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1世紀最後的封建堡壘——為何沒人能打破沙特的王權神話?

21世紀最後的封建堡壘——為何沒人能打破沙特的王權神話?

最近因為沙特記者被殺案,沙特王儲薩勒曼的出鏡率飆升。而很多朋友也是直到這時,才發現,沙特原來還是個封建君主制國家。其實不光沙特,還包括中東波斯灣周邊的、科威特、巴林、卡達、阿聯酋、阿曼,這六個阿拉伯國家,直到今天依舊保留君主專制政體——放眼全球,這也是碩果僅存的。

在提倡民主思想的21世紀,海灣王權六國依舊採用古老而落後的君主專制,雖然遭到民主衛士的詬病,以及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席捲,但其王權依舊安然無恙,並未掀起變革的浪潮。

海灣阿拉伯國家究竟是如何在當今世界保持君主專制,其王室為何能將世襲獨裁延續至今?雲石君為大家進行分析解讀。

石油和伊斯蘭教

石油是阿拉伯君主國家維繫王權專制的根本。阿拉伯海灣王權國家基本上都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通過販賣石油資源獲得大量財富,王室用這些財富帶給民眾舒適安逸的生活。

海灣王權國家的人們因為有石油資源的支撐,無需像其他國家的人們那樣辛苦勞作,就能得到生活上的富足。自然沒有追求民主自由的必要。

不過,君主專制的存在使得國家的絕大部分財富流入王室,百姓為了獲得更大的財富和權利推翻王權似乎也並無不可,畢竟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百姓當然明白推翻王權的好處,但同時也知道付出的成本高,承擔的風險也非常大。當前的日子如此舒適沒有必要冒著家破人亡、身死族滅的風險獲得進一步的利益。

同時,中東因其特殊的地緣環境,使得其間的伊斯蘭各國在伊斯蘭文化上都採取封閉保守的方式,對抗西方民主思想的衝擊,避免國家陷入亂局成為他人附庸。這為維護王室的君主獨裁體制提供了良性發展空間。

海灣王權國家難道僅憑石油美元和伊斯蘭的文化封閉來維護君主專制么?

答案顯然不是!

中東伊斯蘭國家中,生產石油的非常多。如果僅靠石油美元和文化支撐,伊拉克、利比亞、伊朗這些國家的君主專制就不會被推翻,而改用其他政體。因此,海灣王權還有其他秘訣來維繫君主專制。

單一的人文結構

仔細了解,不難發現海灣王權六國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國民基本全部尊奉遜尼派,是一個存粹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

單一的人文結構,不僅降低了政府的治理難度,而且民眾不會因文化差異產生利益需求上的較大分歧。這就降低了權力分解的必要性。

資源與人口配比的錯位。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資源承載量和國家人口數量大致是匹配的。當然隨著醫學發展,一些國家人口急劇增長,會出現人口數量超過資源承載量的情況。

但是,海灣王權國家卻是恰恰相反。

海灣王權國家本來因為土地貧瘠,缺乏淡水資源,相應的人口總量也不大,但石油的開採改變了海灣王權國家的現狀。石油開採使得海灣王權國家一夜暴富,通過資源交換獲得其他資源——糧食以及淡水。

一夜之間,海灣王權國家的資源配比出現了良性錯位——資源供給遠超人口對資源的需求。

豐富的資源,加之人口稀少,即使海灣王權國家的王室佔據了大量的資源,剩下的資源分到民眾手上少之又少,但依然可以使國內民眾有一個遠超別國水平的物資保障。

當然,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海灣王權國家的發展,最終其資源與人口的配比是會趨於平衡的。不過在排斥移民僅靠本國人口的增長情況下,達到資源與人口的平衡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海灣王權國家的王室能繼續用余錢維持君主專制,打消民眾推翻王權的慾望。

高度集中的石油產業

石油產業的高度集中表現為兩方面:第一,分布集中。就拿沙特的石油工業來說,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以及海上。只要沙特將波斯灣一帶掌握在手上,國內反動勢力無法找到一個邊緣板塊發展實力與王權政府對抗。當然若反動勢力一開始就非常強橫能直接在沙特核心區與王權政府硬碰,那就另當別論,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較小。

第二,石油產業是一個技術含量高、資金密集的高度工業化產業。王權政府將石油產業從生產到銷售整個產業鏈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於這一產業鏈掌握在王權政府中,民眾並未參與,因此全部收益均由政府掌控,並由政府將收益分配給民眾。

這種從上自下的單一資源生產分配方式,對於王權政府的統治來說是非常有利的。石油工業集中在波斯灣,以及民眾與石油的生產和銷售完全脫節,加之石油產區由政府掌控和重點保護,民間反動勢力若沒有實力一舉奪得石油產區掌控權,在後續的反抗行動中只會削弱自己的力量並不會重創王權政府的統治。

而對於政府來說,在分配資源的時候,只要不過分減少分配給民眾的資源,同時斷絕分配給反對派的資源,用不了多久,靠政府過活的反對派,會因沒有資源收入而逐漸陷入絕境,最終走向覆滅境地。

特殊的地緣區位

中東一直以來被稱為歐亞非三大洲的地緣中樞,不過地緣中樞這頂帽子並非是戴在阿拉伯半島頭上的。這頂帽子是針對西亞的中、北部——新月沃地、伊朗高原等板塊。而阿拉伯半島處於西亞的最南端,且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僅北面與亞洲大陸主體部分相連,南面是沙特為首的阿拉伯王權國家,它們自成一體,地緣上較為邊緣,偏安一隅,並未身處歐、俄、土耳其等傳統地緣勢力的影響範圍內。

阿拉伯王權國家這種偏安一隅,遠離中樞板塊的特殊地緣區位,使得阿拉伯王權國家雖然實力不強,也會成為勝利者的附庸,但卻能避免陷入各大地緣勢力的爭奪中,逃離給本國內部帶來分裂性傷害的可能。

因為以上的四大因素並存,使得海灣王權國家能在21世紀的今天依舊保持君主專制政體,即使這種政體與民主共和反其道而行之。

或許從以上角度進行分析,大家或許會覺得,在21世紀的今天,海灣王權國家的君主專制體制是落後的,應該被淘汰的政體,僅因為王權國家的一些客觀條件還未達到,所以才能留存至今。

雲石君並不這樣認為。雲石君一直以來的觀點是,無論採用何種政體,只要這種政體是當前最符合國家利益的,那就是最合適,應該被接受的體制,即使這種體制是與當前主流的民主共和相違背的君主專制。

因此,雲石君覺得,海灣阿拉伯王權國家的君主專制政體雖與21世紀的主流不吻合,但或許是現階段海灣王權國家不壞的選擇。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雲石君會繼續為您分析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74——沙烏地阿拉伯之第二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華為中興參與5G—澳大利亞為什麼對華如此忌憚?
這個國家被美國連揍兩次,全國炸的稀爛,美國還說它越變越好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