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人性就如太陽,不可直視。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01


獵奇事件

2012年的時候,曾經有個新聞,廣西一名13歲的小女生將同學約其至家中,殺害後,肢解並拋屍。

新聞剛出現的時候轟動了網路,無論從哪個角度,這個事情在當時都屬於非常獵奇的案件。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而後殺人的少女被判交管所」教育「三年,前幾天,賠償判決出來了,殺人者賠償受害者家屬10.8萬元。

這個結果,怎麼說呢?可以說是讓人覺得非常荒唐了。

殺害同學的原因,據說,起因只因為嫉妒同學漂亮;

這個讓我想起幾年前,重慶那個把嬰兒從高樓拋下的10歲小女孩,動機只是因為覺得」好玩」;再比如今年年初,小學四年級的熊孩子猛推孕婦,宣稱」只是想看她會不會流產「。

只是出於一些簡單,微不足道甚至是無聊至極的理由,就可以對身邊的人下死手,這種披著羊皮的小惡魔,讓人不寒而慄。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02


惡魔養成

這樣的事情,總會讓人思考一個問題:

明明應該天真爛漫的年齡,為什麼這些孩子可以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

答案其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複雜,因為惡魔不分年齡,他們的出現,家庭和社會無一能脫離責任。

犯罪界對兇惡殺人犯的形成原因,有一個通俗的說法:基因負責上膛,環境負責扣動扳機

美國犯罪學家 羅伯特·K·雷斯勒,是FBI犯罪研究員,在深入研究了十二名在美國窮凶極惡的連環殺人犯,發現這些兇殘的殺手無一例外在童年經歷過父母離異、親人去世、家暴,甚至強姦和虐待。

於是羅伯特提出他的結論:幾乎所有兇惡的殺人犯,都有著一個悲慘的童年;而其童年的悲慘程度,與罪犯犯行的兇殘度存在正相關。

簡單來說,就是小時被虐,長大虐人;小時候越慘,長大了越狠。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2013年,那位把嬰兒從25樓丟下去的10歲女孩李依芮,就出生在一個不怎麼能讓人愉快成長的家庭,鄰居提到,經常能聽到李家傳出爭吵和打罵的聲音。

雖然我們暫時未能得知,廣西這位殺死了自己同窗的女孩,是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但我們可以推測,她的童年大概也幸福不到哪裡去,甚至可以肯定,她一定處於一個能長期目睹暴力和傷害的環境里。

一個人對社會與他人的態度,最初是從原生家庭成員的關係里習得的;

一個人成長的環境如果是溫暖並和諧的,他就會學懂溫暖和諧,友善地對待他人;

一個人成長的環境如果是充滿暴力和傷害的,他就會學會以暴力和傷害來與外界溝通;

得到過愛的人才會學懂愛,缺乏愛的人,只能學會冷漠和憎恨。

這位廣西女孩在殺害自己同窗前,先以一起去她家玩為由邀請同學,並在受害者不覺之際用重物擊暈,再使用工具實施謀殺,事後更是冷靜地把屍體肢解,並分開裝走,這並不是所謂的「激情犯罪」,而是有預謀的殺人案。

一個成年人,都未見得能安穩地殺死一隻雞;而一個13歲的女孩,竟然能完成預謀、殺人、肢解這個過程,不是對暴力耳濡目染的人,不可能具備這種心理素質。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03


震驚世界的少年殺人案


少年殺人案,在世界範圍早就不是一個新奇之事,在上個世紀的日本,就發生過幾件震驚世界的未成年人謀殺案。

1997年,日本神戶市須磨區發生了幾起連續的兒童殺害事件,手段極其兇殘;其中一個男童被殺後,頭部被切斷分離,放置在一所小學門口;兇手甚至把威脅信寄到警察局,自稱「校園殺手」。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警察一度將嫌疑人鎖定在20-40歲的青年之中,後來經過持續的調查才發現,犯人居然只是一個13歲的小孩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在上面的案件里,被稱為「少年A"的犯人,由把同學約到郊外後用鐵鎚殺死,然後分解屍體,模仿宗教儀式布置現場,後從容回到家中;

被警察問道動機的時候,他闡述自己的動機,說:

「當我殺人或導致他人身體遭傷害時,我覺得自己從持續的憎恨中獲得自由。我能夠從中得到和平。減輕我的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其它人的痛苦。」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後來,少年A在少管所中出版的自傳《絕歌》里,他揭露自己與家人感情疏離,由奶奶撫養長大,在奶奶過世後,少年A受到很大刺激,並開始有了幻覺,覺得自己慢慢成為一個「身體透明的幽靈「:

「學習和運動都不行,也不能和人好好溝通,走進教室也不會看他一眼的那個人。在走廊碰見也不會回頭看他一眼的那個人。沒有人叫他的名字。沒人會在意他在不在。這就是我。」——少年A

「透明」,意味著沒有被看見,沒有被關注;一個不被看見,不被關注的人,也無法看見與關注別人;

後來在日本警察的調查中,檢方一致認為少年A擁有「反社會人格」,並患有「同一性障礙」,無法將性慾與攻擊欲分開;同時自我價值感低下,缺乏共情能力,並且長期持有虛無主義的人生觀,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了少年A走向極端犯罪。

此外,1989年在東京都發生的綾瀨水泥殺人案,參與綁架,虐待,性侵受害者長達三個月,並最終殺害受害者的四名罪犯;

以及1999年在山口縣光市發生的「光市母子殺人案」的犯人,因為全部為未成年人,與「神戶兒童連續殺傷事件「一同,被列為日本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典型案例,被反覆研究。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04


遲到的正義,唯一的死刑


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日本也有自己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日本刑法第41條規定:

「不滿14周歲的人的行為,不處罰。」;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給予刑事處分;

同時對於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即使是犯有應當判處死刑的罪行,也只能被判處無期徒刑。

這導致以上發生的幾起的少年殺人案件,在審判和定罪的時候遇到極大的困難;

上文提到的,神戶兒童連續殺人事件犯人東真一郎,被判進入少管所7年,已於2004年出獄;

綾瀨水泥殺人案 四名犯人里,主犯被判處17年有期徒刑,參與者被判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其中被認為與案件關於度最低的從犯,僅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

以上四名犯人已經全部出獄,當然,其中也有幾個因為各種作死重進監獄的;

日本社會對此類事件的輕判,導致殺人犯很快就重入社會非常不滿,輿論紛紛質疑日本的未成年保護法的合理性,然而並未導致日本少年法有太多的更改;

直到一個男人的出現——光市母女殺人案受害者的丈夫, 本村洋先生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1999年年末,殺人犯福田孝行闖入被害者家中,企圖強姦女主人未遂,於是怒修成怒掐死女主人進行奸屍,並因為「嫌吵鬧」,把一旁哭泣的11個月女嬰在地面重摔數次,然後用繩子勒死;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被捕後,福田孝行的表現無比囂張——在一審中,得知自己因為年齡原因預計量刑大概只有8年的福田,在給友人的信里寫道:

「這個世界終究是壞人獲勝的,7,8年後等我出獄的時候,你們要舉辦盛大的PARTY歡迎我啊!」

信中他又如此描述自己的行為:

「不過就是一隻公狗走在路上,碰巧遇到一隻可愛的母狗,公狗自然而然的就騎上去了……這樣也有罪嗎!?」

本村洋先生無法接受殺害自己妻女的兇手,居然只需要被判九年刑期;

他對日本司法的失望,對辯護律師荒唐的言辭和犯人囂張的態度,讓他開始了漫長的訴訟。

2008年,經過本村先生一次一次的訴訟,福田孝行的判決從最初8年變為無期徒刑,最終在三審中因為被陪審團一致認為罪大惡極且無悔改之意,被判處死刑,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被判處死刑的未成年人

這個時候,距離案發已經過去了九年。可以看到,即使在日本這樣一個法律與體制非常完善的國家,要給予未成人犯罪者刑事定罪,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犯人福田孝行」

05


辨別小惡魔


法律可能無法制裁這些未成年犯罪者,但我們可以辨別並遠離他們。

小惡魔隱藏在我們周圍,他們有些聰明絕頂,懂得如何展現出人畜無害的姿態;

但他們總會暴露一些特徵,在心理學家Christpher.J.Patrick提出的人格模型里,幾乎所有犯下故意殺人罪的犯人,不分年齡,都具有三大特質:

大膽而冒失(boldness)——非常冷靜,特別對血腥和危險的場面有很高的容忍力。

無節制(disinhibition)——道德觀念薄弱或者幾乎沒有,缺少適可而止的概念,不惜一切滿足自己的慾望。

惡意(meanness)——沒有或者很少有同情心,缺乏共情能力,幾乎不會產生內疚感。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我們來設想你孩子的身邊,有這樣一個小孩:

幼年時生活在一個破碎家庭,長期目睹家庭暴力,並可能遭受過來自親人的虐待;

少年時期性格孤僻,無法融入群體,並開始有虐待動物和縱火的習慣;

綴學,並開始因為偷竊,鬥毆等犯罪頻繁出入少管所;

那麼他對於你的孩子,就是一個高度危險的人物,你要做的,是讓你的孩子與這樣的小孩保持距離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06


親情與愛,一切的根基


有人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那麼反過來,如果不想成為一個可恨之人,那麼首先就是不要成為一個可憐的人;

又或者說,不要讓你身邊的人,你的孩子,做一個可憐的人。

這個社會總是太在意下一代的成績與發展,卻沒有多少人關心,他們活得快不快樂,健不健康。

兩年前殺害自己母親的北大學霸吳謝宇,就是我們對待教育態度問題的一個縮影:

吳謝宇從小就成績優秀,多次獲獎,人稱「宇神」,並沒有通過高考就被直接招入北京大學經濟系;

他從案發一年前就開始策劃殺人,殺掉自己母親後,他用攝像頭監視案發現場,並用活性炭處理屍體,再用利用簡訊從親戚處騙取一百餘萬後潛逃;可見其心思之細密,智商之高。

但是這樣一個精英中的精英,親手殺死了養育了自己十幾年的母親,震驚了整個社會。他是一個精英,同時也是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一個可憐的人。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還指出,以下行為,可能會成為兒童心理不健全的隱患因素:

1 少於六個月的母乳餵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餵養時間為兩年以上);

2 在嬰兒期至8歲期間,缺乏與孩子的身體接觸;

3 讓孩童長期目睹、親身經歷家庭成員間的爭吵與暴力。

我們太多人沒有意識到,愛與關懷,才是一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養分。

或許我們應該開始要意識到,比起成績單,前途和補習班,孩子們更需要的,是父母和他的促膝長談;

他們最需要的,可能是有人看見脆弱和無助,聽見他們難以啟齒的壓抑與痛苦;

陪陪孩子,在一切還沒有太晚之前。


13歲女生殺害、肢解閨蜜:最不該原諒的,是孩子




本期編輯 | 萊特君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館 的精彩文章:

馮紹峰配不上趙麗穎?別把你的愛情,和他的前任糾結在一起
家庭不幸,從以孩子為中心開始

TAG:國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