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為什麼能夠輕易解除韓信兵權?

劉邦為什麼能夠輕易解除韓信兵權?

原標題:劉邦為什麼能夠輕易解除韓信兵權?


公元前二零二年劉邦與項羽決戰於垓下,殺楚兵八萬,項羽自刎,楚漢戰爭結束,劉邦平定楚地後回師定陶,驅馬馳入齊王韓信的軍營,奪了韓信的兵權,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二零四年彭城兵敗,劉邦逃走,在第二天清晨沖入張耳、韓信的軍營奪了他們的兵權。


劉邦滅掉項羽實際上此時的劉邦自己已經意識到將要君臨天下,最大的威脅是手握兵權的韓信,聰明過人的劉邦這時必須首先考慮的首要問題,他對齊王韓信的警覺、對他的不放心早就在心裡有了通盤的考慮,只是障於項羽未滅、借其兵勢而已,項羽已亡,正在其時,奪其軍、滅其勢。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韓信的兵權怎麼那麼容易收走?


想要知道韓信為什麼輕易就被收走了兵權,就要先知道漢初的政治制度。以唐朝為例,唐朝的節度使雖然不是王爵,但是封疆大吏,兵權日熾。為什麼唐朝末年,皇帝不能輕易收走節度使手中的兵馬大全呢?



因為這些節度使手中不僅有兵權,才掌握了地方政府的政權和財權。這就很要命了,一個國家是由一塊地盤一塊地盤共同組建起來的,而國家中央之所以能夠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是因為沒一個獨立的地盤他又無法徹底獨立,因為你必須要依賴中央的政治權力和財政權力。但是一旦這兩個權力被下放,每一塊地盤就擁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他就不在需要依靠中央就能直接統治腳下的土地,這就很無賴了。中央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同樣的道理,反過來說,韓信為什麼不能絕對掌握自己的軍權。很簡單,因為韓信雖然名為齊王,但是實際上齊地的政治權力和財政權力並不屬於他,甚至於連她手底下的兵權也並不是絕對掌握。在地方政府需要依賴中央的情況下,中央皇帝的權威就被無限放大,地方大員無論多麼牛逼,也只能跪在地上喊萬歲。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中國這塊地方,不適合搞什麼聯邦制,就只能中央集團。想強大,就必須一個強力的中央把大家的力氣聚攏到一塊去,不然中國內鬥起來,不比歐洲人差,沒別的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小懶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清朝領土靠實際佔領,明朝領土靠明吹的嘴?原因在這裡
秦始皇的墓是不想打開還是真的打不開?

TAG:覃小懶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