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隆中對,諸葛亮輔佐劉備的戰略藍本,卻為何葬送了蜀國大好河山?

隆中對,諸葛亮輔佐劉備的戰略藍本,卻為何葬送了蜀國大好河山?

原標題:隆中對,諸葛亮輔佐劉備的戰略藍本,卻為何葬送了蜀國大好河山?


隆中對,千古第一對,它的出現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也為劉備構築了一條南據荊州、西取益州克複中原的宏偉戰略規劃。在劉備投呂布、歸曹操、附劉表、寄孫權惶惶如喪家之犬之際,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勾勒出了一幅合理可行的戰略藍圖,讓此後的他在王者霸業征途的道路上不斷取得勝利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隆中對的功勞可謂功不可沒。


隆中對的高明之處在於哪裡?


首先,對於敵友關係問題,諸葛亮作出了精準定位。根據當時天下群雄並起的紛繁複雜格局,諸葛亮給勢力微末的劉備定下了「東連孫權,北拒曹魏」的外交策略,作出這種外交態勢的依據就在於曹操北據天時,孫權南托地利,而力量弱小的劉備只能憑藉人和佔領荊、益二州方能徐圖霸業。這種對敵友關係的深刻剖析正切劉備要害。



我們知道劉備自中平元年(184年)起兵鎮壓黃巾軍以來,23歲的他因鎮壓有功被朝廷封為安喜縣縣尉,後來由於東漢朝廷害怕武人專權便下令褫奪軍功升遷的將領頭銜,劉備一氣之下將前來傳達詔令的督郵鞭笞三百亡命天涯。從他23歲起事到孫吳聯軍在赤壁之戰擊敗號稱80萬大軍的曹操,劉備王者之資端倪初現,直到此時他整整走過了24年的流蕩漂泊寄人籬下的政治流亡生涯,而比值赤壁大戰前夕,劉備已經從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小伙變成了兩鬢斑白的47歲的中年大叔了。倘若沒有正確處理敵友這一關乎劉備集團生存的根本性戰略問題,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赤壁之戰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夙願或許就能成為萬古流芳的定局了。

其次,隆中對解決了劉備根據地的問題。對於任何一支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時代背景下生存的武裝集團,根據地問題首當其衝成為決定著這支力量能否在日後的激烈火拚中存在下去的基本大前提。



劉備早年起兵後有根據地嗎?客觀的來說,他也一度有過徐州這塊根據地,但大凡對三國有過研讀的學者朋友們都知道,徐州這塊地方歷來是兵家必爭的「四戰之地」,沒有足夠的武裝力量想要守住這塊無險可守的平原城市根本就是痴人說夢。


而當時兵不過千、將只關、張的劉備想要依託徐州這塊基地成就自己的王者霸業完全就是白日做夢,雖然劉備取得徐州這個戰略要地有幾分「狗屎運」,從名義和道義上來講也可謂名正言順,但他也明白其實不可能守得住這塊肥肉,更何況在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時代,道義在強者面前完全就是一坨「狗屎」,呂布的巧取豪奪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在那個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年代,誰的拳頭硬誰說出來的話就是道理,以實力決定道義的軍閥混戰背景下,仁義成為強者面前不堪一擊的「遮羞布」,劉備因此數度流離顛沛委身於各大軍閥之間,既要問鼎天下又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鐵打的營盤」,根據地問題時刻成為擺在劉備腦子裡最為頭疼的問題。


然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出現,壓抑在劉備心頭多年的疑惑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了,當隆中對分析各路人馬後首次提出先取荊州,再下巴蜀的戰略決策後,彷徨在劉備腦海中久久無法解決困惑終於迎刃而解了,這從後來赤壁之戰劉備借荊州,取西川的戰略節奏上來看,完全與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合拍而行,可以說沒有隆中對的指引,劉備也不可能有兩塊穩固的革命大本營,也就不可能三分天下有其名了。


再次,隆中對劉備的身份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詮釋。劉備雖從起事第一天開始時時不忘打著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招牌,但他這種做法對於幫助其創立王霸之業起到了多大作用,相信當時的各路軍閥除了措辭方面為了避免對劉備「織履販鞋」身份的直呼,大抵以「皇叔」來打口角辭令外,這種表面流於形式的「飯局式」稱呼,在講求實力的東漢末年顯然沒有給劉備集團帶來過任何實惠。討個口頭便宜歷來是中國人的習慣,劉備也不另外。



那麼劉備「漢室貴胄」的身份在「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情況下有用嗎?放在當時如果利用的好還真有用。這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來看,漢朝雖然歷經四百餘年而大廈將傾,但天下畢竟名義上還是漢王朝的天下,曹操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漢獻帝劉協牢牢掌控於股掌之間就很能說明這一問題,否則以曹操的精明不可能拖著累贅大費周章擴張勢力,而袁術在東漢末年過早的稱帝招致慘敗也從側面上說明了漢朝雖名存實亡,但其影響力尚在不少百姓,乃至名士中波及深遠,荀彧的阻礙曹操的王者霸業也很能深刻反應這個問題。

因此,劉備「漢室貴胄」的身份不僅不是他的負累,反而是他人生當中不可多得的天然政治遺產。但劉備前半生顯然沒有將這種先天儲備的政治遺產最大效益發揮出來,直到隆中對的出現,諸葛亮作了全方位規劃後,這種令劉備頗感「雞肋」的金字招牌才完全釋放出巨大的政治動能。


此話又從而說起?其實,我們看隆中對諸葛亮為劉備規劃的根據地就能明白諸葛亮的良苦用心。隆中對為劉備集團選定了兩塊根據地,一塊是荊州,而另一塊則是益州,對於當時的劉備而言,「劉皇叔」這塊金字招牌雖未能發揮無比強大的潛能,但劉備的仁德相較於曹操喜愛屠城的節奏,加持「漢室貴胄」的牌匾,無形中劉備的聲望和人氣也累聚了不少,因此後來才會發生劉備不惜代價的「攜民渡江」的感人一幕。



那麼益州呢?益州除了四川盆里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劉璋暗弱、張魯無能外,還在於當年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王時,大漢王朝的開國之君就是從這塊具備王者之氣的土地殺奔三秦最終擊敗項羽問鼎天下的政治優勢,因此對於已經秉持漢室血統的劉備,西川無疑是最佳政治地緣根據地,可以說益州乃大漢王朝的「龍興之地」毫不為過,有了「漢室貴胄」這樣一重身份,加持施以仁政之策,劉備想不三分天下有其一都難。

然而,隆中對諸葛亮雖然替劉備集團作出了全方位的深度剖析,但卻有一個致命性的問題沒有切中時弊,這也導致了後來諸葛亮數度北伐未能克複中原,最終病逝五丈原。


是什麼樣的問題致使「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諸葛亮臨死前發出「悠悠蒼天,曷此其極」的感嘆?


我認為,隆中對雖然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確實為劉備集團定下了前進方向的戰略大格局,甚至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三分天下的態勢格局。



但隆中對卻有一個致命性的弱點是諸葛亮所沒有深度思慮過的,那就是群眾基礎薄弱的問題。


隆中對是劉備與諸葛亮二人在隆中里的一段精闢對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並指出了劉邦集團前進的方向,為劉備在黑暗中苦苦探索的王者霸業指明了正確的政治方向,甚至末尾提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然而,問題的關鍵就出現在了隆中對最後的這段政治意圖上。諸葛亮闡述的隆中對雖結合了當下各大軍閥混戰的局面作出了深度分析,但從他與劉備的對話中看,二人始終以劉邦奪取天下作為藍本,話語之中時刻充斥著漢高祖劉邦的身影。



那麼我們用逆向思維大膽忖度下,秦朝末年劉邦奪取天下的形勢又是什麼樣的?雖然秦朝末年與東漢末年的形勢頗為相似都是亂民趁勢崛起,但劉邦卻有一個政治優勢是劉備所無法企及的,那就是劉邦破咸陽後,以「約法三章」的方式徹底拿下了帝都的人心,史載「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也就是說劉邦為了收攏秦地關中民心,讓人到咸陽附近各鄉縣宣傳劉邦集團新約定的法律簡章,劉邦這種深入基層展開政治攻勢的做法收到了奇效,史書更是以「唯恐沛公不為秦王」來描述關中父老的對劉邦的擁戴,要知道在古代通訊極為不便的情況下,拿下帝都收復國中命門百姓的民心不啻於取得反秦鬥爭乃至為擊敗項羽奠定了堅實後盾,這也從後來劉邦輕易拿下三秦剿滅項羽足見不凡。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西方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很早就作出了這一著名論斷,諸葛亮雖然通過隆中對給劉備集團提供了一條穩健可行的軍事戰略規劃,但卻忽略了「天下有變」後外部環境民心的依附問題,而也正是由於這種拋開群眾漫談軍機的致命性問題,才導致隆中對空有其頭,卻無其尾的慘淡結局,也為蜀漢後來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參考資料:《三國志》、《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月秋風照當年 的精彩文章:

雅克薩之戰,康熙為什麼不將沙俄勢力徹底逐出西伯利亞?
藩王制度的弊端朱元璋難道看不出來?范蠡一語道破野心家朱棣心思

TAG:明月秋風照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