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銅容器,比《史記》晚了至少1000年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銅容器,比《史記》晚了至少1000年

中國歷史若以考古出來的工具材質進行分期,大致可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是否能鑄造青銅器,也是區分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期,黃帝就曾經采首山之銅(河南襄城首山),汲鼎湖之水,鑄鼎荊山之陽(河南靈寶荊山)。這段記載透露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黃帝時期就已經可以鑄造青銅容器了,說明那時就已經掌握青銅複合范鑄造技藝了。


《史記》:「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髯垂胡,下迎黃帝。」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銅容器,比《史記》晚了至少1000年

史載中國5000年前就能鑄鼎了

除了黃帝,《史記》還記載了大禹收九州之銅,鑄九鼎的故事,大禹距今4000年,這表明早在夏朝建立之前我國先民就已經掌握了青銅複合范鑄造技術。複合范技術可是鑄造青銅容器的重要手段,需要好幾對兒陶范組合才能完成。例如後母戊鼎的鑄造,需要20多塊陶范拼接起來才能鑄造成功。歷史的記載是否真實,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從考古中得到一些佐證。那麼,中國考古最早的青銅容器是什麼時候的呢?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銅容器,比《史記》晚了至少1000年

青銅鼎鑄造工藝及其複雜

考古中國最早的青銅器是出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馬家窯文化青銅刀(不是容器,不需要複合范技術),但由於是孤例,沒有發現任何青銅冶煉的痕迹,不排除該青銅製品是從外傳入的。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則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洛陽王灣三期(中原龍山文化)的登封王城崗遺址。而中國最早的青銅冶煉遺址和大規模成組的青銅禮器則是出現在3700年前的洛陽二里頭遺址。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銅容器,比《史記》晚了至少1000年

中國最早的青銅鼎來自洛陽二里頭遺址

可見,歷史記載5000年前黃帝時期就已經掌握青銅複合范技術與考古4000年左右的青銅容器實證,還差1000年左右。史書記載黃帝鑄鼎的荊山在河南靈寶黃帝鑄鼎塬一帶,這裡發現的距今5000-5500年的大型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與黃帝同時期的遺址,更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中的首選遺址,到目前為止,還未有青銅器的出土,還需要更多的考古發掘來支撐《史記》記載的正確性。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銅容器,比《史記》晚了至少1000年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重點遺址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青銅容器,比《史記》晚了至少1000年

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出現在王城崗遺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