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隱藏太深還是反覆無常?吳國君主孫皓為何成為一位暴君?

是隱藏太深還是反覆無常?吳國君主孫皓為何成為一位暴君?

原標題:是隱藏太深還是反覆無常?吳國君主孫皓為何成為一位暴君?


作者:申向洋,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孫皓,字元宗,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又名彭祖,字晧宗,三國時期吳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孫休即位時,孫皓為烏程侯。時值孫休去世,蜀國又剛剛滅亡,吳國上下一片混亂,百姓都希望有一位年長的君主治理國政。而孫皓才能上佳、英明果敢,酷愛學習、遵紀守法,吳國丞相和左將軍張佈於是聯名推舉孫皓繼承吳國大統。當時的太后一介女流又勢力單薄,只能應允,太后朱氏說道: 「我寡婦人,安知社稷之慮」,只要吳國沒事,宗廟祭祀得以延續就好。孫皓遂得以順利繼承吳國王位,改年號為為咸熙元年。



孫皓


即位之後,孫皓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還算勤勉。《江表傳》言:「皓初立,發優詔,恤士民,開倉康,振貧乏,科出宮女以配無妻,禽獸擾於苑者皆放之。當時翁然稱為明主。」但是當時的孫皓權力還不是很大,周邊的丞相、將軍之流制約著君權。自孫權末年以來,由於戰爭不斷,君王時常外出,吳國的皇權就漸漸衰落,朝政大權逐漸落入大臣手中,到孫亮、孫休時期,輔政大臣和宗室成員權力發展到頂峰,掌握實權,皇帝成了他們的傀儡,皇權岌岌可危。孫皓即位之前就很清楚吳國局勢,他明白這些大臣和宗室成員對皇權的威脅有多大。因此,在他掌權之後,加強皇權就成為了一件非常緊要的事。



孫權


於是,為了加強皇權,孫皓開始虐殺大臣。《三國志》記載,孫皓得志後,粗暴驕橫,貪戀酒色,致使朝廷大小官員極其失望。丞相濮陽興、張布尤其後悔,經常私下交流孫皓的舉措。有人向孫皓舉報詆毀他們,十一月,濮陽興、張布被殺。對此,陳壽「不吝評價」:「皓之淫刑所濫,凶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訣者進,上虐用其民,窮淫極侈。」正所謂「三代之稱,千歲之積譽也;萊紛之謗,千歲之積毀也」,吳國也在孫皓這一代走向了滅亡。



孫休


參考文獻:


1、陳壽:《三國志》


2、李曉梅:《孫皓大殺大臣和宗室的原因及加強集權的措施》 ,《安徽文學》,2008年第1期。

3、翟清偉:《孫吳君臣關係研究》,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行仁義,法先聖」,西漢第一位雜儒—陸賈
《延禧攻略》中,乾隆為何傳位給魏瓔珞之子永琰而不是永琪呢?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