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征時李雲龍都能搞到牛肉吃,為何到了趙家峪卻只能吃貼餅子了?

長征時李雲龍都能搞到牛肉吃,為何到了趙家峪卻只能吃貼餅子了?

《亮劍》長征時李雲龍都能搞到牛肉吃,為何到了趙家峪卻只能吃貼餅子了?在《亮劍》中,李雲龍似乎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除了會帶兵打仗之外,他還特別會搞裝備。比如當初他當新一團團長時,全團輕機槍不到10挺,重機槍一挺都沒有,步槍也都是漢陽造和老套筒,就這樣的裝備水平,兩個人都分不到一支槍,窮得都快要當褲子了。然而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新一團的武器裝備就換了一茬,連九二式重機槍都扛上了,還有歪把子、擲彈筒、迫擊炮等等,應有盡有。

除了會搞裝備之外,李雲龍搞給養的水平也是一流。比如在長征時期,尤其是過草地的時候,條件是何等的艱苦,別的部隊吃的都是樹皮和草根,連吃皮帶都是奢侈。但是李雲龍的這個團,糧食儲備充足,吃的還是青稞面,甚至還有牛肉吃,而且還是氂牛肉。李雲龍還曾炫耀說,他騎在馬上,一邊喝著青稞酒,一邊吃著牛肉乾,日子過得相當滋潤。聽他的口氣,似乎完全不像是在參加長征,倒像是在旅遊啊!

然而,時過境遷,到了抗戰時期,李雲龍過得反倒拮据起來了。長征時期和抗戰時期相比,明顯前者要更加艱苦一點,因為當時執行的是戰略大轉移,沒有後方,更沒有根據地,所以部隊給養問題,很難得到解決。而抗戰時期就不同了,雖說條件也艱苦,但畢竟有根據地在,還有老百姓的支持,所以不至於餓著肚子打仗。雖然抗戰時期的條件要強於長征時期,但是李雲龍反倒還吃不起牛肉乾了,而只能吃咯牙的貼餅子!

經歷過1942年11月的大掃蕩之後,獨立團的剩餘人馬,全部突圍到了晉西北一個叫趙家峪的小山村休整。在此期間,部隊的伙食一直搞不上去,就算是李雲龍和秀芹結婚,這麼隆重的事情,也僅有白菜燉罐頭和貼餅子吃,連趙剛也覺得實在是有些寒酸。那麼問題來了,長征時李雲龍都能搞到牛肉吃,為何到了趙家峪卻只能吃貼餅子了呢?

第一,趙家峪地薄人稀,物資奇缺。趙家峪雖然群眾基礎不錯,但地處晉西北山區,算是比較貧窮的地區,而且村內土地有限,全村僅有300多人口。再加上長期抗戰的原因,村內的年輕小夥子基本上都參軍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婦女、小孩。這些人的勞動力有限,所以產出的糧食不多,勉強能夠養活自己。而李雲龍帶著獨立團進駐趙家峪之後,當地的老百姓就要分出一部分口糧供應部隊,這樣一來,大家能解決溫飽就已經不錯了,哪還敢奢望有牛肉吃。正是因為給養困難,所以李雲龍和趙剛才將部隊主力化整為零,以連排為單位,全部分散出去打游擊了!

第二,過草地時,李雲龍能吃到牛肉,是因為他犯了錯誤。在《亮劍》劇中,旅長和參謀長在聊天時,曾談到了關於李雲龍過草地時的情況。當時四方面軍的徐總指揮,命令李雲龍這個團負責殿後,然而等到李雲龍率部過草地時,前面幾萬人的部隊早已經把糧食都採購光了,這下李雲龍就急了眼,由於買不到糧食,李雲龍乾脆就縱兵搶糧了。所以,李雲龍搞到的青稞面、青稞酒,還有牛肉,其實都是搶來的,這可是違反紀律的事情。所以事後,李雲龍就從團長直接降成了伙夫。由於有了這次教訓,李雲龍自然不敢再通過違紀的手段去搞牛肉了,所以還是老實的吃貼餅子吧!

第三,不思進取。明知趙家峪的人口不多,糧食儲備不足,而李雲龍卻一直賴在這裡不走。還有,李雲龍將部隊主力全部分散出去打游擊之後,以張大彪為例,因為經常伏擊鬼子和偽軍,所以張大彪的日子過得相當瀟洒,每天小酒喝著,日本的牛肉罐頭伺候著。而反觀李雲龍,每天除了在村裡吹牛之外,就是和秀芹談情說愛,一副不思進取的樣子,這樣能有牛肉吃嗎?想吃牛肉,就得出去幹活,每天遊手好閒,自然就只能吃貼餅子了!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所以長征時李雲龍能搞到牛肉吃,而到了趙家峪卻只能吃貼餅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史說 的精彩文章:

李雲龍這個敗家子,半個團的裝備打了水漂,這筆生意划得來嗎?
亮劍:義大利炮共有兩門,平安之戰時只出現了一門,另一門在哪?

TAG:史話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