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雖不出名,但為秦國做的貢獻比秦孝公還大

他雖不出名,但為秦國做的貢獻比秦孝公還大

春秋時期,諸侯四起,諸侯們自立為王,各自為政。同時國事不同,孰強孰弱更是不同,有的諸侯強國漸漸沒落,也有的迅速崛起,如魏國由之前的諸侯最強到最後被吞併;又如秦國由苟延殘喘,變成了統一六國的王朝,這當然跟他們的歷代先王是分不開的。大家都知道秦孝公,任商鞅為相,鑄就了秦國的強大,給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但是如果沒有這個人也許秦國就在春秋這個大潮里被淹沒了,他就是嬴師隰。

春秋末年魏國實力最強,而當時的秦國國力衰弱,政權不穩。公元前408年,魏國名將吳起率軍佔領了秦國河西領地,並且還把那裡的百姓當弄到魏國為奴,秦國是又氣又恨但又無計可施。魏國咄咄逼人的氣勢,秦國面臨著隨時被滅的危險。秦國也不是沒反抗過,曾經召集了五十萬士兵找魏國算賬,可誰曾想卻被魏國大軍打的丟盔棄甲,狼狽不堪。以至於後來的秦國都不敢反抗了,只有挨打的份了。

公元前384年,身在魏國的贏師隰在籌划了一年時間後,終於動身回國,奪回了本該屬於他的王位,封號秦獻公。秦獻公繼位後,首個就是廢除了當時的活人殉葬制度。因為秦獻公認為,打仗人口是大事,不能讓青壯年白白地被殺死,此舉受到了秦國百姓的誇讚。

公元前383年,秦獻公將秦國都城搬到了東邊的櫟陽,他這樣做一是為了表現誓死奪回河西失地的決心;二是他想擺脫之前都城中奴隸主的壓制,好大展身手,找魏國算賬。秦國百姓看到了秦獻公的能力,所以都十分擁護秦獻公,跟他來到了櫟陽,秦獻公很快就在櫟陽扎穩了腳跟,櫟陽也成了他的新都城。

公元前364年,秦國在具備一些實力後起兵攻打魏國。終於奪回了失地河西,然後秦兵一鼓作氣,一直打過黃河,直到魏國石門。石門是魏國的一個小縣城,秦兵在這兒打敗魏軍,並斬首六萬魏兵,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接著秦國繼續攻打魏國,秦國每次出戰,幾乎是全國老少一起上,反正左右都是死,還不如拼一拼,說不定還能打出希望。後來打到少梁,還俘虜了魏丞相公孫痤,不過公孫痤曾經待秦獻公不薄,所以秦獻公便把他放了,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算是報仇雪恨了。秦獻公使弱秦能敵強魏,其英雄浩氣永世長存。其過人之志,也是令後人敬仰不已。可以說如果沒有秦獻公的英勇殺敵,估計秦國早就被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怎麼看待「戰鬥民族」這個稱呼?他們又叫我國什麼?
為什麼燒香要燒三根?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你都知道嗎?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