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丟臉的戰役,陣亡3000士兵搞死敵方5人,預示清朝衰敗

清朝最丟臉的戰役,陣亡3000士兵搞死敵方5人,預示清朝衰敗

清朝在入關之前一直都是明朝的勁敵,從努爾哈赤征討明朝到多爾袞平定南明,李自成和張獻忠,滿清用了幾代人的努力統一了整個中國,在入關之前,清朝的八旗軍的戰鬥力十分強悍,但是入關之後的八旗軍戰鬥力嚴重下滑,甚至下滑到了連國內的起義都無法鎮壓,就連他們依賴綠營兵的戰鬥力也跌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在晚清時期,清軍與洋人的一場戰鬥的慘敗,預示著清朝的沒落。

1856年到1860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在保衛京師的戰役中調集三萬精銳阻擊8000多名英法聯軍,結果自己損失3000人,英法聯軍僅僅損失了5人,京城也被攻破了,這堪稱是清軍最恥辱的一戰。

英法聯軍在1856年借咸豐皇帝擅自修《天津條約》為由炮轟大沽口,又因為清廷擅自扣押英法聯軍去天津談判的代表,這引起了英法聯軍的極大不滿,他們決定用戰爭的方式讓清廷投降。1860年9月,英法聯軍在佔領大沽口之後向北京進軍,咸豐皇帝慌忙召集了3萬人馬下令在通向北京城的沿途設下防禦,就這樣清廷最精銳的三萬人與八千英法聯軍的戰爭開始了。

雖然英法聯軍只有八千人,但是他們卻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再加上他們用的都是燧發火槍和膛線炮,還有最新研製的康格列夫火箭;再看看清軍,大部分都是馬刀弓箭,即使有火器也只是雍正乾隆時期的大炮,根本無法和英法聯軍的武器相比較,這簡直就是一場冷兵器與熱武器較量的戰鬥,最終的戰鬥結果不用想都知道。

清軍的馬隊向英法聯軍發起衝鋒時遭到了英法聯軍的康格列夫火箭的轟炸,沒有經歷過戰爭洗禮的馬隊瞬間亂了陣腳,死傷無數。剩下的人紛紛撤往八里橋,在那裡重新聚集,再次發動對英法聯軍的進攻。

清軍雖然勇猛,但是在先進的武器面前這一切都顯得脆弱不堪,馬隊一度衝鋒到了離英法聯軍陣地不足百米的位置,但是在大炮和壕溝面前,他們始終沒有突破防線,清軍一批一批的倒下,卻始終沒有贏得勝利,八里橋之戰,清軍三萬人對付八千英法聯軍,自己損失三千人,對方僅僅損失五人,這堪稱是大清建國以來最恥辱的一戰,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八旗軍和它的清廷從此徹底衰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最慘皇子,差點繼承了皇位,最後被多爾袞害死妻子還被霸佔
她是努爾哈赤最長壽妃子,生前不被寵幸,卻熬到了最後活到康熙朝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