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數字動畫《秦時明月》帶你領略中國文化之美!

數字動畫《秦時明月》帶你領略中國文化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經五千年歷史的沉澱,中國的傳統文化種類豐富、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形成了龐大獨特的神話故事體系、建築風格、服飾文化等,這些都為中國動畫電視的創作了無窮無盡的素材。而數字動畫《秦時明月》就將這些先秦時期的 中國傳統文化與數字動畫本身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藝術融合。

數字動畫《秦時明月》帶你領略中國文化之美!


《秦時明月》是中國首部3D武俠動畫,其製作的最大亮點就在於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動畫進行了有機結合。利用數字技術將中國古典文學、哲學、建築和傳統藝術形式等諸多中國文化融合到動畫作品中去,實現了現代數字技術與古代文化的藝術融合。

數字動畫《秦時明月》帶你領略中國文化之美!


而數字技術這一新技術在動畫中的運用也使動畫的審美體系發生了變革,數字動畫帶來的一系列審美創新也促使了中國動畫創作風格逐漸由新世紀早期的借鑒國外回歸民族化。

數字動畫《秦時明月》帶你領略中國文化之美!


《秦時明月》在人物設計上不論是人名還是造型設計都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學作品中的典故,例如片中道家人宗掌門逍遙子的名稱來歷則是取自道家代表人物莊子的《逍遙遊》文章的篇名。而更為典型的是陰陽家大頭目的名稱如東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湘君、湘夫人等等均取自先秦時代的楚國詩人屈原所著的《九歌》各篇的篇名,其中陰陽家首腦人物東皇太一對應的就是九歌開篇第一首《九歌·東皇太一》一文,而東皇太一在先秦時期被認為是與盤古、女媧齊名的創造天地,掌管萬物的大神。然而這位大神卻甚少在古籍中出現,所以動畫中的東皇太一一直身披斗篷,高高在上,保持著一種神秘感。

數字動畫《秦時明月》帶你領略中國文化之美!


另外在人物造型設計上《秦時明月》也一直保持著對先秦時代各國民風民俗的尊重,在《秦時明月四之萬里長城》第15、16集出現的楚國名將龍且的人物造型設計上,龍且身穿赤紅色的鎧甲,頭髮也儘是紅色,而後面緊跟著出現的項羽的七海蛟龍甲雖然整體風格採用了黑色但是其邊緣花紋部分全是以赤色為主,且項羽身穿鎧甲時脖子上還帶著一條長長的赤紅色圍脖。


這些造型與片中楚國的對立方形成鮮明的對比,片中秦始皇、蒙恬以及秦軍士兵都一律以黑色系服裝為主。這些人物造型設計上的不同反應的是製作方對於秦楚兩國文化的深入研究。在東漢歷史學家編纂的《漢書·律曆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秦國為水德,故秦人尚黑。而楚國以鳳凰為圖騰,其祖上為周朝火師,故楚國為火德,尚赤色。

包括在人物服飾方面,製作方也極力做到還原歷史,與先秦時期保持風格一致,使得整部動畫在人物造型上有著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


在《秦時明月》的建築方面因為採用了數字技術使得整部動畫得以以立體呈現的方式將中國古典建築的設計風格完整地呈現出來。例如秦始皇的咸陽宮,藉助三維數字建模技術,使得一個氣勢恢宏的咸陽宮出現在觀眾的眼前,中國秦漢時期的高台樓閣都可以藉助數字技術得以重現。


而片中的出現的蜃樓關押東君的「櫻獄」根據秦時明月官方微信公共平台透露的消息表示,設計風格參考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思想,下方為對稱的方形地面,上方呈半圓形設計,整體畫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半圓形碗倒扣一樣。而之所以能夠如此真實地展現這些傳統元素都要歸功於數字技術的運用。

此外,除了參考古典建築,片中還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了創新。在墨家機關城中,除了我們熟知的機關術外還增加了一些現代科技元素,例如墨家禁地中的機關暗箭就借鑒了現代科技中的紅外報警原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VR虛擬現實展覽技術走進博物館,歷史不再虛無縹緲!
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紅遍大江南北,如今鐘錶組又添新人了!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