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後,面對德國的崛起為什麼沒有人反對

一戰後,面對德國的崛起為什麼沒有人反對

說起一戰後的德國,我們知道作為戰敗國必須要承擔起戰爭責任。在《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提出了比較苛刻的條件。在領土上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軍事限制上只允許擁有十萬的軍隊,不能有空軍,海軍條件也比較苛刻。還有在海外殖民地全部被戰勝國瓜分,還要承擔戰爭的賠款和其他戰爭責任。所以德國在一戰後整個國家充滿著仇恨,一直想復仇。最終德國人站起來了,而且不僅僅站起來了,還發展得很好,最後又發動了二戰。所有人都會問為什麼在德國崛起的時候沒有其他國家進行阻止呢?

我們看一下德國之所以能崛起是非常正常的,一戰後的德國雖然各方面都受限制了,但是整體實力卻沒有削弱。德國本土是幾乎沒有戰爭摧殘的,不像法國。所以在一戰後當大家都在恢復實力的時候德國壓根不需要恢復,直接向前發展就可以了。而且德國家底本來就是歐洲第一的,所以沒多久就可以迅速的超過其他大國了。所以再次強大之後面對之前的不平等條約肯定就要反對了。

於是1924年,德國向戰勝國發照會書, 第一,德國請求加入國際聯盟並獲得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第二:免除德國一切一戰的責任。第三:修改《凡爾賽和約》中關於德國在軍備方面的不平等軍事條款。其實說白了就是之前怎麼樣還怎麼樣。但是當時《凡爾賽和約》體系下反對的只有法國,其他國家都沒有反對,這個可以說非常奇怪。細想一下就明白了。凡爾賽體系一共是五個大國建立的。當時美國奉行孤立主義,而且美國就沒有加入國聯,所以根本不關心。日本只是垂涎自己在亞洲的利益,歐洲的事情和自己無關,而且插手的話又要花錢。義大利雖說一戰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但是還是多少有點。自己是受益國,實力不是很強大,肯定不問。英國在一戰後發現法國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了,所以背地裡非常支持德國崛起,這樣歐洲可以均衡了,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所以當德國發照會書的時候只有法國反對。

反對意味著就要有行動,行動就需要錢。法國在一戰中本身就受摧殘的比較嚴重,實力還沒有完全恢復。而且國力本來就沒有德國強大,這個時候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終於德國在1926年進入了國聯,之後開始一步步恢復自己的地位了。這個時候法國發現自己真的是無能為了了。所以在1929年就開始建立馬奇諾防線了。馬奇諾防線的建立就標誌法國徹底的無望了,放棄對德國的限制了,早做準備保護自己了。

不過之後英法發現自己放縱德國太厲害了,想要有點行動,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德國在希特勒的帶領下徹底的變成戰爭機器了,開始往外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史為鏡的背後 的精彩文章:

1945年羅斯福去世後,最高興的人是希特勒,還認為自己會勝利
非洲大陸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可以說實力非常的強大

TAG:以史為鏡的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