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中國古代的酷刑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說了古代的死刑(見《古代處決死刑犯都是在鬧市公開進行,多長時間允許收屍?》一文),這篇文章再來說說這事。

古人稱死刑為「大辟」。

凡大辟,都是必死的。怎麼處死?清末法學家沈家本曾作考證,其《歷代刑法考》共列出了24種,分別是:醢(脯)、炮格、焚、烹、轘、沈(沉)河、陵遲、支(肢)解、磔、要(腰)斬、梟首、戮屍、斬、絞、罄、棄市、笞殺、考竟、剖心、射殺、射鬼箭、生瘞、投崖。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斬首死刑)


這些死刑是依處決犯的手段和方式來劃分的,僅從刑名來看,已夠恐怖的,膽小的聽說名字就能嚇死。

如醢刑,又稱菹醢,是把犯人殺死後再剁成肉醬。在刑法史上,最早使用此刑的,是商朝末代之君紂王,《呂氏春秋·恃君覽·行論篇》記載了此事:「昔者紂為無道,殺梅伯而醢之。」《史記·殷本紀》也記載:「九侯女不憙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

但從西漢始,中國的司法精神講究「寬刑」、「慎刑」。《歷代刑法考》中所列的20多種極刑,絕大多數都廢止了,不再使用,除非特別情況。

中國死刑種類和行刑方式,從漢朝時大幅度減少,逐漸廢除。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環首死刑)

據程樹德《九朝律考》,漢律中的死刑僅有三種:即梟首、腰斬、棄市。這種刑法理念,影響了中國後世歷朝,如晉朝,其死刑與漢律相同,也是梟、斬、棄市三種。

到南北時,南朝將死刑減為兩種,如梁,死罪只有「梟首」和「棄市」兩種,取消了「斬」。要說明的是,同時期的北朝仍保留不少酷刑,反映了其司法文明落後於南朝。

隋唐時,中國的文帝楊堅代後周建立隋朝後,乾脆從法律層面廢除酷刑。據《隋書·刑法志》記載,楊堅即位後,修定刑律和制度,使之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蠲除前代鞭刑及梟首、轘裂之法」,僅保留斬、絞二種死刑,所廢止的鞭刑、梟首和轘裂均是有名的酷刑。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機架夾足)

但是,到宋朝,刑法又趨嚴厲,在絞、斬二死刑基礎上,推出了惡名昭著的「凌遲」。這在中國司法史上,是一種文明倒退!

所謂凌遲,即用刀一塊一塊割下犯人身上的肉,也就是俗話說的「千刀萬剮」,讓犯人在極大限度的痛苦中慢慢死去,這比先秦流行的「五八分屍」更慘!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五馬分屍)

據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刑考六·刑制》記載,宋朝於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啟用凌遲酷刑,當時是趙禎(宋仁宗)當皇帝,在荊湖一帶(今湖北省境內)出現了「殺人祭鬼」的惡俗。趙禎聽彙報後非常惱火,批示今後主謀者一律處以凌遲,時民間稱之為「剮」。

凌遲殺人手段早在秦漢時即已出現,但未入正式法典,只是「家法」中的私刑。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死刑凌遲)

宋詩人陸遊認為,到五代時「始於法外特置凌遲一條」,目的是加大死刑的威懾力。其實,凌遲在南北朝時的北齊已成為官刑,開國皇帝高洋便使用過此刑,只是叫法不同,稱作「輕刀臠割」。

目前能查到的最早含「凌遲」的刑法條款,出現於「遼律」中。

《遼史·刑法志上》記載,遼國不僅使用和恢復了過去的絞、斬、梟、磔、炮等酷刑外,還有凌遲、支解等極端處決死囚手段。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石灰腌目)

但將凌遲真正廣泛使用的,則在以酷刑著稱於史的明代。

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治國用重典峻酷,犯大逆、惡逆、不道、採生折割等共計13種罪,要判處凌遲。其中的「採生折割」,類似現代活摘。

凌遲在明律屬於「非常之法」,常規死罪只有絞、斬二種,但濫用凌遲現象明顯。同樣是凌遲,刑有輕重之分,直接表現於刀數上,民憤越大,危害程度越高,受刑刀數越多。最少割8刀,並以8為基數,翻倍增加:24刀、36刀、72刀……最多3600刀。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懸空吊刑)

明熹宗天啟二年進士鄭鄤,被閹黨誣以「杖母不孝」、「奸妹」等忤逆不道之罪,遭凌遲冤死,被割了3600刀。

實際刀數也存在隨意判定的現象,如犯謀反罪的大太監劉瑾,被判割3357刀,比鄭鄤少3刀,也就是說鄭鄤多3刀。

明朝一進士被誣杖母、奸妹,判凌遲割3600刀,比太監劉瑾多3刀

(竹橋渡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河西走廊上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武威博物館
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詐屍」嚇司馬懿後退50里,更奇是下葬方式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