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將領見面,為何要帶那麼多人:不是為了排場
文史
10-30
如今很多的影視劇中,我們都會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景。民國時期的將領們,見面一般都會帶著很多隨從,個個英姿颯爽,很有排場。
那麼問題來了,民國的這些將領們,見面的時候帶著這麼多人,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為看著氣派,能夠顯得很有排場嗎?
實際上這些將軍們,無論是那種講究排場的還是那種不講究排場的,私下會面的時候都會帶著一大幫人。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排場,而是因為安全。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鴻門宴更是經常出現。雖然不是天天有,但是見慣了鴻門宴的將軍們,自然是時刻準備著。換個角度,加入諸位是一支部隊的將軍,你敢只帶著兩個駕駛員去其他將軍的地盤嗎?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時候即便只是一個旅長,走到哪裡都得帶著幾十上百的衛隊。這些衛兵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護自己長官。
雙方談判,一旦沒有談妥,會議桌上發生火拚的場景比比皆是。所以問題來了,這些衛兵到底配備的都是什麼武器呢?
在自動武器嚴重缺乏的我時代,一個團甚至一個師都是清一色的老套筒、漢陽造,一個團最多才有4挺重機槍,沒有比便於隱藏,使用靈活,火力密集的毛瑟槍更適合了。
所以我們看到的那些,身姿挺拔的衛隊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做手槍隊。比如當年抗戰犧牲的李家鈺將軍在與敵人激戰中犧牲。而日軍之所以會不惜代價調集軍隊圍攻他的原因,就是從那眾多而又密集的駁殼槍聲中判斷出來的。
他們認定對方一定是一名高級將領,所以才導致李將軍的犧牲。
所以說,民國將領見面帶那麼多人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為了排場,更多的是為了安全。


※日本人說他曾經兩次打敗整個陸軍,自殺前說了一句話:決定戰局
※太平天國的士兵打仗為什麼那麼猛,看看士兵的待遇就知道了
TAG:始說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