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活著,就要學會生存

活著,就要學會生存


  子夜時分,應該是寂靜的時候,我被室外那些缺五音少六律的吟唱吵醒,披衣而起,目光有些獃滯地凝望著細雨蒙蒙的窗外。 室內,寂寞的獨居人有些煩亂的心緒在室內四周飄蕩,夜無眠的孤獨人遠行天涯的思緒隨風而游,感嘆人顧影自憐地發出了聲聲嘆息——好靜! 街上喧囂的歌廳傳來了跑調的吟唱聲,空中嗚咽的勁風拂盪著垂柳沙沙做響,窗戶上的玻璃被滴嗒的細雨有節奏地敲打著——好吵! 這樣的夜,籠罩著寂靜漆黑的蒼穹,一切都是那麼寂寥或凄冷。


  遠處的樓房,高高低低的,在這風雨中顯示出安詳的模樣。彷彿連周圍吵鬧的聲音,也都消失在我的思想里。 樓下,院里路燈下一棵孤單的小樹,被一陣陣的西北風推來搡去,看著它在風中東搖西擺的痛苦樣子,我彷彿聽到了脆弱的小樹在嗚咽著哭泣。它的身體被風推搡得變形、巨痛,它那油綠的葉子在深夜的凄風苦雨中痛苦地離開了生養它的枝條,我好想上前去幫它,但我無能為力,力不從心。只有一顆無助的心,在為它隱隱做痛,為它憐惜。 第二天,風雨肆意的猖獗後,小院里的小樹被連根拔起,五顏六色的花朵已花殘葉敗,而小草呢,卻以一種比物質的力量更加有力的力量贏得了勝利。花樹都變了樣,只有小草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兒,享受著雨後的陽光。正因為此,它們才對得起大詩人的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草,它也是生命的代表。山火時,火把草燒個精光,表面上草已經完全被燒毀。但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又有一批批小草冒出來,慢慢地,它們把山野染成了綠色。啊!那一棵棵不起眼的小草居然有如此的氣魄。這麼隨遇而安,在土裡茁壯成長。其實,這是生命的力量鼓動著它們,使草兒們有了向上的勇氣。 在一塊岩石下,壓著一顆種子,因為有岩石,阻擋了種子成長的腳步。可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種子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終於掀翻了那塊重重的岩石,頑強地繼續生長。 試想,那石縫間的野草,一旦將它們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們一定會比未經過風雨考驗的嬌嫩的種子具有更為旺盛的生機,長得更顯繁茂;試想,那石縫間的蒲公英,一旦它們的種子,撐著團團的絮傘,隨風飄向濕潤的鄉野,它們一定會比其他的花卉生長得茁壯,更能經暑耐寒;至於那頑強的松柏,它本來就是生命的崇高體現,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徵,它給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樣。 最令我驚訝的是黃山絕處逢生的松樹了。它們都是野生的。黃山,到處都是懸崖峭壁,那些松樹就在縫隙中慢慢地生長。這些光滑的峭壁是植物難以生存的地方,這些松樹的根在縫隙中吸收著極少的養分,靠著每天早晨的霧水生存。寒冬,它不怕狂風暴雪,依然默默地成長,永不罷休。微不足道的植物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植物順應環境、安於現狀的心態,所反映的不正是一種社會現象嗎? 剛出社會,大多數年輕人滿懷鬥志,都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敢闖敢幹,可殘酷的現實卻將他們的理想擊得粉碎:工作中的不同做法,思想上的不同看法,被領導看作是異想天開、另類、盲目、衝動,硬要迫著你按舊路走,不服從便處處刁難你,給你穿小鞋,使你在單位里無立足之地。大多數人便在這種淫威下屈從,銳氣隨著歲月逐漸褪去,最後真正融入了「集體」,成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夾縫人,過著衣食無憂生活。 這就如那植物的遭遇如出一轍,安於現狀、適者生存。一部分人忍受不了那窩囊氣,乾脆炒領導的魷魚,自己出來干,這便成了極端的兩種人,一種正如自己所希望的,事業有成,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成了社會的上層人;另一種則處處碰壁,一事無成,解決溫飽都有問題,那豪情壯志早已蕩然無存。你人生經歷的過程,屬於哪一種呢?我 可以肯定的說,人的本能、人的本性,多數是選擇按步就班、安於現狀、與世無爭的那種,這種思想可說是消極的、無奈的,但為了在社會上立足,不失為一種聰明之舉。而那種不受約束、性情不羈、敢作敢為的人,畢竟是少數,有時一時的不慎,帶給自己的,是無盡的苦難。


  植物和人類一樣,為了生存,需要鬥爭,需要拼搏,需要機智,更多的是需要耐性。 是的,植物為了生存,苟且偷生,尚且如此。而人呢?有多少人也只是為食而生存,而又有多少人是為生存而食呢?但是,在滄海桑田的演變過程里人類原始生命之中所蘊涵的耐性,在歷史的演變過程里人類現實生命所曾表現出來的耐性,已是震撼靈魂的一種悲哀,比如黃土高原,比如百萬大山,比如能使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幾千年的一代一代、一輩一輩的農民們。 莊子有言: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就是說人這一生,總要經歷學習成長的過程,所以在實踐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去適應社會,去為社會服務,方能大器也。總的說來,每個人都想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萬一選擇的不是自己所願,能改變的最好,無力改變,那就安於現狀吧,在「現狀」中尋求更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想: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人人都會遇到崎嶇與坎坷,只要我們具有小草的精神,絕望之雲終會驅散,希望之花將會常開。


  田文華,男,甘肅庄浪人,畢業於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現供職於某省直機關,業餘時間筆耕不輟,自娛自樂,有百餘篇小說、散文等在《人民文學》《十月》等報刊發表,部分作品被收編入《讀者》《神州魂》等書籍,先後發表新聞作品千餘篇,出版書籍2部,多次獲各類新聞、文學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人生如歌,不知不覺已走過五十多個春秋
美天一篇:辦公室不相信眼淚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