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三觀這麼歪,憑啥一連五季,季季高分?

三觀這麼歪,憑啥一連五季,季季高分?

對黑人小姐姐的氣場,我向來是服氣的。

比如《隱藏人物》里的非裔女數學家,

或是《傲骨之戰》里業務能力超強的新時代女性,Luca小姐姐,

更不用說《逍遙法外》這部劇里的女王級大女主Annalise——

《逍遙法外》

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 Season 5

四年前第一季開播就有8.6分(當然也不排除,網友給美劇打分相對nice),第二季8.5分,第三季8.3分,第四季8.5分.....

萬萬沒想到,第五季開播就漲到了9.0分

感覺可以吹一波?

美國法學院大一新生都這麼吊?

和大部分懸疑犯罪美劇一樣,《逍遙法外》採用的是倒敘和插敘兩種剪輯手法。

開篇一上來就是幾個學生在黑漆漆的小樹林里,「討論」如何處理掉一具男屍。

每當觀眾忘記這件事時,導演又會把小樹林這一幕拉出來遛一遛。

男主是個錦鯉,開學兩天前,從候補名單里順利轉正。

開學第一天就被女王cue到,大概是被他的認真好學感動,深受女王寵愛,一直牢牢佔據五人組裡的C位。

講真,現實中的黑人小哥哥哪有錦鯉男主這麼可愛!

除了錦鯉男外,女王把成績好的尖子男和學霸女也選進去了五人組。

感謝尖子男為本劇貢獻了同性CP

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的人,冥冥之中都和同一個男人在一起過。

emmm,美劇在搞基方面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因為家裡的老父親是權勢滔天的大法官,紈絝男也成功混進了五人組;因受到女王男助理的欣賞,脆弱女也進入了搜證辯論小分隊。

理想主義脆弱女一直讓人喜歡不起來。。。

一個資深黑人女律帶著五個大一法院的學生組成了智囊團,橫掃法庭、各種碾壓同行。

每次遇到難搞的大案子,想出辦法的都是這幾個學生,而女王的主要作用大概就是咆哮式辯論和雙目含淚式煽情。

可能真的長大了,對瑪麗蘇爽文情節免疫了

劇情看著是真爽,但是金手指開得有點大。

比如20幾年前的死刑案,被五人組裡的紈絝男摔了個跟頭,就找出了線索。

就問你,怕不怕?

而且當年給這個案子定刑的還就是紈絝男的法官爸爸,好巧惹。

紈絝男時不時化身小哭包,還挺可愛的

還有那種,你以為女的是他殺的,結果繞了一大圈,真相就在你身邊,兇手就是隔壁的王大爺。

這種橋段在《逍遙法外》里也常常出現。

敢問一句,編劇大大你是混男頻網站的?

除了三觀被反覆刷新之外,就是對律師和美國法學院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比如從第一季開始,女王走的教學路線就是「實踐出真知」。

所有的課上案例是實打實的真實案例,但是在理論還沒學紮實的時候,你確定就開始教他們辯論技巧?

這不就跟一個人還沒有學會走,就教他怎麼搶跑一樣。

所以啊,別帶著腦子看,一個一個細節去摳的話,大概會被氣死吧。

誰說同志在國外,就都出櫃?

忘了哪個網友說過,現在同性cp是美劇的標配,劇里所有的cp都可以垮掉,同性cp是一定會挺到最後的。

《逍遙法外》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是尖子男和他的男友Oliver的愛情支撐我看完了前四季。

但是就算在美國——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也不是說大家就會分分鐘出櫃的。

因為歧視這個東西,哪裡都存在。

還記得《逍遙法外》第一季,尖子男在和男友打電話賠罪。

學霸女聽到後就逗他說:「是你男朋友嗎?」尖子男聽了,立刻反駁:「我沒有男朋友。」

他不願意公開自己性取向,這個不難理解。

想像一下,一個常年和公檢法系統及不同領域大人物打交道的辯護律師,一旦別人知道了他的性取向後,確實存在質疑他專業水平的可能。

而尖子男,是絕對不允許這種可能出現的。

雖然現在支持理解LGBTQ的人們越來越多,可是不理解的人也多。

比如一個男性教師公開自己的性取向,那隨之而來的就是來自家長們的擔憂,他們就是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因此也變成同志。

不管你怎麼解釋,這兩者毫無關聯,家長們不信的就是不信。

像美劇里同性cp愛得死去活來的橋段,有時真的只存在於熒幕里。

現實生活中,案子是這麼打的嗎?

這麼多年了,不論是日劇、韓劇、美劇、英劇,律政刑偵一直都是大火的題材,想想之前在國內新媒體屠版、點擊量過億的《白夜追兇》就知道了。

《白夜追兇》

可現實生活中的准律師們,一點都不光鮮。

像《逍遙法外》的五人組,錦鯉男雖然出身貧寒,但是天生就是打官司的料。

學霸女和尖子男這兩個人,基本上就是學生時代考神的縮影。

紈絝男和脆弱女則是,成績不夠,家勢來湊的典型代表。

這五個人都還沒畢業,就能在刑法界女王這裡打工。

接手的案子,隨便哪個,都可以引起業界轟動。

在這種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五人組,畢業後的簡歷有多好看、人脈有多強,我們可想而知。

現實生活中的准律師們,大都是從跑腿實習生開始做起,幸運的話,能遇見個人帶帶。

遇不到,就只能靠自己了。

不同於其他行業,律師這個職業,對知識儲備量要求特別;同時,還要具備超好的記憶力、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抗壓能力。

特別是做刑訴這一塊,常常要在公訴、當事人等各個方面遊走,每天都要在「我想做個好人」和「可我是個律師」這兩端遊走。

知乎網友@趙律在《女性從事刑訟律師(或就讀刑訟方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描述了自己身邊成功大律們的生活狀態,大家可以品品:

一天看完1000頁英文資料這種強度,當年學生時代看文獻也沒有這麼拼,好嘛?

更不用說,平均每天12小時的工作時長和兩天就去一個城市出差的工作強度。

真想活成《逍遙法外》里女王那樣,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最後,用女王的語錄收尾,

作為一名辯護律師,當事人是清白還是有罪,我不在乎。這並不是因為我冷漠,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會說謊。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奇葩女讓全人類透心涼
一塊電腦屏幕,就拍出今年最有創意的懸疑神作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