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贊「池塘生春草」,貶「閉門費精神」——元好問品評詩風

贊「池塘生春草」,貶「閉門費精神」——元好問品評詩風

論詩絕句,首創於杜甫。杜甫作《戲為六絕句》,品評作家作品,揭示論詩宗旨,為絕句增添了新的表現題材。

宋代以後,學杜甫以絕句論詩者約有數十家,可分為兩大派:一派屬於闡述詩歌理論的,從南宋戴復古《論詩十絕》起,到清代趙執信、趙翼、張問陶、丘逢甲諸家的論詩諸絕句。

杜甫畫像(連環畫)

另一派屬於品評作家作品的,則從金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起,至清代王士稹、袁枚、洪亮吉、陳衍等諸家的論詩絕句。

元好問屬於後一派,其藝術主張為「自然天成」,也是他的詩論的一個重要方面,這裡選的是《論詩三十首》中的一首。

元好問塑像

詩的起句「池塘春草謝家春」,引南朝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的名句「池塘生春草」。

謝靈運久病之後初次登樓,被眼前的春景融動情懷,詩句不禁脫口而出,僅用5個字,似乎未加思索,自然而不事雕琢,卻將清碧的池水、嫩綠的春草所呈現出的盎然春意,與詩人心中的欣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令讀者不能不眼前一亮,心神靈動。

謝靈運詩句

所以,元好問詩的第二句予以極為讚歎「萬古千秋五字新」,說這樣的好詩句,不管過了多少年,千古萬代,都永遠是新鮮而生動,迸發著蓬勃的生命力。

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

接下兩句:「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筆調一轉,直言對那種尋辭覓句、閉門苦吟的寫作方法表示不欣賞。

詩句中的陳正字指的是北宋詩人陳師道,他曾任秘書省正字之職。據說,陳師道詩興一來,便要關門閉戶,一個人苦思冥想,字斟句酌。

陳師道詩集

黃庭堅是與他同時代的詩人,曾在一首詩里形容陳師道為「閉門覓句陳無己」,說明陳師道這種「閉門作詩」為眾人所知。

元好問這裡用「閉門」二字,似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陳師道閉門作詩的習慣;其二,是指陳師道那種與世隔絕的作詩態度。

中國古代詩歌欣賞

元好問指陳這種作詩方法真是徒勞無益,枉費心力,即便尋出奇詞妙句,寫出佳篇錦章,也不會有「池塘生春草」那樣萬古常新的勃勃生機的藝術感染力。

元好問秉持「自然天成」的藝術主張,推崇一種清新自然、不假雕飾的藝術風格,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到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經過切實的親身體驗以得出好句佳作。

元好問詩選

鍾嶸《詩品》寫道:「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有直尋」,意即反對那種刻意求索、脫離生活,書本里、空中閣樓里做文章的創作傾向。

鍾嶸《詩品》

縱觀文學史不難發現,具有生命力和藝術魅力,並能感動讀者身心,引起感情共鳴的文學作品,還大多是那些清新生動、自然天成的作品。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山西忻縣人,金代文學家。興定進士,曾任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等職。金亡不仕。

《元好問詩編年校注》

《論詩三十首》是元好問28歲時所作。這組論詩絕句,評述了自漢魏至宋代的許多有影響的詩人和幾個詩歌流派,提出了自己的文學創作主張。

元好問崇尚建安以來的雄渾剛健的傳統,貶抑齊梁詩風、西昆體和江西詩派,主張詩歌清新自然、剛健豪放,蔑視矯揉偽飾、華麗艷情。這些,反映了元好問進步的文藝觀和美學標準。

書法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五》

【附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教師節不應該成為教師「吐槽日」,應該給教師送溫暖
《紅樓夢》:師法自然,渾金璞玉,筆補造化天無功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