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長進化論之 10年代
時尚
10-30
原標題:裙長進化論之 10年代
1926年經濟學家George Taylor提出「裙長理論」(Hemline Theory)來形象解析關於「女人的裙子越短,經濟越景氣」的論證。我們無法像經濟學家那樣去闡述「裙長反映經濟」是否成立,但社會的動脈無疑會映射於時尚之中,潮流的演變也自然同時代息息相關,僅僅是關於裙子的長短就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
10年代
裙長:及踝
經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是一場經濟飛速崛起的帝國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爆發的戰爭。
10年代保羅·波烈(Paul Poiret)設計的東方風格裙裝
20世紀10年代的服裝革命不僅使裙長縮短至了腳踝,也讓被束胸統治了幾個世紀的女人們終於可以鬆口氣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位叫保羅·波烈(Paul Poiret)的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吸取神秘東方和古希臘靈感推出了一系列的寬鬆及袍式服裝,垂感與褶皺結合。除了從束胸中解放,他的設計也顛覆性的撥動了女人們鍾情異國情調和戲劇情節的心旋,對於習慣了墨守成規的上流小姐們來說這一切該是多麼新奇而令人興奮!
保羅·波烈(Paul Poiret)
巴黎首先被波烈征服,緊接著世界自然也被征服了。儘管一戰給時尚帶來削減奢華開銷的影響,保羅·波烈的設計仍舊代表了整個10年代的獨特風貌,並為繽紛絢麗的現代時裝開端。
10年代保羅·波烈(Paul Poiret)的設計


TAG:優時尚潮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