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楚國第一個稱王,那麼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是哪個?

春秋時期楚國第一個稱王,那麼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是哪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齊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等諸侯爭霸,而周王室的權威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下降。其中,就楚國這一強國來說,更是僭越稱王,以此和周王室分庭抗禮、平起平坐。和楚國相對應的是,齊國、晉國、鄭國、秦國、魯國等諸侯國在春秋時期則沒有僭越稱王,而是繼續使用侯爵、伯爵等周王室分封的爵位。那麼,問題來了,春秋時期楚國第一個稱王,那麼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是哪個?

春秋時期楚國第一個稱王,那麼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是哪個?

首先,就楚國來說,根據史料記載,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楚國稱王最早要追溯到熊渠(前886年—前877年在位)為君時期,也即西周后期這一歷史階段,其時熊渠見周室微弱,而楚國日漸地強大。於是熊渠乃自號為王,不但自己稱王,而且將其三個兒子都分封為王。不過,周厲王在位時,熊渠為了保存實力,避免與周王朝正面衝突,於是自動去其王位,取消對兒子的分封,繼續臣服於周。

春秋時期楚國第一個稱王,那麼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是哪個?

到了公元前704年,進入到春秋時期,東遷後的周王室繼續衰微,於是楚國國君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自此之後,楚國國君基本上都使用了王爵這一稱號。在春秋時期,楚國是第一個稱王,並且正面和周王室相抗衡的諸侯國。而在楚國之後,吳國也在春秋時期僭越稱王。根據史料記載,吳國(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雖然和周王室同宗同源,但是,當時地處偏遠之地的吳國,並沒有對周王室和周天子保持一定的敬重。

春秋時期楚國第一個稱王,那麼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是哪個?

吳國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今江蘇蘇州)。和楚國一樣,吳國的崛起,也是建立在消滅周邊弱小諸侯國的基礎上。吳國鼎盛時滅亡了淮夷、徐夷、州來、巢、鍾離、鍾吾、邗等諸侯國,公元前586年,吳侯去齊去世,壽夢繼位。壽夢在位期間,奠定吳國的強盛基礎,始稱吳王。由此,在春秋時期,吳國成為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在春秋末期,吳國一度攻陷了楚國的都城,並且和越國、晉國、齊國等諸侯國爭霸。

春秋時期楚國第一個稱王,那麼第二個稱王的諸侯國是哪個?

最後,公元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王勾踐率兵伐吳,大敗吳兵於笠澤。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踐再次伐吳。不久之後,吳王夫差自殺,越國徹底消滅了吳國。而對於越國來說,也是一個僭越稱王的諸侯國。就越王勾踐來說,卧薪嘗膽,終於吞併了吳國。在此基礎上,越王勾踐也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並稱為「春秋五霸」。總的來說,在春秋這一歷史階段,因為周王室地位的下降,宗法制的崩潰,各個諸侯國實力的日益強大,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相繼稱王。到了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周王室的存在感更加可有可無,戰國七雄也都相繼稱王了。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 的精彩文章:

姜維本是魏國人,為何蜀國滅亡後,他仍圖謀恢復蜀漢?
漢初三大名將是哪三人?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