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澎湃處理器一再跳票,除燒錢太多,還有這兩個原因

小米澎湃處理器一再跳票,除燒錢太多,還有這兩個原因

自去年2月小米發布澎湃S1處理器,到現在已經過去1年八個月,對一年一更新的手機SOC晶元來說,這個時間顯然太漫長了。

其實,澎湃處理器的升級型號S2也曾不斷從供應鏈傳出量產消息,但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小米對此既不否認也不肯定,澎湃項目一再跳票的原因顯得撲朔迷離。

但筆者綜合分析各方信息,判定澎湃處理器項目在小米當前的經營環境下,註定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這個遊戲就是燒錢

眾所周知,晶元生產就是燒錢遊戲,建設一條先進位程工藝生產線動輒數十億美元。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晶元設計也不是省油的燈。

即使使用ARM公版架構,自研晶元也不是招一幫技術人員,花上一點錢就可以搞定。它燒起錢來一點不商量。

由於不同晶元製程工藝下,晶元設計的費用也大不相同,因此採用的製程工藝越先進,相應的晶元設計費用也水漲船高。

國外曾有專業文章介紹:

28nm工藝製程下設計開發晶元,要投入5130萬美元;

16nm工藝製程下,設計開發費用接近翻倍,需要1億美元;

7nm工藝製程下,設計開發的費用飆升到2.97億美元;

5nm工藝製程下,設計開發的費用又飆升到5.42億美元。

簡單說,晶元設計不是省錢的活,基本上晶元製程工藝前進一代,相應的晶元設計開發費用翻倍。

澎湃S1處理器採用28nm製程工藝,這就意味著雷軍至少為它花了5130萬美元;傳說中的澎湃S2處理器將採用16nm製程工藝,如果消息屬實,那麼雷軍還要再花1億美元。

小米對澎湃晶元的定位是中高端,與之相對應的SOC晶元至少是高通驍龍660級別。驍龍660採用14nm工藝製程,遠比傳說中的澎湃S2先進。澎湃S2要保持競爭力,跟上14nm工藝製程的話,顯然1億美元開發費用不夠花,預算大概要接近2億美元。

近2億美元(約13.8億人民幣)對目前的小米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根據小米招股書,2017年小米經營利潤122億元人民幣,設計開發澎湃S2晶元花的13.8億人民幣超過經營利潤的10%。

為一顆前途未卜的晶元花掉十分之一的利潤,對成立不到十年,被不斷質疑盈利能力的小米來說,這簡直就是敗家子作風。

時間耗不起

就算雷軍不在乎13.8億人民幣,但這筆錢還只是開胃菜,隨著晶元設計競爭烈度的升級,費用還會翻跟鬥上升。

直白地說,晶元研發會侵蝕小米利潤,而且窟窿會越來越大,對每年需要數次向股東公布經營業績的小米來說,壓力山大。

然而,背負巨大壓力,所得卻微不足道。澎湃S1用在小米5C上,其銷量撲街,不得不降價去庫存。

就算小米意志篤定,捨得花錢,還必須耗得起時間。

這方面華為感想頗多,自研晶元跌過的坑,流過的淚,寫一本書綽綽有餘:

2009年發布K3V1,遭遇失敗;

蟄伏三年,到2012年發布K3V2,總算實現從0到1突破;

2014年發布Kirin925晶元,才算在市場站穩腳跟,但還是陪跑;

到現在,華為也就是混了個第五名。

用了6年時間,華為才在自研晶元領域找到立錐之地,這個時間,小米顯然耗不起。


怕高通不開心

即使小米不怕燒錢,也有耐心不怕耗時間,澎湃晶元如期發布,而且性能表現突出,它仍然難逃被高通捏死的命運。

小米對澎湃晶元的定位為中高端,這個區間也是小米出貨量的集中區域。小米大規模採用澎湃晶元(不如此將難以產生規模效應),意味著數千萬片高通驍龍600系列晶元……賣不出去。

如果高通不高興,小米將面臨兩大難題:

聯發科已退出高端市場,高通對小米斷芯的話,小米高端機將無芯可用;

小米在通信領域專利為零,缺少和高通談判的籌碼,高通如果發動專利戰,小米將動彈不得,國內外市場盡失,結果比魅族還慘。

總之,澎湃晶元在小米的版圖裡,命中注定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圖片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即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鐵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5G手機難以碾壓4G手機:運營商拖後腿,速率快只是理論數據

TAG:魔鐵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