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人,一旦明白了這一條處世之道,人生會一路順暢!

一個人,一旦明白了這一條處世之道,人生會一路順暢!

著名文化學者鮑鵬山曾說:「允許自己無知,寬容別人無知。」

世上不存在生而知之者,也不存在全知全能者。

哲學大師黑格爾曾說:「任何個體都是有限的,人是個體,因而人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有限,活動範圍有限,因而人的知識也就有限。」

人生有限,學海無涯。無知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你不認為自己無知。

1.人生有限,所以不囿於無用的知識

無趣、無聊、無用的知識不值得你浪費時間。

比如一道題目問:在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時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

如果你是專門研究宦官的學者,或者是寫歷史小說的作家,這對你來說或者是個不錯的考驗和知識點;但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於此,這樣的知識碎片,對你來說不過是浪費時間。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頗為熟悉:

孔子東遊,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不休,好奇之下,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些。」

另一個小孩則說:「不對不對,應該是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中午的時候離人近些。」

第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中午了只有盤子一般小,難道不是遠看小近看大嗎?」

第二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清涼,中午就熱得像沸水,不是近熱遠涼嗎?」

兩人問孔子,孔子答不出來。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的知識很淵博呢?」

蘇格拉底曾說:「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

宇宙無限,知識無窮;人生有限,學海無涯。有限的精力要用在有用的事上。

正如尼採在《我為什麼這麼聰明》中所說的:「我之所以這麼聰明,是因為我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

周潤髮飾孔子

2、學海無涯,不要認為自己是優越的

曾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大學究和一個農民爭吵,大學究說:「你算得不對,三七應該是二十一。」農民偏要說:「三七二十二。」大學究覺得農民實在是太無知了,非得更正他的觀念,結果兩人吵到了官府。

結果縣長大人判斷大學究該打。

他十分不服氣,就問:「為什麼不打這渾人,反而打我?」

縣長說:「你覺得他無知?我看你也無知的很,不信且讓他問你一個問題。」

學究自持學富五車,胸有成竹地說:「讓他問,我才不信他比我懂得多。」

農民聽了後,就對學究說:「我也不為難你,我就問你這個時季種什麼農作物最好?」

學究支支吾吾,半天答不出來,最後羞得掩面而去。

羅素曾說:「在茫茫宇宙中一個小小角落裡的一顆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類僅僅是一個短暫的插曲,而且說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還有一些生物,他們優越於我們的程度不亞於我們優越於水母的程度。」

學海無涯,誰都無知;原諒無知,是一種寬容。

孔子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直面無知,是一種智慧。

3、良知,比知識更重要

二戰時期,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曾用兒童進行醫學實驗。

「死亡醫生」約瑟夫·門格勒以人種生物學家的身份進入奧斯維辛集中營,這位道貌岸然的科學家,每天親自接收從各地運來的猶太人。

他把他們分為兩組,一組直接走向焚屍爐,另一組則留下來作為他的「小白鼠」。

他拿孿生兒和兩千名兒童做試驗,把顏料注入他們的眼睛,把三氯甲烷注入他們的心臟,拿刀和針刺他們的頭蓋骨和脊柱,甚至還給一些人做了絕育和閹割手術。

在戰爭結束前,他殺人38萬。

再專業、再淵博的知識也掩蓋不了他魔鬼般的罪行。知識沒有遏制住人的惡念,反而成了幫凶。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曾表示後悔造出了原子彈。

一個人的良知比他的知識更重要。

荀子曰:「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意思是說:你知道了這樣的知識,並不能因此成為君子;你不知道,也不會因此成為小人。

知識只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願每個人擁有知識的同時,良知不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命不好的人,睡覺時一定有這三大睡相,人生註定坎坷,一事無成
屹立千古不倒的文物神獸,3次「保護」後殘缺不全,專家都尷尬了!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