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藝術家如何欺騙你的大腦

藝術家如何欺騙你的大腦

相傳古希臘有兩位著名畫家,想比試一下誰畫得更高明。他們約定某一天各帶一幅畫來。那天到了,兩位畫家各帶了一幅用帘布遮著的畫如約而至。第一位畫家自信地揭開帘子,他畫的是一串葡萄,畫得如此栩栩如生,小鳥都飛下來爭啄。

輪到另一位畫家揭開帘子了,可他卻遲遲不肯動手。「打開啊!怎麼不打開啊?」第一位畫家一邊急躁地說,一邊不耐煩地動手去揭對手的帘子。他的手剛接觸到帘子,突然停住了,表情也僵在那兒。你猜怎麼回事?原來,對手的那張「帘子」本身就是他今天帶來參賽的畫作。他把帘子畫得那麼逼真,連對手也上了他的當。

假如讓一位現代藝術家來評判,上述故事中的兩位畫家其實也沒有多少高明之處,因為這樣的以假亂真,現在任何一架照相機也比他們做得好。比起先人來,後來的藝術家要「詭計多端」得多。他們不再一味通過忠實於自然來愚弄人,而是往往善於利用我們大腦處理信息時的各種缺陷,來達到「戲弄」人的目的。

畫里暗藏玄機

讓我們先來看一幅圖。你在上面這幅圖中看到了什麼?前景是一個半裸的女人,在低頭沉思,背景是一個破敗的建築,在拱門下,有幾個戴頭巾的人好像在對中間兩個黑白造型的人談論著什麼。一切都很普通,似乎沒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是不是?請你再仔細檢查一下。尤其注意那兩個黑白造型的人。好,這下你看到了什麼?你有沒有覺察到,在中間幾個人站立的位置,忽然浮現出一個頭像?乾癟的臉頰,一雙睿智的眼睛。這就對了。你可能不一定知道這是誰的頭像。讓我來告訴你,這是法國18世紀著名哲學家伏爾泰晚年時的頭像!

這幅畫叫《奴隸交易市場和消失的伏爾泰頭像》,是西班牙著名畫家達利的作品。畫家當初取這個名字也許是有一番寓意的。我們知道,伏爾泰是法國歷史上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為反對各種形式的宗教迷信和反人道行為奮鬥了一生。奴隸交易市場取代了伏爾泰頭像,這意味著歷史在開倒車。不過我們今天的重點不在於討論這幅畫的寓意,讓我們還是回頭看看畫本身吧。

這幅畫包含了一個錯覺,讓觀者能夠看到兩種可能的畫面。「奴隸交易市場」那個畫面對於大多數人也許比較容易被發現;而在「伏爾泰的頭像」這個畫面里,前一幅畫面中背景的拱門變成了伏爾泰的前額,中間黑白造型的兩個人物的頭,變成了伏爾泰的眼睛,他們的衣飾則變成了老哲學家的臉頰和下巴。

為什麼同一幅畫里會出現兩個畫面呢?這得要求助於科學了。神經生物學家解釋說,我們的大腦在感知現實世界的時候,往往只取個粗略的近似。在匆匆一瞥中,我們的大腦只把物體的輪廓、邊沿等最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至於一些細節,在很多時候,是憑著對過去經驗的回憶,或者對於物體應該長什麼樣的期望而重建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最後所看到的圖景並不在任何時候都忠實於客觀事物。

可是,不用說不僅對於兩個不同的人,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在心頭所喚起的回憶和期望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意味著對於同樣的輪廓和線條,我們對細節可以有多種填充方式,最後看到完全不同的東西。正是填充細節的任意性,才使在上述那幅畫中,我們一會兒看到「奴隸交易市場」的畫面,一會兒看到「伏爾泰頭像」的畫面。對於多數人,或許以前在電影或者歷史教科書上,已經看到過「奴隸買賣」場面,所以他們第一眼看到的是「奴隸交易市場」的畫面;而對於那些在別處見過伏爾泰像的人來說,他們第一眼認出的可能是伏爾泰的頭像。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大腦不能對畫面固定於一種解釋,而會在兩個畫面之間跳來跳去呢?科學家通過大腦掃描成像告訴我們,事情可能是這樣:兩個不同的畫面被大腦儲存在不同的神經元叢。這兩叢神經元之間存在著競爭。當一叢神經元比另一叢活躍時,我們就「看到」那叢更活躍的神經元所控制的畫面。

我們的大腦為什麼會不顧客觀現實、「自作主張」地去填充細節呢?這可能是進化帶來的。人類的祖先很多時候需要在光線暗淡的環境下生活,比如說在夜裡。那樣的環境下他們看物體只能看到一個大致的輪廓,細節是看不清的。而要判斷這個物體是何物,對他有沒有威脅,光有輪廓還不夠,怎麼辦呢?他們只好調動自己豐富的記憶和想像填充缺失的細節,最後做出決斷,而幻覺和錯覺作為一種基本無害的副產品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我們說「基本無害」是因為,一個人不能及時判斷出一隻危險的動物,可能丟掉性命,可是假如他在夜晚把一塊石頭錯認做是只危險動物,而逃之夭夭,雖然錯了但也算不上吃大虧。

「收買」你的潛意識

你如果對西方藝術史有些了解,就會知道,19世紀末以法國畫家莫奈為首的「印象派」運動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場革命。西方傳統的繪畫講究整個畫面和諧,線條輪廓分明,顏色之間漸進過渡。而印象派作品一反傳統的畫風,運用大團的色塊,輪廓不甚分明,顏色跳躍。從這種畫面中,人們無法清晰地辨認出各個物體,只能得到模糊的大致「印象」。印象派由此得名。

印象派之後,西方繪畫藝術又經歷了名目繁多的流派,但據近年來一項對9萬多名英國人的調查表明,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印象派繪畫甚於後來的流派,甚至備受推崇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也屈居其後。為什麼印象派會造成如此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呢?

一種解釋是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的觀點:模糊的輪廓、跳躍的色彩迫使我們的大腦調動記憶把細節填充完整。這就是說,觀者在參觀一幅印象派作品時,事實上在不知不覺之中也參與了創作,如此一來作品對他來說就備感親切了。

不過還有一種更有說服力的解釋。這種觀點說,站在一幅印象派作品前,你的意識還沒有做出判斷,你的潛意識事實上已經被畫暗中「收買」了。

讓我們具體來解釋一下。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東西叫「杏仁體」。它負責我們的基本情緒,恐懼、憂慮、快樂等等。杏仁體的反應總是先於我們高級神經中樞即大腦皮層的反應,因此人們把只有杏仁體參與的神經活動叫潛意識。

2003年,美國科學家通過大腦成像,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的杏仁體對於輪廓模糊的物體很敏感,很容易激起恐懼、憂慮等強烈情緒。這一現象從進化的角度倒是不難解釋的。在自然環境中,輪廓不分明、看不清為何物的物體對我們的祖先來說,總意味著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所以容易引起恐懼等激烈的情緒。

印象派作品成功地利用了我們大腦的這一特點。這些作品中模糊的輪廓,在我們的意識未做出判斷之前,就先作用於大腦里負責情感的區域(即杏仁體),使人不知不覺中就產生了激烈的情緒。而當我們說一幅繪畫很成功時,不就是指作品能引起我們更強烈的情緒么?

假造的「光明」

讓我們來看最後一幅畫。這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愛用的宗教題材。這幅描述聖母瑪利亞出生的畫作《童貞女的誕生》在每個觀者心中喚起一種神聖、純潔的感情。畫面上,瑪利亞的母親正躺在金絲鋪繡的產床上休息。嬰兒正在沐浴,周圍是一群女傭。最前方是來訪的一群貴婦人,她們議論著什麼。整座消夏別墅和所有人群沐浴在一片澄澈的光明中。

可是且慢,一個有經驗的人對這幅畫會越看越覺得不可思議。按照他老到的經驗,要造成這種效果,光必須是從四面八方射來的。但如此一來,前面廣場上那幾個貴婦人就不該有投影。總之,即便叫好萊塢最高明的燈光設計師,在現實中也造不出如圖的照明效果來。

可是即使畫家犯有這麼大的錯誤(當然他是故意的),要是不點破,我們一般人可是毫無察覺,即使點破了,還是要琢磨半天。這不是你的錯。科學家發現,人類的大腦在對物體投影作分析的時候,完全不顧及光線的方向(光線的方向決定了影子的朝向)、物體的形狀(物體的形狀決定了影子的形狀)以及物體和影子的距離。我們的眼睛在很多方面以明察秋毫著稱,而在處理影子的事情上,卻完全是個馬大哈。繪製這幅畫的藝術家正是利用大腦的這個弱點,故意製造了一個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畫面,愚弄了我們一把。

同樣的錯誤也發生在鏡中的像上。西班牙大畫家委拉斯開茲曾畫過一幅著名的畫:《照鏡子的維納斯》,畫中一個長翅膀的小天使扶著一面鏡子,一個裸體的女人背朝著我們,臉對著鏡子,我們可以從鏡子的反射中看到她的臉部。我們一定以為這個女人是在照鏡子,孤芳自賞。可是對光的反射有經驗的專家卻認為,女人的臉其實並沒有正對著鏡子,否則我不可能看到鏡子中的那張臉。

那麼,我們的大腦為什麼會犯這些錯誤呢?科學家說,這或許是人類的大腦為了高效地處理圖片,不得不付出的代價。人腦處理圖像的速度非常快,用不到十分之一秒,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要顧及所有的物理規律是不可能的,所以人腦在進化過程中,在加強判斷距離等關乎生存的能力的同時,在一些次要的方面則作了犧牲。我們不妨設想,倘若當初我們的敵人都閃閃發光,這樣,能否正確判斷光線的方向就上升到了關係我們自身的存亡高度。在這種假想的情況下,上面所說的這幅畫就不容易糊弄我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神奇數列激發神奇電力
讓美國核電停滯31年的核事故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