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宋宮詞》周渝民身上的兩條龍,大有來頭哦!

《大宋宮詞》周渝民身上的兩條龍,大有來頭哦!

本文參考內容詳見文內標註

(文章歡迎分享朋友圈,轉載請後台聯繫申請授權)

就是這麼巧,可以繼續聊「聯珠紋」!

《大宋宮詞》古風角色海報

他身上的這個聯珠紋是有出處,並且實物也有多件,但是圖案基本是大同小異。

圖自@樂浪公

https://weibo.com/1296092221/xyNkXfreh

上圖右下角的那塊,原件也是一件圓領袍,便是著名的「大歌袍」,為大佛開眼時樂生所用裝束。

大歌袍

大歌袍型紙

因為原件材質是綾(關於綾的介紹《【綾】 綾羅綢緞系列》),所以圖案是暗紋,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分辨它其實圖案並沒有《大宋宮詞》里那麼大。

同圖案的,我國阿斯塔納也有出土,按照@樂浪公 整理的應該有5件。

阿斯塔那221號唐墓出有黃地聯珠龍紋綾一件,今翻查法隆寺所藏織物圖片,發現聯珠龍紋綾殘片一件(幡的殘件)。如此,則此件加上阿斯塔那所出一件,並正倉院所藏綠地聯珠龍紋綾袍一件,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聯珠龍紋綾殘片一件,阿爾泰山區突厥人墓地所出聯珠龍紋綾殘片一件,作同一紋飾的綾已有5件。

(https://weibo.com/1296092221/ytEf4uviu)

唐,長25、寬21厘米,阿斯塔那221號墓出土,新疆博物館藏。原為覆面,在平紋地上,以3/1四枚右斜紋顯花。織物以大型複合聯珠紋為骨架,直徑達28-40厘米。團窠內置一立柱,兩側龍紋相對

(https://weibo.com/1296092221/xyNd6hU3H)

對於這類紋樣的時代,趙豐先生(書單見《首期書單:重讀錦繡中國的千年文明,不如就從趙豐的書開始》)在微博上表示應該均在唐前期。

目前所知帶有聯珠的團窠對龍紋綾的年代均在唐前期,能否延續到五代是個疑問。將史料與圖像互證甚難!我所見之晚唐五代遼宋織綉盤龍,成單者皆盤龍如K409,成雙者有對龍、升降龍、旋轉等式,技法以蹙金綉和泥金為主。曹氏施捨中的紫盤龍綾,有可能是紫綾地綉金或泥金的盤龍。其實暗花綾龍紋很難看清。

(https://weibo.com/2353879037/xAgco093o)

這件之所以會受到關注,適應我們之前提到過,聯珠紋都是錦類織物(關於錦的介紹《絲綢向西,紋樣向東——從經錦到緯錦 | 讀書筆記》),並且裡面的圖案也會呈現出西域特徵,但是龍紋綾顯然就不是了。所以尚剛教授在《錦上胡風》一書中提到:

從在阿斯塔那的收穫看,絲綢上的聯珠紋在7世紀50-80年代最盛,此後,迅速衰落。在年代無疑義的實物中,最晚的一片是阿斯塔那出土的聯珠龍紋綾,它有墨書的「景雲元年(710)雙流縣折紬綾一匹」的題記。它昭示了唐人對聯珠紋的改造,被告造的不僅有聯珠紋,還有聯珠圈內的主題紋樣。

此外,尚剛與趙豐都有提到,隨著時代推移,聯珠圈的變化,從單層到雙層,從圓珠到原環,甚至和其他裝飾性紋樣結合等等。

阿斯塔那出土的聯珠對龍紋綾圖案復原(圖自《錦上胡風》)

《大宋宮詞》的設計師顯然是不太理解聯珠紋,不僅年代上有誤,也別提款式了,因為他還順手把聯珠做成了領子的裝飾。這種裝飾圓領的思路不僅晚期而且戲曲,也是目前很多古裝劇對圓領設計上始終扭轉不過來的固執思維。(圓領袍介紹見《圓領袍:從異域服飾逆襲到中華官服》)

本文大約就是想說個紋樣,希望大家明白:歷史上的每個紋樣並非矢量圖本身,而是有諸多背後的故事。

-

春梅狐狸@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里的服飾愛好者

[ 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作者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服飾 的精彩文章:

「織機」讀書會結束了 還有這樣那樣的計劃在飛
其實,無論「明朝月餅」還是「唐朝月餅」,都是商家附會出來騙你的……

TAG:傳統服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