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股跌跌不休釋放何種信號?

美股跌跌不休釋放何種信號?

上周,標普500指數累跌約4%,道指累跌2.97%,納指累跌3.78%,其中標普500指數年內漲幅已經歸零,此輪美股跌跌不休釋放出了什麼新的信號呢?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救市帶來的充裕流動性漸漸枯竭,缺少流動性澆灌的股市盈利預期後勁不足,美國急速增長的債務在刺激股市增長之後會給新一輪危機周期埋下禍根。危機周期的十年,是美聯儲拚命放水,多輪量化寬鬆(QE)唱主角的時代。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由此迅速膨脹,從危機初期的1萬億美元到危機周期深重的2014年迅速升到4萬億美元,這些流動性經過華爾街的操作湧向股市的資本總額高達30萬億美元。奧巴馬時代雖然對華爾街投行進行了限薪,也強化了金融監管,但是只能依靠美聯儲通過一波波的QE刺激經濟,美聯儲的寬鬆擴表政策又只能依靠華爾街的操盤手將流動性釋放到資本市場,刺激美股瘋長,這也正是美股即使在危機周期也維持牛市的根本原因。

美聯儲洞悉其中的風險,因此從2015年開始停止QE,但是美聯儲無法也不敢對QE政策急剎車。如果完全停止QE,急速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美國股市會因為釜底抽薪而陷入紊亂,美國經濟基本面也會受到影響,美聯儲加息的漣漪效應也會形成負面傳導,讓美聯儲的努力付之東流。中國股市動蕩、英國脫歐公投這些事件都成為影響美聯儲加息政策的外部因素。這也形成了耶倫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鮑威爾時代的謹慎加息政策主調。

特朗普政府也對美國股市有貢獻,其大規模減稅政策和「美國優先」,不僅釋放了國內超過萬億美元的資金,也吸引了海外市場萬億美元的流動性注入。特朗普對這些流動性的預期是好的,希望流向實體經濟,重振美國製造業,但結果並不樂觀。這極具諷刺意味。特朗普的減稅計劃是為了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實際上卻為金融資本提供了後援,由此帶來的「特朗普行情」又成為特朗普炫耀政績的資本。在中期選舉的政治訴求面前,特朗普又寄望於股市提振民意,因此特朗普將美股大跌歸咎於美聯儲。然而,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大水漫灌的貨幣政策回歸常態,以使股市流動性引流至產業流域為實體經濟服務。

特朗普和美聯儲不在一個軌道上,前者是政治挂帥,後者是問題導向,美國市場也就因此出了大問題。更重要的是,美股下跌不僅是上個周期美聯儲大水漫灌「斷流」的結果,也消耗掉了特朗普大規模減稅刺激美股的剩餘價值。

奧巴馬時代的美聯儲QE救經濟,全球篤信美國和美元信用,美國可以讓全球分擔其經濟風險。現在特朗普執念於「美國優先」,美國公信力和美元信用大幅流失。美元不再是稀釋美國債務的靈藥,更非轉嫁危機的利器。現實很殘酷,美國私人儲蓄率維持不足7%的歷史地位,然而美國私人債務佔比GDP高達202.8%(2017年底),迫近2008年次貸危機高峰期的213.5%。此外,企業貸和美國公債規模也在膨脹,截至2018年8月,美國企業貸款總量是22173.7億美元;截至2018年9月,美國聯邦公債與GDP的比率是105.4%,公債總額是21.5萬億美元。美元地位下降,美股震蕩下調,美國發生債務危機的風險在加大。關鍵是美國基於「特朗普行情」和經濟向好的樂觀,採取和全球摩擦的「美國優先」,從而給全球市場帶來了一股肅殺之氣。

若美股繼續下跌,全球市場信心將會崩盤,美國成為新危機的策源地將是大概率事件,帶來的殺傷力遠超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會為「入冬」的網易遊戲帶來奇蹟么?
海外上市互金股7成破發,維信金科股票回購27次股價仍下跌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