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肉包子打狗」-念佛持咒要用這個方法

南懷瑾老師:「肉包子打狗」-念佛持咒要用這個方法

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臍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間,為什麼要在這個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你總要把思念集中在這裡,耳不聽外邊,要聽這裡在念佛的聲音;眼不看外邊,要看這裡:本來看不到,好像看得到,這時心情安靜,只聽到內在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字字聽到清楚,慢慢地念,而都聽得到。

如果聽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邊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聽清楚,連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夠聽得清楚,這樣雖沒有得定,但與定也差不多了。因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沒有妄想雜念,做到一心不亂,是很不容易的。

你儘管念下去,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久而久之,突然間念佛念停了,念不起來了,你再想念,還是提不起來。這時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瞭然然,既不散亂,又不昏沉,這時候就是定。此後更需勤加練習,愈練習愈好,能做到這一步,是千難萬難的事。

佛說如來圓覺自性不是修出來的,你本來就是佛,修行只是把金礦中的雜質銷熔掉而已,只是經過加工鍛煉而已,佛性永遠是佛性,始終沒有改變。我們的自性本來空,本來清凈,但是,現在的我們卻空不了,因為裡面有很多雜質,妄想、煩惱一大堆,所以很多人想用念佛、念咒來消除這些雜質。那麼,念佛、持咒,修到某一個程度,念不起來了,什麼妄想都沒有了,在這當中,既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讓他清凈下去,不要一直求空。空真的顯現了,也不要被嚇住,感到恐懼害怕那就顛倒了。

如果在這境界相續後,又有念頭飄浮出來,怎麼辦?念頭來了,就又開始念佛、念咒,念沒有多久,念佛念不上來,妄想也沒有了,就又讓它如此靜下去,如果妄念又來了,再念佛。這種方法叫作肉包子打狗,妄念雜想是狗,念佛念咒是肉包子。到後來,狗也跑了,包子也沒了,一切清凈,此既是唯心凈土,心凈則國土凈。

《圓覺經略說》《正覺蓮社紀念專刊》

----------------

念佛或念咒子、聽呼吸或參禪,可用各種法門,其目的無非是要把所有的念頭捆在一個念頭上。這種方法可用不太好聽的「肉包子打狗」來比喻它,佛號、咒子、觀想就像包子,妄想就是狗。狗一來就用包子打它,它吃了那個肉包子就不再亂叫了,尾巴夾攏來了就偷偷地走了。同理,妄念來時,只要念佛或念咒的心專一了,妄念就沒有了。因此這些方法是攝念,攝念以後,漸漸地身安、心也安了。

告訴大家念佛法門,念時要整個身心投進去,所有的煩惱痛苦,所有的思想一概切斷,阿彌陀佛一路念下去,自然會到達身心不動。

如果家裡的環境不能出聲念,怕妨礙家裡的人,那你自己默念。默念怎麼念再告訴你們,一上座,一閉眼睛,內觀自己聲音,就是迴轉來聽心裡自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鼻子當然不管呼吸了,舌頭也不動了,身體也不動,聽內在心聲發出的南無阿彌陀佛……每個字聽得清清楚楚,外面的人聽不到。念到最後佛號沒有了,萬緣放不,一念不生,一切煩惱痛苦沒有,感覺也沒有,一念清凈定下去,這就是念佛三昧,很快得定。

念佛,念念不斷,這一聲佛號,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並不是說每一念都要「南無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念到後來,真念到了止觀,定境界一來,念頭都提不起來了。有些人念到念頭不起時,就說:「完了,我念佛念那麼久,念不起來了,糟糕呀!」我說:「你知道你念不起來。那不是念佛嗎?那麼笨。」

念佛,等於肉包子打狗,妄念來就念阿彌陀佛,妄念來的多就可以大聲念,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然後念到最後狗也不來了,肉包子也不要打了,這個時候才是「念」,是正念現前。你看《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就曉得了,這個時候叫「凈念相繼」,這個時候沒有妄念,也沒有佛念,也不是昏沉,也不是散亂,是清清楚楚這一念就對了。

念佛,念到佛號都提不起來了,什麼念也沒有了,一切都沒有,身體也沒有了,身心都清靜了,就是一念空靈在那裡,定住了,並不是不知,見聞覺知都知道,如如不動。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南懷瑾老師講宗鏡錄》《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

我們大家念佛時,幾乎都是邊念邊打妄想,妄想多了就自怨自艾,以為罪過。不念還好,越念越想,越想越氣,越氣越念。最後胡思亂想克服不了,乾脆放棄,自己討厭自己,念也白念。一般念佛的情況,大致不離此等現象,落在貪、嗔、痴、慢、疑、悔諸種惡習中。其實,念佛別怕妄想,不要後悔,不要懷疑。

現在我們點根蠟燭,大家看看,這根蠟燭在亮,同時冒這黑煙,亮光愈大,黑煙也愈大。我們心念的狀況正是如此。一邊念南無阿彌陀佛,一邊習慣性地亂想,亂想等於黑煙,南無阿彌陀佛則是光明。光明不畏黑煙的存在,亂想無礙正念的延續;黑煙儘管冒,光明一直沒有熄過,這不也是一種一心不亂嗎?為什麼要大驚小怪,疑悔交加呢?如此一講,可以安心念佛了吧!

念佛時旁邊起雜念,雜念同你有啥關係?!妄想儘管妄想,念佛儘管念佛。念佛和妄想等於兩兄弟,老弟再怎麼調皮搗蛋,只要這個大哥哥自己一路照應好,老弟如何作怪都無妨礙。即使亂想想到壞事,阿彌陀佛的正念已經叫醒了它,已經自覺,何必擔憂呢?

打坐時念南無阿彌陀佛,慢慢念,下句南無阿彌陀佛未念以前,空一段時間,有妄念起來再念佛,能空多久便空多久,這就是禪凈雙修,也就是空有雙修。這個修法極高明,而道中庸,不要看不起它。

功夫深時,一下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念就突然定住不動了,再也不需要第二句佛號。「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忘記身體感覺,或者知有身體,但動不了。此時,有些人竟然害怕,咦,身體怎麼沒有了?怎麼不能動了?又自我故障,自尋煩惱起來。何苦嘛!既然念佛,還管身體如何如何,要死便死,一念往生西方正好。其實這是念佛得力氣正常現象,非關死亡,何足怪哉!

念佛不可有任何掛慮。這一念,念至最後沒了,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忽然空了,這時正是真正念佛,窮緊張個什麼呢?「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一心清凈空靈正是凈土初相,道理不明者,反而大驚小怪,心生恐懼,自毀功勛。念佛念到一念清凈,身心俱忘,不要怕,繼續定在此種境界,愈定功夫愈純熟,念念清凈,念念你在佛心中,佛也念念在你心中,久而久之,無相的無量凈光自然現前。所以,一心不亂怎會達不到呢?凡夫皆可做到。念佛念到念不出來了,三際托空,豁然一悟,就能有成就。平時不認清這個境界,到臨終時,心念也提不起來了,悔之晚矣。如此情形,我生平接觸過的學佛人多矣,真可慨嘆。

《習禪錄影》《定慧初修》

******

*********************

【官方推薦書店「無界懷師書屋」https://h5.koudaitong.com/v2/showcase/feature?alias=cu0u9ui9】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文章闡釋的太透徹了,永久珍藏!
徐恆志老居士:我們凡夫跟聖人、跟佛菩薩的差別就在這裡!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