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天然和尚燒木佛取暖:木頭非佛,佛在我心
唐代天然和尚
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年)的一個傍晚,從鄧州(今河南鄧州)通往京城長安的官道上,一位書生背負行囊,在落日餘暉下行色匆匆。遠遠望見前方有一處村落,風塵僕僕的書生加快了步伐,以便趕在天黑前投宿旅店。
入住旅店後,行走了一整天的書生已是疲憊不堪,躺在床上便進入了夢鄉。睡夢中,書生忽見白光滿屋。驚醒之後,方知是夢。書生趕緊請占卜之人解夢。占卜者說:「這是解脫出世的祥兆啊。」當時,旅店還住有一位和尚。和尚問書生:「施主前往何處?」書生說:「進京趕考。」和尚說:「求取功名不如皈依佛門。」書生問:「皈依佛門,當往何處?」和尚說:「江西的馬祖道一是當今最有名的禪學大師,你可以前往參學。」經和尚點撥,書生改變主意,不再去京城應試,而改道前往江西參拜馬祖道一。
南懷瑾: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24.90住持江西南昌開元寺的道一是唐代禪宗高僧,與住持湖南衡山南台寺的高僧希遷齊名,合稱禪宗「二甘露門」。書生見到道一,不言不語,只是把兩手放在前額上,意思是要求剃度落髮。道一對書生的舉動凝視良久,覺得書生非同凡響,卻又擔心不好管教。於是對書生說:「只有南嶽衡山的希遷禪師才有資格當你師父。」
南嶽衡山
書生也沒說什麼,隨即轉投南嶽衡山。見到希遷後,同樣不言不語,只是把兩手放在前額上。希遷說:「先去廚房打雜吧。」就這樣,書生在南台寺的廚房當了三年火頭軍,卻一直未剃度落髮。三年後的一天,希遷對寺內僧眾說:「明日剷除佛殿前的雜草。」第二天,其他人都拿著鏟鍬準備除草,只有書生端了一盆水把頭髮洗乾淨。書生洗完頭跪在希遷面前,請求剃度。希遷會心一笑,當即給書生剃度。剃度儀式之後,希遷正要給書生講授戒法,不料書生卻雙手捂住耳朵離開了南台寺。捂住耳朵的意思,顯然是表示自己早已得法,無需多言。
南嶽南台寺
書生又去江西找馬祖道一。到了開元寺,書生未去拜見道一,而是直入佛堂,跨坐在一尊聖僧塑像的脖子上。寺內僧眾大驚,趕緊報告道一。道一聞訊進入佛堂,一看是三年前要求剃度落髮的書生,脫口而出:「我子天然,休得無禮!」書生立即跳下塑像,跪地禮拜:「感謝大師賜我法號。」書生從此取名天然。
此後,天然和尚雲遊四方。先居天台山華頂峰三年,後往餘杭徑山拜謁國一禪師。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又到洛陽龍門香山寺,與伏牛和尚為友。
河南南召丹霞寺
史籍中關於天然和尚的趣事甚多。有一天大雨過後,天然和尚與道友趕路,遇見一位漂亮女子被一段泥濘爛路擋住了去路。天然和尚走過去說:「來,我抱你過去。」將女子抱過泥濘爛路後,天然和尚與道友繼續趕路。過了好久,同行道友仍在困惑:「出家人不近女色,你卻抱了女子,算不算行為不檢點呢?」天然和尚驚異道:「什麼?你是說那個女子嗎?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天然和尚最離譜的故事,莫過於燒木佛取暖。有一年冬天,天然和尚雲遊至慧林寺(在今河南孟津),遇天降大雪。當時寺廟中柴火耗盡,寒氣逼人。無奈之下,天然和尚竟將寺廟中的木佛搬來焚燒禦寒。寺廟主人指責他對佛不敬,連聲稱罪過。天然和尚用錫杖在灰燼中划了幾下後說:「我這是燒取捨利子。」寺廟主人質問道:「木佛中哪有舍利子?」天然和尚說:「既然木佛中沒有舍利子,那就再拿兩尊木佛來燒。」寺廟主人啞口無言。
天然和尚燒木佛取暖
佛像是佛門弟子頂禮膜拜的對象,燒佛像取暖雖屬迫不得已,但畢竟有褻瀆佛寶之嫌。因此,對於天然和尚燒木佛這個故事,後世議論甚多。不過,由於天然和尚本身是禪宗高僧,燒佛取暖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天然和尚的道理就是:木頭非佛,佛在我心。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執著於一尊佛像呢?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天然和尚在南陽丹霞山(今河南南召丹霞寺)結庵收徒,傳播禪學。三年間,弟子多達三百人。丹霞寺成為了當時遠近聞名的大寺院,故天然和尚又稱丹霞禪師。天然和尚於長慶四年(824年)六月圓寂,享年86歲。(文/謝志東)
天然和尚86歲西去
【參考文獻】
1、《五燈會元》之《丹霞天然禪師》
2、《宋高僧傳》之《唐南陽丹霞山天然傳》
3、《湖南佛教史》
4、《湖南通史》


TAG:笑談古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