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ndroid對每部設備最高收40美元授權費,但它也從沒真正免費過|好奇心小數據

Android對每部設備最高收40美元授權費,但它也從沒真正免費過|好奇心小數據

Android對每部設備最高收40美元授權費,但它也從沒真正免費過|好奇心小數據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The Verge 獲得的內部文件顯示,從 10 月 29 日開始,Google 將向歐洲市場的 Android 設備收取 Google 應用使用費,包括 Google Play 應用市場、YouTube 等應用。

收費標準按屏幕像素密度(PPI)劃分, 500 PPI 的一台手機最高收取 40 美元。 Google 搜索和 Chrome 則單獨免費提供。

第三方機構 IDC 數據顯示,2017 年歐洲市場 Android 智能手機銷量為 9400 萬台。如果協議生效後出貨量仍維持這一水平,按照最低每台 10 美元,最高 40 美元收費,手機廠商針對歐洲市場將增加 9.4 億到 37.6 億美元的支出。

免費、開源是大部分人對 Android 的印象,似乎免費這點即將終結。但實際上在歐洲收費前,免費的 Android 也不免費。

Android對每部設備最高收40美元授權費,但它也從沒真正免費過|好奇心小數據

想裝 Google 全家桶就必須裝 GMS,每十萬部手機 Google 收 7.5 萬美元授權費

這次的收費政策是 Google 對歐盟委員會今年 7 月 19 日裁定其違反反壟斷規則的回應。此前,歐盟認為 Google 以「非法捆綁」方式向設備製造商提供其應用程序和服務,並阻撓手機廠商使用非 Google 認可的 Android 系統,最終對 Google 罰款 43 億歐元(340 億元)。

歐盟委員會所描述的「非法捆綁」,指的是過去幾年裡,手機廠商們一直和 Google 簽訂協議,在手機設備上預裝 GMS 服務。

GMS 全稱是 Google Mobile Service。包括了 Google 搜索、Google Play 應用市場、Chrome 瀏覽器、YouTube、Gmail 郵箱、Google Map 等 11 款應用。覆蓋了智能手機系統里幾乎全部的使用需求。協議規定手機廠商無法挑選,只能全部預裝 GMS 里所有的應用。

Android對每部設備最高收40美元授權費,但它也從沒真正免費過|好奇心小數據

真正意義上開源免費的 Android 系統被稱為 ASOP,它是由 Google 主導開發。ASOP 也有基礎的應用服務,例如提供基於 Webkit 的原生瀏覽器,但體驗並不好。Android 團隊當時開發重心在系統,無暇顧及應用層面。這一情況直到 Chrome、Gmail 團隊做了 Android 應用之後才徹底改變。

根據《衛報》此前報道,手機廠商每出貨 10 萬部使用 GMS 服務的 Android 設備,就要支付 7.5 萬美元的授權費。儘管 Google 隨後做出澄清,強調 GMS 服務免費,但並沒有進一步說明是否從廠商處收取其他行形式的費用。

經銷商也一樣受影響。2014 年,一家威爾士手機經銷商 KMS Components 因為 320 萬英鎊的 GMS 許可費糾紛,被迫破產清算。2010 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 Augen Electronics 也因為類似的原因破產。

使用 GMS 協議的時候,手機廠商還需要支付一筆測試費用。

GMS 協議需要手機廠商提交設備測試報告,在設備安裝好 Android 系統和應用之後,需要提交給 Google 認證的 3PL Partner 實驗室審核測試。根據《衛報》的報道,一批 3 萬台的測試費用為 4 萬美元。平均每台設備的測試費用在 1.3 到 1.4 美元之間。 手機廠商並未透露每批手機在獲得 GMS 協議認證要提交多少台設備。

專利費用也是廠商使用 Android 背後的成本。

2011 年,微軟向三星使用的 Android 操作系統智能手機收取專利費,每台需支付微軟 15 美元。甲骨文也曾直接要求 Android 手機廠商支付每部手機 15 美元至 20 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原因同樣是 Android 使用了該公司的專利技術。

但廠商和經銷商別無選擇,因為一些核心 Google 應用基本沒有第三方應用可以匹敵,沒有 Google 應用的 Android 手機在中國以外的地區難覓市場。Google 藉此獲取更多用戶數據,並把它們轉化成收入。

Android對每部設備最高收40美元授權費,但它也從沒真正免費過|好奇心小數據

依靠 Google 全家桶,Google 還有機會賺取更多廣告收入

過去幾年裡,Google 的移動用戶快速增長。統計機構 DMR 數據顯示,現在 92.2% 的智能手機設備上都裝有 Google 相關應用。

而在 GMS 所涉及的 11 款應用中,YouTube、Gmail 和 Google Drive 的月活躍用戶數都超過 10 億人次。最高的 YouTube 月活躍用戶量為 19 億人,幾乎等於全球每 4 個人中就有一個活躍用戶。統計機構 Statistics 的數據顯示,機構預估 YouTube 今年營收將達到 204 億美元。

Android對每部設備最高收40美元授權費,但它也從沒真正免費過|好奇心小數據

對靠廣告營生的 Google 來說,大量預裝的自家免費應用有利於它獲取更多用戶的數據,接著用於廣告推廣並賺取收入。

Google 把在地圖、視頻、郵箱、搜索引擎上獲得用戶數據量化,它知道你家和工作地址從而給你推薦餐廳,也知道你最愛的食物、最愛去的娛樂場所、最近搜索最多的商品。它把這些信息跟 Google AdSense 廣告系統結合在一起,把它認為最精確的廣告匹配給用戶,或嵌在網頁里,或懸掛在網頁一側。最後靠用戶點擊數或者瀏覽數,向廣告投放商收取費用。

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追蹤研究過 Google 如何廣泛地收集數據。研究團隊的負責人 Douglas Schmidt 教授和他的團隊分析了從 Android 智能手機傳輸到 Google 伺服器的數據。

研究顯示用戶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會被收集和整理。數據包括早晨起來後喝咖啡聽的音樂、上班路線、瀏覽新聞的喜好以及日程安排。研究稱,一台休眠 Android 手機中的 Chrome 瀏覽器依舊會在後台運行,每 24 小時會向伺服器發送 340 次位置數據。該數據中包括人們在搜索輸入內容或在地圖上定位時主動提供的信息。

Google 還試圖獲取銀行卡消費記錄來證明網路廣告的點擊量確實能轉化成實體店銷售額。通過對用戶交易數據匿名化後加密分析,Google 可以得到 Google AdSense 廣告投放後實際購買額的轉換率。

Google 通過全家桶的應用套餐,逐漸填充了用戶年齡、性別、職業、愛好、收入等信息。免費和便利,用戶出讓了一個又一個權利和隱私,為 Google 以及同樣模式的 Facebook、百度等大科技公司換來了巨大的廣告利潤。

這都是用戶使用免費 Android 背後的成本。

製圖:馮秀霞

題圖來源:YouTub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