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人可以在電視上公然地域歧視,為什麼中國不能?

日本人可以在電視上公然地域歧視,為什麼中國不能?

原標題:日本人可以在電視上公然地域歧視,為什麼中國不能?



對中國來說,在任何公開場合都不搞地域歧視,這是基本的政治正確。哪怕你心裡確實是這麼想的,你也不能公開表達出來。但在日本,可以在電視上讓各個地域的人互懟,這對中國人來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其實不難理解。和中國相比,日本是個小國,而且民族單一,不存在什麼國家分裂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可以隨便互懟,懟了也不會怎麼樣。所以,不管怎麼互懟,都不會懟出宗教、民族問題來,也就不會影響國家統一。


而在中國,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國是一個大國,民族眾多,而且許多民族是聚居在一個特定區域里的,區域發展差距比較大,如果放開來,讓大家互懟,那麼結果可能就會變成各種地圖炮,讓國民的地域認同、民族認同、宗教認同高於國家認同,這就非常糟糕了,會出現分裂的可能性。



任何一個現代國家,國家認同都必須高於任何其它認同,包括種族、民族、宗教和地域,都不能高於國家認同。如果這些其它認同高於國家認同,就會出現分裂的危機。所以,任何現代國家都必須儘可能消除這些認同,建立國家認同。民族、宗教和種族問題越複雜的國家,對國家認同會越強調。

比如說在美國,只要加入美國國籍,無論你信仰什麼宗教,來自什麼國家,是什麼種族或民族,你都必須首先承認你是一個美國國民,必須承擔美國國民必須承擔的義務,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民族、宗教的習慣不能高於國家的法律。


哪怕是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李光耀回憶錄提到,新加坡剛獨立的時候,有很多民族和宗教,相互之間衝突比較多,矛盾很大。哪怕是來自中國的潮州人,都有七八種方言,相互之間也很難交流,更不用說印度裔。所以,李光耀當時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對新加坡的國家認同。無論是什麼族裔,都要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新加坡人。



在中國,清朝滅亡之後,軍閥混戰時間持續了很長時間,國家認同始終沒有建立起來,每個省的省籍認同都高於國家認同。你是湖南人,我是廣東人,他是河南人,大家都沒有什麼中國人的認同。真正把每個省的人都變成首先是一個中國人,其實就是在北伐戰爭前後,這就是為什麼當時的國民黨把北伐戰爭稱為國民革命戰爭的原因。


但到現在為止,中國國民的國家認同仍然沒有完全塑造完成,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反覆,尤其是民族、宗教情況比較複雜的邊疆地區,不少人是把自己的民族和宗教認同放在國家認同之上的。相比之下,雖然比如說河南人和陝西人之間也有地域歧視,上海人看不起安徽人,但畢竟首先大家都是中國人,這一點沒問題。

所以說,對一個多元民族國家來說,多元和一體之間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過於強調一體,也就是同化,會對其他民族造成傷害,過於強調多元,也容易強化少數民族的民族和宗教認同,都不利於維護國家統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武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沙特宮斗精彩程度不遜清宮劇,王室成員突然逼宮更換王儲
大半江山都是韓信打下的,劉邦為什麼還是不肯給他封王?

TAG:蕭武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