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揭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就人類災難史而言,中國一直是一個「多災國家」,歷史上的大災難多多。學術界認為,從上古到清末,中國自然災害有四大多發、群發期,分別是夏禹群發期、兩漢群發期、明清群發期、清末群發期。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瘟疫)

每一個群發期,都給中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其中,「明清群發期」最糟糕。

公元15-17世紀,中國的災難又呈多發、群發趨勢,系第三大災難群發期,此即「明清災難群發期」,學術界又稱為「明清宇宙期」。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賑災)

就災難而言,在中國曆朝中,明清兩朝是最不幸的!這一時期災禍層出不窮,來勢兇猛,最兇猛的當是瘟疫。

明初大瘟疫,集中發生在朱棣(明成祖)當皇帝期間,那期間瘟疫橫行,集中暴發了4次。第一次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至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正月間,江西建昌、撫州,福建建寧、邵武等多地暴發大瘟疫,「疫死者七萬八千四百餘人」。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明朝皇帝)

《明史·五行志》中還有19次類似瘟疫記載。最嚴重的有兩次,分別發生於萬曆年間和崇禎年間。這是兩次是可怕的鼠疫大流行,一直到清代都不時暴發。大流行的原因,學術界至今沒有弄清楚。

鼠疫,民間俗稱大頭瘟、疙瘩瘟,染上三日即死。

明中期以後,中西部地區開始有零星疫情發生,到萬曆年間開始大暴發,流行了20多年。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境內全都是重疫區,其中以山西境內為最。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棺材)

萬曆年間的山西鼠疫是從北部大同一帶開始的。萬曆《山西通志·祥異》記載,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當時山西境內的景象是,「靈柩出城者踵相接」,不少地方人都死光了,連埋屍人都找不到。

加上旱災、蝗災等災害,整個疫區成了人間地獄。以河南新鄉為例,「萬曆十六年,荒,人相食,大疫。死者枕藉,至不能殮,填棄溝壑竹。」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災民,現代影視)

在末代皇帝朱由檢(明思宗)主政的崇禎六年至崇禎十七年的12年間,鼠疫再度發威。

特別是明朝滅亡的最後兩年,即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七年(公元1644年),鼠疫瘋狂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恐怖至極,「大疫,南北數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黃河,十室鮮一脫者。」

加上連著兩年百年不遇的超大旱災,當時的中國一片世界末日景象。可以說,明朝滅亡根本原因並非人禍,而是天災!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北京 老照片)

北京雖然是京畿重地,也不能倖免,鼠疫肆虐。

康熙《通州志·災祥》記載,通州,「崇禎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比屋傳染,有闔家喪亡竟無收斂者」;昌平一帶,「見則死,至有滅門者。」

城內情況更糟糕。清人吳震方《花村談往·風雷疫癘》記載,崇禎十六年六至八月,京城內外流行疙瘩瘟,不論貧富貴賤,不分年老年幼,得病即死。兵部朱念祖訪客回來,剛進門即死去。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葬禮)

這般暴死例子,在《風雷疫癘》中有不少記載。有一家全死光了,兩個小偷乘機去偷東西。一個小偷爬在屋檐上,一個潛入屋內,將衣物首飾包成一包一包的,遞給屋檐上的同夥帶出去。結果兩賊在行竊過程中發病而死,被發現時他們各自手中還拿著包,作遞拉狀。

從吳文所記可見,當時北京城鼠疫相當嚴重,從城內抬出去掩埋的屍體,「計數凡二十餘萬」。

中國災難「明清群發期」:崇禎末年鼠疫京城人口死亡40%

(現代疫情處理)

現代學者估計,當時京城人口死亡率大約是40%,這是保守的估計,實際應該更多,在萬曆和崇禎的鼠疫中,華北三地死人總計在1000萬。

災難來臨,每個人都逃不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人的上廁所習慣,「廁讀」是其中之一
地球上最美地貌,張掖七彩丹霞給您一點顏色看看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