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文 | 豆媽

本文由:女兒派(nverpai)


01

昨天趁著周末天氣好,我帶著豆妹去公園體驗了戶外野餐。

剛鋪好野餐布、擺放好午飯和點心,豆妹悄咪咪地用手肘戳我,眼神示意我:「媽媽,你看。」

我順著她的眼神看過去,好傢夥,這排場,是公主出宮秋遊來了?

小公主坐在粉色的卡通凳上,面前擺了張粉色的小桌子,而野餐布上跪坐了好幾個大人。

媽媽左手端著小點心右手拿著勺,一口一口喂著女兒。

奶奶和外婆在一邊盯著,時不時說一句:「喂慢點!」「哎喲我小孫女真可愛,吃了蛋糕以後更漂亮。」「寶貝真棒!」

爸爸沖著奶粉,爺爺在一旁給小公主收拾散落一地的玩具……

禮儀大師威廉·漢森曾說過:「善於觀察的人,只需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一日三餐,看似永遠循規蹈矩,卻蘊藏著父母和孩子的教養。

前段時間讀尹建莉老師的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現在想來,也不無道理。

02

美國一個教育機構曾經就「哪些因素能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測試上得高分」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調查,結果發現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更重要。

那就是,餐桌教育。

你是不是很奇怪: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高分的途徑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影響孩子學習高分因素的,不是課桌,而是餐桌。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當中國家庭、韓國家庭和美國家庭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父母和孩子的表現是怎樣的?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餐桌上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父母在餐桌上的表現好比服務員,如果桌子上還有老人的話,那麼簡直堪比「海底撈」的服務員。

你肯定見過這樣的場景: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父母端著碗追趕著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督促著孩子多吃。

然而,大多數孩子的臉上鮮有感恩的情緒,一臉不耐煩,更多的是嫌棄和反感。

玩著手裡的玩具,嘴裡含著飯半個小時都不咽下去,覺得自己「小皇帝」般的行為是理所當然。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餐桌上的韓國孩子

韓國的父母在餐桌上的表現是「長者」。

家裡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的人盛飯端飯添飯。

完畢,還要目不斜視,端莊落座,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們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一頓豐富的飯菜。」

韓國的孩子吃飯時,懷著的是一顆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餐桌上的美國孩子

美國的父母在餐桌上的表現更像是朋友。

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喂飯。

對於孩子吃飯的喜好,美國父母只是提出建議,至於最終孩子是喜歡肉還是喜歡蔬菜,他們是從來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飯,父母更不願意再管。

因為在美國父母的眼裡,孩子已經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美國的孩子吃飯時,表現的是一種獨立的品格。

說這三個故事,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生搬硬套韓國、美國家庭的餐桌文化,而是想表達:父母千萬不要忽視桌時間對孩子的影響。

韓國的家庭利用餐桌時間讓孩子懂得感恩,美國的家庭則是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

中國父母在餐桌上唯一關心的就是孩子是否吃飽和吃好,卻忽略了對孩子的「餐桌教育」。

事實上,相比把餵飽孩子放在第一位,我們更應該注重「吃飽」以外的東西。

比如讓孩子知道,主動吃飯並享受餐點帶來的愉悅,遵守該有的用餐禮儀,和媽媽一起收拾餐桌,學著父親的模樣在餐桌上接待客人等等。

你得讓孩子明白:每一餐飯都來之不易,你要學會回報他人,學會愛別人。

03

要說中國父母不懂得利用餐桌來教育孩子,也不盡然。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卻是一場令人生畏的批判會。

「上次考試成績出來了嗎?多少分?」

「是不是和同學鬧矛盾了?我就知道你這孩子不讓人省心。」

「我跟你說話呢,你聽不見還是怎麼回事?」

結果呢,越說越氣,大人傷神,小孩傷胃,全家傷心。

作家章紅曾講過和女兒秋秋的餐桌故事。

有一次,秋秋吃了一口青椒,就趕緊把嘴對著坐在她旁邊的爸爸的手臂上,使勁哈氣。

秋爸問:「你這是在幹嘛?」

「啊!好辣,我要把辣傳給你的胳膊。」秋秋邊說,邊繼續哈氣。

秋爸就用另一隻胳膊使勁扇秋秋哈氣的地方,嘴裡叫著:「好辣!好辣!」然後順手拿起一隻圓珠筆,在那處畫了一隻伸出來的舌頭,表示那兒辣得簡直受不了,舌頭在拚命喘氣。

惹得秋秋咯吱咯吱地笑,吃光了滿滿一大碗飯。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還有一次,飯桌上有道菜是炒海帶條,深綠的顏色,整齊的長條。

秋秋看見了,說「哇!這好像電影膠片!」

她夾了一塊海帶放進嘴裡,嚼完咽下後張大嘴問媽媽:「你從我嘴裡看到了什麼?」

章紅有些納悶:「看到了什麼?嗯……舌頭、牙齒、口腔。」

秋秋失望地閉上嘴,抱怨到:「這電影膠片真奇怪,居然放不齣電影來。」

你看,這些餐桌對話都不是什麼微言大義,和所有家庭一樣,都是由孩子的奇思妙想構築的happy time。

可我相信,總會有一些父母會皺著眉頭厲聲斥責:「幹什麼玩意呢,好好吃飯。」

餐桌教育≠在餐桌上和孩子講大道理,陪孩子玩也是教育。

孩子總是用率真的眼光、獨特的視角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家長何不把主觀的視角放在一邊,去配合孩子演一場寓教於樂的小把戲。

《廚房的哲學家》一書里,布里亞·撒瓦蘭提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與其他場合相比,餐桌旁的時光最有趣。」

好的教育不是生硬的說教,越是有趣的事物,有趣的場所,對孩子的影響越是深刻久遠。

04

李嘉誠曾說:「無論多忙,每個星期我們一家人都會一起吃個飯。以前百分十九十九的時間,我教他們做人的道理,現在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談論生意,三分之二的時間,依然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餐桌時光,是一天中最好的親子教育時機。

因為孩子正是從餐桌上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享受吃飯的樂趣,感受父母的陪伴和那份誰也代替不了的親密無間的愛。

當你為了孩子的教育東奔西走、無所適從,為何不嘗試一下,從陪著孩子一起在餐桌邊坐下開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