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盤中罕見聲明!證監會表態「減少對交易環節不必要干預」,228字聲明透露三大關鍵信息

盤中罕見聲明!證監會表態「減少對交易環節不必要干預」,228字聲明透露三大關鍵信息

證監會在盤中以聲明的方式回應市場關切,這在以往並不多見。

今日早間,證監會表示,正在按照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的統一部署,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範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

二是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三是鼓勵價值投資。發揮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只有短短228個字,道出了近期證監會抓緊改革的三大線索,新聞越短事情越大,這些改革是一脈相承的,也和近期的市場走勢密切相關。受聲明影響,A股順勢走高,截至午盤收盤,滬指報2560.38點,漲幅0.72%,深成指報7335.58點,漲幅0.18%;創業板指報1252.38點,漲幅0.15%。

關鍵點一: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

此次改革的三大方面工作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這一條: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當前在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背景下,資本市場交易端的監管也較為嚴格,從一線監管對異常交易行為的問詢,到從嚴打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層在打壓不合規資金進入股市方面,用規則、監管、稽查執法等力量堵住制度擾亂市場秩序的不合法投資者和資金。

從今天的表述來看,要「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又要「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此前的從嚴監管態勢或有所調整,一方面讓一些合法合規的資金入場,為市場提供活躍度,減少行政性的窗口指導與干預,提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另一方面則繼續從嚴打壓違規資金進入市場,提供公平公開工作的市場環境,同時明確交易規則,讓投資者更知曉交易規則和監管預期。

可以預期,交易所的監管規則將有所調整。

關鍵點二:鼓勵企業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

三大改革舉措還提到,要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範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

其中提到了兩個規則,回購和併購重組,近期證監會就這兩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首先是回購,自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對公司法第142條有關股份回購的規定進行了專項修改以來,A股50餘家上市公司密集發布有關回購公告,精工鋼構、人福醫藥、浙江廣廈等上市公司董事長發布股份回購提議,中國平安也祭出了最高千億規模的回購計劃。

證監會表示將系統梳理有關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規則,對於繼續適用的要嚴格執行,對於公司法修改提出的新要求,及時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規則,進一步明確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情形、程序、方式、信息披露、回購股份的持有、回購股份的轉讓、回購股份的註銷等事項。有關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嚴格遵守《修改決定》及相關制度規則,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依法、合規實施股份回購,確保股份回購不損害上市公司的債務履行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證監會將加大監管執法力度,依法嚴厲查處利用股份回購實施內幕交易、操縱市場、信息披露違法、「利益輸送」、「忽悠式回購」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市場秩序,發揮股份回購制度積極作用,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上交所也提到已在證監會的指導下,著手制定修訂股份回購的相關配套業務規則、公告格式指引。而深交所則更早行動,於10月12日公告表示正及時梳理總結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問題,發布《增持公告格式》《回購公告格式》,進一步規範信息披露要求。

根據興業研究測算,政策鬆綁之後,鼓勵現金較多的公司主動回購,可形成持續回購的可行路徑,預計或撬動3.49萬億回購資金,對A股提振效應明顯。

另一個關鍵政策就是併購重組。近期併購重組多項規則「鬆綁」,不僅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間隔期從3年縮短為6個月,讓企業重新上市時間縮短,還不設任何額外門檻,鼓勵中概股參與A股併購重組,新增十個行業可以享受快速審核通道,放鬆併購重組融資用途,鼓勵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這一系列舉措都有助於緩解上市公司在弱市中的資金壓力,尤其是高比例股權質押個股的風險。從嚴監管下一些被否IPO企業在整改了相關問題後,不乏公司治理規範、盈利能力良好的企業,吸引這些儘快上市,一方面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市場;另一方面也能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更多優質民營企業的能力。

關鍵點三:引導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改革舉措中提出,要鼓勵價值投資,發揮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的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

要促進股市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要有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入場,有更多的中長期資金入場。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國家,中國不缺資金,中國股市不缺資金,缺的是長期資金,缺的是不需要每年年底都要計算盈虧的長期資金。

只有保險、社保和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長期資金以配置的方式穩妥進入股市,才能改善市場生態環境,優化投資者結構,夯實估值的資產基礎,健全資本市場內生穩定機制,促進資本市場整體平穩運行。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長期資金入市有利於維持股市平穩運行,促進股市良好發展,長期資金投資者追求價值投資,有利於改善A股定價機制,通過價格發現功能,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中信建投證券執委、董秘王廣學認為,長期投資有利於引導市場回歸資金融通本質,有利於上市公司經營活動,加大金融資本對實體企業支持力度,為A股長期健康奠定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10月19日就等你!頂級大咖主講、明星公司齊聚、四大榜單發布,盡在「金翼獎」港股通價值盛典!
全球面板行業老大被貼過的那些標籤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