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政斗突破底線,沙特記者被殺案暗藏玄機,特朗普陷兩難

美國政斗突破底線,沙特記者被殺案暗藏玄機,特朗普陷兩難

事先恐怕誰也想不到,一個沙特記者被殺,居然會在美國與沙特之間引發這麼大的外交危機。

10月2日,經常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抨擊沙特王儲的沙特籍記者哈蘇吉,10月2日去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辦理單身證明後不知所蹤,隨後被土耳其當局已遭沙特殺害,並直指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是幕後主謀。此事一出,輿論大嘩,鑒於哈蘇吉是為《華爾街郵報》打工,且一年前移居美國,一時間美國也被卷了進來。特朗普表述,如果此時是沙特乾的,將對其實施「嚴厲懲罰」。面對美國的威脅,沙特強勢反擊,稱若遭制裁,將邀請俄羅斯軍隊來沙特興建軍事基地,駐紮軍隊,並且與宿敵伊朗和解,化敵為友。短短數日間,因為沙特記者之死,美國與沙特這對盟友幾乎分道揚鑣。

不得不說,這事兒實在是太反常了些。

表面上看,沙特殘殺持反政府傾向的美國主流媒體記者,嚴重侵犯人權,是對美國價值觀的踐踏。作為世界警察,人權燈塔,美國當然要予以追究。

但傻子都知道,這是扯淡而已。沙特殺了個反政府記者,美國就要對它制裁;那本拉登炸了世貿大樓,美國是不是應該把沙特滅國?畢竟本拉登家族可是沙特豪門世家,與王室交往密切,沙特本身又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大本營,基地組織的高層中沙特人更是一抓一大把。甚至沙特這個國家的存在,本身就與所謂美國價值觀格格不入。

至於人權,如果這算制裁理由的話,編造理由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前總統小布希,還有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場槍殺平民、虐待俘虜的美國大兵,甚至早期縱容ISIS禍害伊拉克、敘利亞的奧巴馬,這些一個個都嚴重侵犯人權,完全應該被仍到監獄裡關一輩子!

說白了,國際政治講的是利益,什麼人權、民主,都只是幌子而已,有需要時拉出來,作為打擊對手的道德工具,這個當然可以,可當其嚴重影響到本國利益時,還從來沒見過哪個國家政府會真拿它作繭自縛的——美國政府更不可能當這種棒槌!

那麼,難道是沙特侵犯了美國利益,所以要藉機挑事?這同樣不是。且不說沙特是美國在中東的政治盟友,是石油美元這個金融霸權的強力支撐,僅就現在沙特向美國拋出的1100億美元和在遏制伊朗方面的不竭餘力,美國現在和沙特,絕對是蜜裡調油。

既然蜜裡調油,為何特朗普還要威脅制裁沙特?說白了,這都是被逼的。而這被逼之後,也折射出特朗普所面臨的強大內外壓力,以及美國政治鬥爭的殘酷化。

按照正常邏輯,這事兒出來後,美國乃至西方輿論,肯定會予以冷處理——畢竟誰都知道,不能為了一個小記者危害極為重要的美沙關係。

其實以前出現類似事情時,也都是這麼整的。很多類似的事情,直接在美國政府壓制下就泯於無形,就算有些被爆出,被媒體揭露,炒作,但到一定程度時,接下來就會自然而然的控制熱度,絕不至於讓這種事嚴重影響到國家利益。本拉登和基地背後的沙特烙印地球人都知道,但西方就是壓著不提;什麼虐俘、殘害平民,包括最近美國用白磷彈打擊敘利亞,這些最後也都沒鬧出什麼大陣仗。

但這件事確實個明顯的例外。明擺著熱炒此事會嚴重傷害美沙關係,嚴重影響美國國家利益,但輿論卻一哄而上,愣是把一個在政治上芝麻都算不上的小事,生生炒成了嚴重的外交危機,這背後,其實反映的是美國的內部政治鬥爭已經越來越沒有底線。

對美國來說,雖然政治對手互相打擊太正常不過,但一般來說,這種政治鬥爭都是有一個最大限度,即不能影響到國家利益——至少不能影響太過嚴重。

這也是一種良性政治生態的表現。畢竟政治鬥爭在任何國家都客觀存在,黨同伐異也不鮮見,所以想不鬥那是不可能的。但畢竟大家都是在同一個鍋里燴飯吃,就算彼此間再怎麼不對付,但也不應該為了打倒對手,就連吃飯的鍋都給砸了,真要這麼做,就是突破政治底線,不僅會被對手不齒,會被民眾厭棄,就連己方陣營,但凡還講點政治操守,都絕不能接受這樣的領袖。

但這種良性政治生態能夠維持,也有一個前提,就是雙方分歧不能太大,矛盾不能太尖銳,這種情況下,即便得勝一方,為了穩定大局,對待輸家最多也就是將其邊緣化而已,通常不會趕盡殺絕——而輸家因為利益只是被部分剝奪或壓制,並沒有徹底出局,所以也不至於狗急跳牆。

但如果雙方矛盾激化到冰火不能相容的地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一旦形勢變成你死我活,那上位者為了自身利益,只能對失敗者趕盡殺絕;而輸家因為背後就是萬丈深淵,所以也別無選擇,只能拚死一搏,用盡各種手段來絆倒對方——即便這種窮盡手段,有可能使國家利益受損,但形勢所逼,也顧不得那麼多了——這就成了生死局,這種政治生態下的政治鬥爭,是沒有底線的。

而沙特記者案被熱炒背後,似乎就與美國這種政治生態的惡化有關。眾所周知,特朗普上台,引發了美國近幾十年來最大的社會撕裂。民粹與全球化勢力,特朗普與建制派,雙方的衝突十分尖銳,而且這種矛盾不僅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趨於緩和,反而因為特朗普的施政而愈演愈烈。

雙方矛盾的尖銳化,使得美國政治的轉圜空間越來越小,雙方都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尤其是隨著中期選舉的來臨,民主黨誓言奪回國會,為彈劾特朗普鋪平道路;而特朗普為了避免被彈劾,也絕不能在中期選舉中失手。這種情況下,近期美國政壇火藥味越來越濃;前段時間圍繞大法官卡瓦諾任命的互撕,以及《紐約時報》八個版面重磅爆出特朗普逃稅5億美金,這都折射出華府光鮮表象下的暗流洶湧。

而這次沙特記者被殺案,更是傳統勢力與特朗普民粹鬥爭的外溢。這種事鬧大了擺明會嚴重影響美國國家利益,擱在以前壓根美國媒體壓根就不會提,就是提也會控制節奏,絕不會熱炒——畢竟不管媒體是否認可在位的美國總統和政府,但絕不能為了打擊政府而傷害國家利益。不光美國,西方媒體也都不會識時務的控制熱度。

但這一次不同,10月2日記者遇害,不過十天時間,這事兒就鬧的滿城風雲,成為引發外交危機的大新聞,這裡面美國以及西方媒體的煽風點火可謂居功至偉。

眾所周知,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主流媒體都不待見特朗普。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其目的就是噁心特朗普。隨著這件事炒大,特朗普就必須面臨一個兩難——他是要為記者伸冤;還是要袒護沙特?

如果特朗普選擇袒護沙特,那好,你居然明目張胆的踐踏人權,侮辱美國價值觀!這帽子一扣上去,特朗普中期選舉就麻煩了——畢竟很多美國選民並不關心什麼國際政治,但對所謂人權和美國價值觀那可是真心認同。

可如果特朗普選擇維護人權和價值觀,去制裁沙特,那中期選舉可能影響不大,但一向支持特朗普的軍火商,肯定要把他生吞活剝——沙特手上可是有1100億美元的軍工大單啊!而且接下來制裁伊朗也會困難多多,甚至石油美元都有鬆動的風險,油價也會大幅飆升——這意味著特朗普後面兩年的總統任期會十分難過。

說白了,這就是個套,而且不管特朗普怎麼選,都會面臨麻煩。

而且,這次要搞特朗普的不僅是美國傳統勢力,就連北約盟友土耳其,這次也背後捅了特朗普一刀。這個記者是在沙特駐土耳其使館被殺的,然後這個消息也是被土耳其官方所證實。

你說沙特政府在自家使館(根據國際法,使館也算得上是沙特領土)內殺個沙特人,關它土耳其什麼事?按照正常邏輯,就算不顧及與沙特的關係,但想著美國這個老大哥的難處,土耳其也應該保持沉默,甚至想方設法平息態勢。

可土耳其偏偏就跳了出來,拿出一大堆視頻監控,證明記者進了沙特使館就沒出來,認定其是被沙特殺害,甚至還傳出記者是被肢解處死這種刺激大眾神經的超級猛料,這擺明了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要給這事兒火上澆油。

土耳其為什麼這麼做?說白了就是要報復特朗普。特朗普這兩年動不動就威脅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前段時間裡拉大崩盤,也跟美國脫不了干係。所以土耳其對美國的怨念那是可以想像的。現在自家地盤上發生了這種事兒,土耳其豈能不趁著這個機會,大炒特炒?

總而言之,內部,特朗普的民粹玩法,嚴重激化了美國內部矛盾,導致政治鬥爭逐漸衝破底線,傳統勢力對特朗普的厭恨,已經上升到了相當高度,哪怕拼著國家利益受損,也要把他拉下馬;而在外部,特朗普對土耳其政府的強力壓制,使得這個北約盟友也對其恨的咬牙切齒,以至於這件本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小事兒,被埃爾多安揪出來放大,給媒體提供了豐富的底料和炒作素材。這一內一外,兩股勢力默契配合,生生就把這麼一件政治上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炒成了一場影響沙美關係,影響特朗普政治利益的國際醜聞!

當然,特朗普也不能坐以待斃。雖然迫於輿論壓力,他也不得不表態,聲稱如果證實該事件與沙特政府有關,承諾將對沙特進行「嚴厲懲罰」。但這個「如果」二字,就已經留下了可操作空間。果不其然,過了幾天,特朗普就再次發言,稱沙特王儲薩勒曼在於自己的通話中「平靜否認」與 記者的失蹤無關,可能是「 流氓殺手」導致了 記者的失蹤。

只要沙特政府殺記者這事兒不坐實,特朗普就可以裝聾作啞——對他來說,這也是唯一的解套辦法了。從這一點來說,特朗普還是有腦子的。

但問題是,這事兒不光是特朗普和沙特就能說了算;首先,這事兒畢竟發生在土耳其,而土耳其已經指認沙特政府為兇手,所以沙特就是想毀屍滅跡,土耳其也未必答應;其次,特朗普想揭過去,未必能過得了媒體這關。如果媒體就是揪著不放,再加上還有土耳其配合,沙特政府一很難自圓其說,二很難被輿論所認可。而從政治角度來說,只要媒體能讓大眾普遍相信此事是沙特所為,那特朗普就是再萬分不願,作為美國總統,他也不敢與人權、美國價值觀為敵。

也正是因為如此,特朗普在對外回應中,只是轉述了沙特國王的說法,並沒有敢直接背書。所以這事兒接下來如何收場,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不過通過此事,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政治鬥爭已經趨於白熱化;不僅內部的黨同伐異越來越不講底線和規則;外部的盟友基礎,也在一點點的鬆動垮塌。這樣的美國,這樣的特朗普,繼續發展下去會是什麼樣子,實在是難以預料!

那麼,回到沙特記者被殺案本身,這場案子,究竟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在表面上施展拖延術的同時,背地裡有沒有別的手段,來消弭這個潛在的禍端?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海外系列1875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國際時事分析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安倍即將訪華 日本真的不打算跟中國鬧了?
朝韓聯合逼宮,美國或被擠出朝鮮半島,特朗普陷兩難困境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