收入。他們對交易員右手食指與無名指進行了測量,並調取了他們20個月的業績數據,他們發現指長比數值小的交易員確實業績更好。他們進一步分析了其它可能影響業績的因素:年齡和經驗,結果顯示經驗和指長比都與交易員的業績顯著相關,而2D:4D數值小的交易員也傾向於長期從事交易員的工作

進行這一研究的明尼蘇達大學的經濟學家Aldo Rustichini表示「較小的指長比率使得交易員更傾向於承擔風險。」不過他也指出,高頻交易的工作性質和對能力的要求可能更多的受睾酮影響,但很多其它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能力和要求,事業是否成功恐怕不能依靠指長比率進行預測。

男孩食指短,數學成績更好?

一項發表在《英國心理學雜誌》的研究指出,相對食指而言無名指越長,男孩在數學方面的表現就越優異,在女孩中,較短的無名指指向更好的語言技能。研究者稱,這是因為產前睾酮水平不僅影響指長比而且影響著大腦的發育

在男孩中,指長比率越低,數學分數越高。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者測量了74名年齡在6-7歲的男孩和女孩的手指長度,將指長比率與英國一項標準數學和語言測試成績進行對比。他們發現,在男孩中,指長比率越低,數學分數越高,而且比率最低的男孩有明顯的偏科現象,數學成績比語言成績要好得多。「這些差異雖然小,但是非常顯著。」英國巴斯大學教授、論文作者Mark Brosnan說。對於研究中的女孩,並未發現數學成績與指長比率之間的關聯,但是卻發現指長比率較大的女孩(指示低睾酮量)有更好的語言能力。

Mark Brosnan認為,測量手指長度不僅可以用于衡量男性和女性激素在子宮中的相對量,而且可用於預測認知能力,不過他也承認「我們並不建議用測量手指長度取代學科測試。」

爭議四起

將一個人的性格、行為與手指長度比率關聯起來,毫無疑問會受到很多質疑。紐約大學生物學家Claude Desplan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睾酮為代表的雄性激素可能會影響手指長度的比率,但是,我們的大腦並不只是在妊娠期間獲得了雄性激素。」也有人認為,研究手指以找到關於性格、性取向的線索不過是一種噱頭。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系主任Clifford Tabin表示,「在我看來,手指長度比率並不是最直接、最準確了解人們的方式。雖然可以推測它的意義,但是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它的效果。」

同時,Tabin還認為,目前的研究只是找到了具有統計意義的結果,並不能據此對一個個體進行預測。「相關工作可能有些過度解釋了,其它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也有研究者為「手指學」研究辯護,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者Nora Charles認為,「這是一種新工具,在研究領域存在很多爭議,許多科學家認為它有用,但是有一些仍然持懷疑態度,」她說,「但是,存在爭議不就是科學的本質嗎?」

參考來源:

https://www.nhs.uk/news/genetics-and-stem-cells/finger-length-and-success/

https://www.huffingtonpost.com/po-bronson/women-men-judging-risk_b_2741781.html

http://www.pnas.org/content/106/2/6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35006555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45887691

《環球科學》11月刊現已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Nature:清除衰老細胞,可緩解認知衰退
月亮的皮膚為什麼這麼差?人類用了近300年才弄明白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