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曬秋帶來家家月入萬元,123戶偏遠山村農民忙得太開心

曬秋帶來家家月入萬元,123戶偏遠山村農民忙得太開心

曬秋無疑是秋天最隆重的一場視覺盛宴。

在皖南及江西婺源等地的一些山村,因為地勢複雜,村莊多居于山巔之上,每年秋至,家家戶戶便會在空地之上晾曬農作物,將它們懸掛於窗檯,置放在屋頂,與徽派中的青瓦白牆、遠處的連綿不絕青山相互輝映成景,這一種傳統的農俗現象在今天便成秋天最為壯觀的視覺盛宴"曬秋「。

在「曬秋」的這一場聲勢浩大的活動之中,位於皖南的小山村姬公尖村則因為家家戶戶晾曬柿子,滿村入眼皆一串串紅柿,成為這一場「曬秋「活動中最搶眼的風景。

海撥700米的姬公尖村在兩年前並不被外人所知,儘管這裡種植柿子及製作柿餅的歷史已經不少於百年,但因為地勢陡峭,山路異常崎嶇,少有人走進這封鎖於深山的村莊。如果不是一群攝影愛好者的發現,姬公尖村或許還是養在深閨無人知。

姬公尖村又名姬川村,距離歙縣大約有25公里左右的路程,從歙縣至姬公尖要爬一路陡峭急轉的山路方才到此,姬公尖自明萬曆15年建村就有了柿子樹,最早只是房前屋後種一兩棵自家食用。至今村子裡還有不少三四百年歷史的老柿子樹。由這些老樹繁衍了一批又一批新的柿子樹樹苗。

每年秋濃時,姬公尖村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也就到來了,滿山遍野的柿子帶來了最閃耀的秋季風景,隨著柿子的成熟,他們將開始製作一種專屬秋天味道的美食——柿餅。

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保存著製作柿餅這樣的風俗,在姬公尖,一隻軟糯香甜的柿餅,它的製作過程一點也不簡單,人們仍然是用手工的方式來製作柿餅,從採摘到削皮到吊曬及捂柿子,全部是由人工來完成。

首先摘柿子,就不能像採摘棗子一樣,或搖樹榦,或用棍子打。而要一隻一隻地從樹枝上摘下,而且還得留一段樹枝,好串掛晾曬。

削完的柿子皮攤放在竹篩上晾曬至干,到了晚上將串掛外晾曬的柿子收進家中,放在乾的柿子皮堆里捂著,讓柿子皮吸收柿子的水分,同時也吸收柿子的澀味。

第二天再將柿子和柿子皮分別拿出來繼續晾曬。如此反覆10-20次,基本上柿子的澀味就會被吸收,柿子也會幹得更快。一枚品相好,味道佳的柿餅需要醞釀最少20天之久。

柿餅的形成需要好天氣來贊助,如遇天氣不好沒有及時收回柿餅,柿餅就會發霉,在姬公尖村裡,家家都會備有一個烘乾房,以備天氣不好時的急需。

20多天之後,要將形成白霜的柿餅壓製成型,這樣一枚柿餅才算大功告成。

姬公尖目前有123戶人家,在柿子收穫的季節,家家戶戶都門口都掛滿了紅燈籠似的柿子,從步入村口開始就會一步一景,蔚為壯觀,而且就是這一個柿餅就為家家戶戶帶來上萬元的收入,最多的一戶達到了六萬元。這一場曬秋之味也是秋天最後一場豐收的盛宴。

有間食堂:致力於尋找各地美食,發現特色餐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間食堂 的精彩文章:

百吃不膩的紅燒肉,只加一物,口味一流,營養翻倍
中國吃辣最狠的城市,一碗無辣不歡的羊肉粉,外省人吃了都忘不了

TAG:有間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