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書中他中了舉人後瘋了,卻沒說他後來真當官,還當了四品大官

小書中他中了舉人後瘋了,卻沒說他後來真當官,還當了四品大官

在很多如今流傳在書本中的古代故事,其實都只有半截,刻意選了某人生平中的一個片段,添油加醋之後,將故事流傳出來。人們在看故事的時候,只看到了故事的本身,卻沒注意故事之外的結局,同樣的事情,可能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比如「孔融讓梨」的孔融,長大後他為曹操所用,卻經常罵曹操,最終被人以「不孝」的名義殺死;比如「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最終死在安逸的生活中;比如「司馬光砸缸」的司馬光,這個故事尚且有待考究,在後來王安石變法中,司馬光是堅定的反對著,倒也是不好說是好是壞。

另外,相信很多人在以前的語文課本中還見過這麼一個故事「范進中舉」,並且還將這個看成了描述古代科考制度黑暗面的典型故事。

古代科考制度與如今考試完全是兩種概念的東西,一旦科舉中第,就能在朝為官,這就是現今考試說不能比擬的。如果能高中,那就是光耀門楣的事情,不僅能在朝為官,朝廷還會派遣專門的儀仗隊將其送回,到時候附近鄉里都能知曉當地出了這麼一個能人。

范進的故事,講的就是就是這麼一個想要光耀門楣的學子,不斷考試的故事。范進算是科考學子中比較極端的一種,多次考試不同,直到50多歲還在執著於科考。而後終於中了科舉,卻僅僅是中了一個舉人。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范進差點因此瘋掉,放在現在,估計很多人都不明白他堅持這麼久是為什麼,書中的故事,更是嘲諷的方式來體現這種制度存在的弊端。

然而故事只是嘲笑,卻沒有將完整的故事寫完,在故事沒有體現的地方,是范進中舉之後,他再次努力,有高中了進士,之後直接在朝為官,並且做到了四品官員的職位。花甲只能做到四品官員的位置,其實也算不錯了,有些人窮極一生也只能止步到這個程度。

如果光是看故事的前半段,范進就是一個被科考逼瘋的讀書人,嘲諷當時書生愚昧,好像也沒什麼錯。可是看完整個故事,那麼故事就變成了范進是個努力上進的人,一生都在追尋自己的夢想,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不同的結局有著不同的結論,小說的嬉笑怒罵,截取的只是人生片段,卻不能代表一個人完整的一生。

其實就算不看范進一生故事,光看他前半生,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能中一個舉人,已經是很勵志的事情了,誰又能像他這麼堅持,並且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在當時高中舉人已經成了出任縣太爺,這也已經足夠證明範進的選擇沒錯了。

人生的機遇、條件,該是自己努力創造來的結果,就沖這點,范進就不會有錯。

..........................................

汽車門能擋住子彈嗎?搶戰的時候,躲在門後射擊會有什麼結果?

破誅仙陣其實無需四聖,這闡教二代前往,通天教主就會主動撤陣

皇帝對兒子說:等出征回來,就砍了你!兒子:既然這樣,造反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小白 的精彩文章:

軍隊打了勝仗回歸,清朝皇帝:犒賞三軍,清湯麵隨便吃,吃到飽!
毀掉一輛「坦克」僅需一根針或一個打火機,德國卻有軍官因此慘敗

TAG: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