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戲曲藝人為何被稱為梨園弟子?入行之前為何要先拜唐玄宗?

戲曲藝人為何被稱為梨園弟子?入行之前為何要先拜唐玄宗?

原標題:戲曲藝人為何被稱為梨園弟子?入行之前為何要先拜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史無前例的「開元盛世」,也釀成了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拋開政治上的得失不說,他是一位極具音樂天賦、造詣頗高的資深樂人,被後世戲曲藝人尊為梨園祖師,吹拉彈唱無一不精。


李隆基自幼精通音律,他的祖母武則天登基典禮時,李隆基只有6歲就登台表演。他男扮女裝表演了一曲叫作《長命女》的歌舞,技驚四座,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來音樂素有雅俗之分。雅樂一般是用在國家祭祀、宗廟、朝會等隆重的慶典活動中,發揮一定的政治功能。而俗樂則主要是供人欣賞娛樂的。雅俗之辯自古有之,孔子就重視雅樂,而貶斥俗樂。


唐玄宗即位後,覺得俗樂比雅樂更富有藝術性,不應該依附於政治性的雅樂之下,於是下令在太常寺之外,單獨設立了管理和教授俗樂的教坊——梨園。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戲曲藝人入行之前先要拜唐玄宗,而且都被稱為梨園弟子的原因。



唐玄宗曾親自挑選數百名樂工和歌女,組建了一個歌舞藝術團,並且親自擔任團長。在管理朝政之餘,唐玄宗還要親自教大家唱歌跳舞,非常盡職盡責。



樂工的培養要從小抓起,唐玄宗深諳這一點,所以他非常重視少年樂師的培養,親自挑選了30名15歲以下的兒童,手把手地教他們學習聲樂和表演。可以這樣說,在培養和教育樂工的事業上,唐玄宗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貢獻。


唐玄宗比較喜歡慷慨激昂的胡樂,因此大力提倡胡部新聲,使得中國傳統的音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唐玄宗對音樂非常敏感,據說當三百名樂工齊奏時,但凡有一人走調,他馬上就能聽出來。



他不但能歌善舞,還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餘首樂曲。有一次唐玄宗東巡洛陽,駐蹕上陽宮。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他便起身披衣而坐,獨賞月光,突發靈感,即興創作了一首曲子,當即就自己吹奏,自娛自樂起來。


沒想到這時窗外有位吹笛人李謨經過,不由得被這曲子吸引,於是駐足凝聽。李謨一邊聽一邊暗暗將曲調記了下來。第二天,正好是元宵佳節,喜歡玩樂的唐玄宗出宮微服私訪,突然聽到酒樓上有人吹奏自己昨夜剛作的新曲。驚奇之際暗中尋訪,才得知事情原委。此事有詩人張祜作詩為證:「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無奈李謨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



唐玄宗一生創作的曲子數不勝數,最經典、最有名的當屬《霓裳羽衣曲》了。它還有一個配套的舞蹈叫《霓裳羽衣舞》,傳說是由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編舞的。這一對名曲、名舞不但藝術性極高,也見證了才子佳人的珠聯璧合,白居易的《長恨歌》形象地描述了這一傳奇的帝王愛情故事。


據後世史學家考證,《霓裳羽衣曲》不是唐玄宗憑空創作出來的。它的前身是古代印度的《婆羅門曲》,在盛唐頻繁的文化交流中傳入中國,唐玄宗聽了之後甚為喜歡,便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再創作。



唐玄宗的音樂造詣之高,不僅僅體現在作詞作曲上,更令人叫絕的是他還擅長演奏多種樂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等,尤其鍾愛羯鼓。羯鼓是少數民族的樂器,是一種小型的高音鼓。這種鼓演奏起來音色很高,節奏也很急促,令人感覺非常激越,有點類似今天的搖滾樂。



唐玄宗非常喜歡這種樂器,稱其為「八音領袖」。他還在驪山華清宮中專門修了一座「羯鼓樓」,陳列了很多他收藏的羯鼓。閑暇之時他便在裡面演奏羯鼓,自娛自樂。他還制定了《色俱騰》、《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創作了多首羯鼓獨奏曲。



除了羯鼓之外,他也很擅長管弦絲竹類的傳統民樂。當時的詩壇領袖李白,曾經充當過一陣玄宗的御用文人,為楊貴妃寫下三首讚美其美貌的《清平調》。唐玄宗很欣賞李白的才氣,就自己為《清平調》譜曲,讓梨園的弟子們演奏歌唱,一時廣為流傳。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倉皇出逃,在逃亡途中,亦不忘寄情音樂。據說他當時曾創作了一曲哀怨動人的《謫仙怨》,用以表達自己對於命運的無奈和感慨。這首曲子流傳甚廣,後來被人們誤稱為《劍南神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園 的精彩文章:

唐朝李益詩名盛,奈何原是負心人
一入宮門深似海?未必,看看乾隆的令妃就知道什麼是人生的贏家

TAG:國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