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石門穴:理氣止痛、通利水道

石門穴:理氣止痛、通利水道

石門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命門、丹田、利機、精露。屬任脈。石門是三焦的募穴。石即岩石,門即門戶,此穴能治下腹硬塊之石積病,並有絕孕之說,故名石門。

【取穴位置】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2寸。

【穴位解剖】

石門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有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理氣止痛、通利水道。

主治: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絞痛,陰囊入小腹,氣淋,血淋,產後惡露不下止,陰縮入腹,奔豚,水腫,嘔吐血,食谷不化,腸炎,子宮內膜炎。

【穴位配伍】

配歸來,理血通絡,治療疝氣;

配關元,氣海,滋陰清熱,治療消渴。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臨床運用】

現多用石門穴治療胃下垂、消化不良、闌尾炎、慢性腸炎、高血壓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的精彩文章:

曲泉穴:除濕降濁、清利濕熱,通調下焦
大敦穴:疏肝理氣,調經和營,回陽救逆,調經通淋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