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一個老師看媽媽在家長群里發一家子官職一事

一個老師看媽媽在家長群里發一家子官職一事

近期,一位媽媽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加關心,在微信里自我介紹時報出自己一家子的官職,丈夫、父親、表姐夫甚至父親的學生,並詳列姓名與官職。

被網曝後,一時輿論嘩然。不少人認為這貌似拜託,又像威脅。

你低估了這位媽媽的智商,她把自己有關係的做官親戚、好友都扯進來,初衷無非是讓老師清楚她的人脈資源,有什麼需要,老師,您儘管說就是了。

孩子的老師,她為什麼要威脅呢?巴結還來不及呢?

而最終目的,你也清楚,以此換取老師對自家孩子的特別關照。

充分利用自身資源以換取別人的資源。這不是一般人正常的思維么?

自然,在做其他事的時候,該女士也會祭起這個慣用法寶的。

那,為什麼她的腔調如此高昂?

我想,不過是具有如此身份與資源的該女士平時的一貫做派,在孩子的老師面前一時改不了吧。

如果是成人之間的互相介紹,不得這樣么:哥們、姐們,誰誰是我的誰,有事找我。

可是,學校,斯文之地,這樣的表白就欠斯文了。

現在,一下子曝光於千萬網民眼裡,這個臭丟大了。

我們私下裡有些正常的、流行的,其實,放到桌面都是非正常的、禁止的;同理,放在桌面上的很多東西,也就是用來放在桌面上的。

這世界總有女司機的故事,她們的奇葩駕駛笑歪了大傢伙兒。可是,我們其實無視這個事實,車禍基本上都是那些暴戾的男司機製造的!

這世界也總有官太太的傳說,女人比男人更喜歡炫,她們炫富、炫夫乃至炫娃。

不久前,上海的一位媽媽為了競選家長委員會,在微信群里揚言自己是海歸,丈夫管理的資產有35億,還暴言其他家長和學生,說如果誰敢欺負我家的孩子,就把你們的股票砸跌停,包括茅台。真是牛逼,估計老師見了也是無奈啊。

看看,雖然喝了許多洋墨水,骨子裡還是封建特權那一套。

幾千年的沉澱不是幾年的洋墨水可以洗涮凈的。

從白恩培的妻子張慧清充當丈夫的收銀員,到嚴書記夫人在幼兒園老師面前的摜派頭,再到這些基層的芝麻官夫人、美國名校生的戲精表演,足以編一本《奇葩太太現形記》。

殊不知,更有危害的是那些低調的男貪官,比如《人民的名義》中的趙德漢、高育良之流,表面一付正義派頭、廉潔模樣,不露聲色間,要麼錢財滿屋,要麼小三成群,要麼兼而有之。

他們更懂攫取的手段,表演的精髓,也更懂得偽裝的藝術。

而那些太太們的奇葩表現,大多有老爺們背後的撐腰。

我們不怕開在枝頭的奇葩,怕的是伏在枝間的變色龍。這社會危害巨大的不僅僅是那些露出獠牙的劉海龍之輩。

本來,在微信群里發的一個自我介紹是件小事,我們看到的更厲害的用富貴壓人的事也不少了。何以這件事能迅速引發廣大網友的關注?

因為它觸痛了你的神經。

官員以權謀私,已是民眾深惡痛絕的,現在,它的影響已然滲入聖潔的校園。

對自家孩子在學校可能身處劣勢的擔憂,深深觸動了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花朵般純潔、稚嫩的孩子能正確對待社會化的規則嗎?

學校、老師應該對富貴子弟多照顧、另眼相看,甚至把它作為利益交換的籌碼嗎?

有些過激的家長甚至哀嘆,連學校都充滿錢權味,孩子還能有什麼正確的世界觀?

其實,學校也是社會的縮影,它不是脫離社會的象牙塔,任何社會風氣也從來沒有放過學校這塊凈土。

先前,招新生的不公、分班級的貓膩、配老師的不平,甚至為了某些特殊身份的學生大改其章程的現象不少,現在,陽光分班,此類現象的發生,成本大大提高。

但有多少家長逢年過節到老師那兒去拜禮,大家也是瞎子吃餛飩,心裡有數。

這不過是全豹之一斑。

老師也是社會中的一員,同樣有七情六慾,七需八要,房要買,事要辦,麻煩要解決。

曾傳言河北某超級中學的一個老師在高速上違規,一個電話,不但人放回,還車滿油而歸,回來笑言,伺候得像爹。

這只不過是特權在教育這個領域小試一下牛刀而已。

不必對老師的道德要求過高,醫生、公務員,賣燒餅的,哪個職業不是社會的組成細胞?不要求基本的職業道德與規範?

也不必用雪崩時,每片雪花都對雪崩負有責任的高大上話語空洞地指責,我們沒崩,也不是所有的雪花是罪魁禍首。

作為老師,自省、自好固然是其追求的高標,但在一種社會潮流面前,要求一個普通人做到巋然不動、獨善其身,要求太高。

現在,人人都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如何與老師「搞好關係」,家長們確實也煞費苦心,搞的自然是社會上流行的那套。

而幾十個學生,水平態度參差不齊,也凸顯了老師資源的稀缺性。

不過,教與學,還真是個獨特的技術活。摸到,駕輕就熟;摸不到,寸步難行。

這不是根據你家長的官職大小、送禮的輕重決定的,起碼,根本起不到關鍵作用。

沒有老師的關心固然不行,沒有孩子的覺悟根本不行。

如果家長只是寄希望於老師的關照,而疏於教導,教授的孩子也可能只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官員的孩子則極可能是一個紈絝子弟。

如果一個老師三觀不正,受了禮而對你家娃放鬆,那麼,你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你家娃三觀不正,覺得自己在學校、班級應該優人一等而自大,那麼,極可能成為孤家寡人,而必然會放鬆學習,那麼,你家的富與貴直接害了他。作為老師,這樣的例子見多了。

要知道,學習是一個孩子所有品質的綜合體現,這是學習好壞的關鍵,沒有之一。

而孩子品質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的自身與教育。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精得很,他們基本可以看出老師是如何對待各個學生的種種態度的,比如孩子的相似錯誤,是否區別對待,比如對孩子的作業批改、關心程度。

而不同品質的學生,對待老師的做法會有不同的反應。

有的孩子把老師的熱情換成感謝而努力,有的則把它當作驕傲的資本;有的孩子把老師的嚴厲看成傷害,有的把它作為磨礪。

還有許多,比如貧與富、貴與賤、不公平------

這裡,我不深入討論老師的職業道德,也不對想方設法與老師拉關係的家長指手畫腳,我想跟尤其是不送禮的家長嘮幾句。孩子學習需要尊重老師,甚至要受些委屈,你要知道去學校的目的不是戰勝老師,也不是去求得所謂的風頭,而是學到他的真本事,不受傷害是底線(其實哪有那麼多傷害),學習本事是高標。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從人生的歷程看,你孩子在這裡三年,是學徒,也是過客。他能歷經磨鍊,不忘初心么?

這才是家長需要煞費苦心,悉心指點的正道。

最後寫幾句與各位家長、孩子共勉:

努力是不分貴賤的,奮鬥是不管貧富的,成績對每個人是公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做老師的家長 的精彩文章:

檢察官介入調解、雙方父母冰釋前嫌,你們的和解小女孩真的願意嗎
殺妻藏屍冰櫃案的反思——海恩法則在婚姻里的作用

TAG:一個做老師的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