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中印學者思想對話&詩歌朗誦會

中印學者思想對話&詩歌朗誦會

中印作家對話 2018


「中印作家對話2018」香港站的活動結束後,北島、翟永明、阿西斯·南迪、卡比爾·默罕迪等十餘位中國和印度的詩人、學者、藝術家,繼續到杭州進行交流。幾天時間,中印嘉賓的足跡將依次行旅至舒羽咖啡、浙江古籍館、孤山印學館、良渚博物院等。最後,10月17日19:00,他們將來到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與現場四百名師生及學友們,共話「月印門前水」,進行中印思想對話,以及詩歌朗誦會。活動免費開放,場地有限,需要報名留座,詳情請關注文末說明。

中方作家及藝術家

北島

Bei Dao

北島,原名趙振開,1949年生於北京,1978年和朋友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自1987年起,在歐美及香港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家,其作品被譯成30種文字,曾獲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古根漢獎、馬其頓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最高榮譽金花環獎等,獲選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2009年創辦亞洲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詩歌節——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8年創建香港詩歌節基金會。

李陀

Li Tuo

李陀,作家、評論家。著作包括《雪崩何處》《無名指》等。八十年代期間,他主要從事小說和電影劇本的創作,並擔任《北京文學》副主編, 對新一代先鋒文學的培養和開拓做出了重要貢獻。九十年代中期始與陳燕谷共同創建和主編以「新學人、新學術、新思想」為目標的《視界》,並長期參與文學刊物《今天》的出版和編輯工作。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客座研究員。

高士明

Gao Shiming

高士明,學者、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亞際書院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當代美術館(PSA)學術委員等。其研究領域涵蓋當代藝術、社會思想以及策展實踐。他策划了許多大型展覽和學術計劃,包括「與後殖民說再見:第三屆廣州三年展」(2008)|「巡迴排演:第八屆上海雙年展」(2010)、「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2010-2011)、「變動中的世界,變動中的想像:亞洲思想界上海論壇」(2012)|「西岸2013: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2013)「首屆亞際雙年展論壇」(台北-上海-科欽,2014)「亞洲社會思想運動報告:首屆人間思想論壇」(2014)|「第三世界六十年:紀念萬隆會議系列論壇」(杭州-科欽-北京-東京-香港-那霸)等。

劉禾

Lydia H. Liu

劉禾,學者、作家、理論家。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人文講席教授,並擔任比較文學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曾獲美國古根海姆大獎等多項獎項,著有 《The Freudian Robot》(佛氏偶人);《帝國的話語政治》(中譯)以及 《跨語際實踐》(中譯)等多種著作。劉禾的中文作品《六個字母的解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榮獲 2014年第七屆香港書獎。

翟永明

Zhai Yongming

翟永明,四川成都人,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曾就職於某物理研究所。1981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6年離職,後專註寫作。1998年在成都開「白夜」酒吧,亦為文化沙龍,在此間策劃、舉辦了一系列跨領域文化活動,經營至今。著有詩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稱之為一切》《終於使我周轉不靈》《十四首素歌》《行間距》等九種,詩文集《最委婉的詞》,散文、文論集《紙上建築》《堅韌的破碎之花》《正如你所看到的》《天賦如此》等。作品被譯為英語、法語、荷蘭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等,並在上述語系國家發表出版。2007年獲「中坤國際詩歌獎」,2009年應邀參加美國舊金山國際詩歌節,2012年獲義大利「Ceppo Pistoia國際文學獎」,同年獲得第三十一屆美國北加州圖書獎(The 31st Annual Northern California Book Awards)翻譯類圖書獎,2013年獲第十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傑出作家獎」。

江弱水

Jiang Ruoshui

江弱水,詩人、評論家。1963年生,安徽青陽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中西同步與位移》《古典詩的現代性》《秘響旁通:比較詩學與對比文學》《湖上吹水錄》《詩的八堂課》等,並有詩集《線裝的心情》,隨筆集《陸客台灣》《賴床》。

舒羽

Shu Yu

舒羽,詩人、作家,舒羽咖啡館創辦人。浙江杭州人,七十年代末出生於桐廬。音樂專業出身,曾做過電視主持人,2011年創辦素有杭州文化坐標之稱的舒羽咖啡館,2012年始創辦一年一度在杭州舉行的「大運河國際詩歌節」。著有《舒羽詩集》(2010作家出版社/2011台灣三藝);隨筆集《流水》(2013作家出版社/2014台灣INK印刻文學);詩文集《做一隻充滿細節的蝸牛》(2015浙江文藝出版社)。有作品發表於《世界文學》《中國國家地理》等。

印方作家及藝術家

阿西斯·南迪

Ashis Nandy

阿西斯·南迪(Ashis Nandy)是世界知名的政治心理學家、社會理論家及文化評論家,長期擔任新德里重要機構「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udies of Developing Societies)負責人。他也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一直以來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讀印度及東南亞大眾文化的無意識層面。他對歐洲的殖民主義、世俗主義、核武器主義及世界主義有深入的理論批判,主題涵蓋現代性、歷史、宗教、文學、電影、心理、科學及發展等範疇。南迪於 2007 年獲福岡亞洲文化獎(Fukuoka Asian Culture Prize)。2008 年卡耐基國際和平組織(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將南迪評選為全球百大公眾知識分子。

埃爾文·阿蘭·西利

Irwin Allan Sealy

小說家、詩人,居於喜馬拉雅山山麓,以寫作為生。1988年他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The Trotter-Nama: A Chronicle》,講述一個英印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成為印度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他的另一部小說《The Everest Hotel: A Calendar》入圍1998年布克獎。西利的作品曾獲多項殊榮,包括1989年的聯邦最佳書獎(Commonwealth Best Book Award)、1991年印度國家文學院大獎(Sahitya Akademi Award)、1998年字謎書獎(Crossword Book Award)以及2012年印度蓮花士勳章(Padma Shri)。

K. 薩奇達南丹

K. Satchidanandan

K. 薩奇達南丹(K. Satchidanandan)是當代印度詩人中被翻譯得最多的詩人,發表過31本翻譯詩集,共19種語言,包括中文、英文、愛爾蘭語、阿拉伯語、法文、德文及義大利文,以及印度的主要語言如坦米爾語、孟加拉文和印度語。他是英語教授,後擔任印度國家文學院院長、英迪拉甘地公開大學翻譯學院總監、印度高級研究所國家研究員,亦是喀拉拉邦文學院成員,曾多次代表印度參加國際文學節及書展,並於不同國家地區贏得42個文學相關獎項。他以主題分類的六卷精選集將由Mathrubhumi Books出版。

卡比爾·默罕迪

Kabir Mohanty

卡比爾·默罕迪(Kabir Mohanty)是電影製片人兼視像藝術家,曾就讀於北爾加答的總統學院(Presidency College in Calcutta)及愛荷華大學。2002至2004年,他於洛杉磯的加洲大學藝術系任駐校藝術家。他的四部曲作品《Song for an Ancient Land》是一部長達4.5小時的影片,以當代印度為主題的故事。該作品於2012年、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分別於紐約古根漢博物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及穆吉里斯雙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展出和放映。過去三十年,不同電影節、藝術廊及博物館都可見其作品身影。目前他致力於一個微型 9 視頻、16 音頻的安裝。

莫希·巴哈奧德·達伽爾

Mohi Baha』ud-din Dagar

莫希·巴哈奧德·達伽爾(Mohi Baha』ud-din Dagar)是印度古樂器Rudraveena的傳人,他演奏的類型音樂是印度最古老生動的聲樂傳統,它的根源可追溯至娑摩吠陀。既保留傳統音樂的內涵,又在表達形式方面有所突破,這是他一直以來對音樂的追求。2012年,他獲得表演藝術家的最高榮譽,奪得由印度國家音樂舞蹈戲劇學院頒發的Sangeet Natak Akademi大獎。

沙美斯塔·默罕迪

Sharmistha Mohanty

沙美斯塔·默罕迪(Sharmistha Mohanty)是《Book One》《New Life》及《Five Movements in Praise》等三部小說的作者,譯有泰戈爾散文集《Broken Nest and Other Stories》。她最近完成的詩集為《The Gods Came Afterwards》。她是網上雜誌Almost Island的創刊編輯,也是每年於新德里舉行的國際作家交流會「Almost Island Dialogues」系列的發起人。她曾獲多項獎學金,包括德國孤獨城堡基金會(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 in Germany)獎學金及印度文化部一級獎學金。她以標題「I Make New the Song Born of Old」,集詩歌、聲音及燈光於一身的裝置,參加2016至2017年穆吉里斯雙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她曾擔任2017年斯洛維尼亞詩歌節「Days of Poetry and Wine」的合作策展人。

維韋克·納拉揚南

Vivek Narayanan

生於印度,長於尚比亞。獲史丹福大學文化人類學碩士學位、波士頓大學創意寫作碩士學位2013至2014年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研究所研究員。2015至2016年進行實驗性項目「Writing through」,研究瓦密奇《羅摩衍那》的梵文,成為紐約公共圖書館Cullman研究員。出版詩集有《Universal Beach and Life》及《Times of Mr. S》,後者的瑞典文譯本於2015年由斯德歌爾摩的Wahlstr?m & Widstrand出版。他亦是印度網上文學雜誌Almost Island的副編輯、出版人。

*Image Credit: Dyuti Mittal

*點擊詩人頭像閱讀詩作

月印門前水

——中印學者思想對話暨詩歌朗誦會

《奧義書》中云:世上這一切縱橫交織在水中,水縱橫交織在風中,風縱橫交織在空中……在這全球化時代,一切聯繫與交往更為緊密。中印兩大古老的文明相遇已逾兩千年,有文明熟悉的文化互哺,經濟互通。作為兩個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今天也各自面臨許多共同的問題。本次對話會,邀集了中印兩國多位重量級的學者與藝術家,就兩國共同感興趣的社會、文化、藝術等領域的話題展開交流,不拘於客套,雙方坦誠以對,明明如月,相印於門前的一勺西湖水、運河水。

時間:2018年10月17日19:00-21:30

地點: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學生公寓報告廳

主辦:香港詩歌節基金會 / 中國美術學院

承辦: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協同創新中心

協辦:《今天》/Almost Island/ 舒羽咖啡

A.中印學者思想對話(19:00-20:30)

對話者:

【印】阿西斯·南迪(Ashis Nandy)

【中】李陀

【印】卡比爾·默罕迪(Kabir Mohanty)

【印】維韋克·納拉揚南(Vivek Narayanan)

主持人:

【中】高士明

B.中印詩人詩歌朗誦會(20:30-21:30)

朗誦者:

【中】北島

【中】翟永明

【中】江弱水

【印】埃爾文·阿蘭·西利(Irwin Allan Sealy)

【印】K. 薩奇達南丹(K.Satchidanandan)

【印】沙美斯塔·默罕迪(Sharmistha Mohanty)

【印】維韋克·納拉揚南(Vivek Narayanan)

主持人:

【中】舒羽

報名方式

1、關注微信公眾號「舒羽咖啡」(shuyucafe);

2、在公眾號消息欄發送「報名中印對話+姓名」,待工作人員回復「報名成功」即為確認;

3、如報名收到「該公眾號的服務出現故障,請稍後再試」,請忽略,凡留言都能收到,耐心等待工作人員確認即可。

【 公益活動,免費參與 】

(活動臨近,請抓緊時間報名,

我們將對現場觀眾容量做技術性處理。)

觀眾須知

1、活動參與人數較多,涉及國際嘉賓,現場配備200套同聲翻譯器(總數400人),設備有限,憑身份證領取,使用後歸還。務請提前半小時以上入場。

2、為確保會場秩序,我們將在額定的400位滿席後關閉入口,敬請理解。

3、活動分為「中印嘉賓對話」與「中印詩人朗誦」兩部分,觀眾互動環節的設置將根據現場情況而定(請舉手示意,待主持人確認後提問),請維護安靜的會場環境。朗誦部分未設置互動,抱歉。

書名:紅狐叢書

主編:北島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紅狐叢書」是一套北島主編的當代國際詩人多語種詩集,彙集各國著名詩人作品,畫出當代世界詩歌的最新版圖,「讓語言和精神的種子在風暴中四海為家」。紅狐叢書依地域分為七輯,內容選自參與歷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外國詩人作品。

每輯收錄5―10名詩人的選作,儘可能展現當代世界詩歌版圖的全貌。其中既有被譽為「整個東歐世界先鋒詩人代表」的斯洛維尼亞詩人托馬斯·薩拉蒙、日本當代著名詩人谷川俊太郎、美國原生態詩人加里·斯奈德、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等;也有在國內並不知名,但在母國的詩歌界卻有著十足分量的詩人,如被視作聶魯達以來最重要的智利詩人勞爾·朱利塔,澳大利亞詩歌界幾乎所有詩人都在閱讀的彼得·明特,以及優秀的阿拉伯語詩人穆罕默德·貝尼斯,等等。每位詩人的作品獨立成冊,同時收入詩人原作與中英雙語譯文。每冊詩集以袖珍小開本的形式出版,便於攜帶閱讀。

*

書名:鏡中叢書

主編:北島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自2010年起,由北島主持的「國際詩人在香港」項目,每年邀請一兩位著名的國際詩人,分別與優秀的譯者合作,除了舉辦詩歌工作坊、朗誦會等一系列詩歌活動,更重要的是,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雙語對照詩集的叢書。到目前為止,已有八位應邀的國際詩人和譯者合作出版了八本詩集,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傳統。這套叢書再從香港到內地,從繁體版到簡體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取名為「鏡中叢書」。按原出版時間順序,包括谷川俊太郎、邁克·帕爾瑪、德拉戈莫申科、蓋瑞·施耐德、阿多尼斯和特朗斯特羅默的六本詩集。

長按二維碼,進入叢書購買頁面

回復「目錄」可獲取往期推送目錄。

本公眾號所有圖文資訊均為「今天文學」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出處。

【 網址變更說明 】

《今天》雜誌網站,現更改網址為today1978.com,之前的網址jintian.net從海外仍然可以訪問。

敬請周知。

《今天》雜誌 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文學 的精彩文章:

埃爾文·阿蘭·西利:我一生都會愛你
沙美斯塔·默罕迪:只有時間以外的瞬間才不會轉瞬而逝

TAG:今天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