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深化內涵式發展 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

深化內涵式發展 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高等教育領域「雙一流」建設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地方應用型大學的一流建設備受關注。第二屆全國城市型、應用型大學建設論壇聚焦「深化內涵式發展,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開展深入探討和交流,取得廣泛共識。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一流建設;內涵式發展

爭創一流是應用型大學建設之大勢

1.國家發展大勢之要求

應用型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其群體數量龐大、地位舉足輕重。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是建設我國高等教育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支撐。教育部高教司綜合處副處長江河認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本科高校都要建設一流本科,培養一流人才;中國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僅需要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更需要地方高校的一流發展,地方高校是滿足人民群眾對更高質量、更加多元、更有品質的高等教育需求的主力軍。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缐聯平認為,要從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高度和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相適應的角度,提升對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的認識。

2.地方發展大勢之需求

應用型大學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撐,與其所在地方,特別是城市的關係非常緊密。應用型大學要主動立足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以真誠熱情融入地方,以比較優勢服務地方,以實幹奉獻贏得地方,以滿足其所在地方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缐聯平認為,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要更新辦學理念,堅定辦「地方性、應用型」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認為,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可以更好地解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可以更好構建更加公平、更具活力、更有競爭力的中國特色現代高等教育體系;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公平、多樣、便捷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認為,北京轉型發展需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支撐,服務北京和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是北京應用型大學發展的根本價值和歷史使命。

3.大學發展大勢之追求

「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對我國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總要求和總動員。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傳播知識、追求真理是其重要的內生特質,崇尚卓越、追求一流是其與生俱來的生命基因。應用型大學作為大學具有的內生特質和生命基因是其爭創一流的根本動因;同時,高等教育領域的發展環境、激烈競爭等外部因素,也是其爭創一流的重要動因。黃淮學院應用技術大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彥軍通過梳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應用型高校建設的七次浪潮,認為應用型高等教育的發展遵循教育的內外部關係規律,受經濟發展、政治政策、社會文化等的影響較大,受內部關係的制約,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是發展應用型高等教育的正確方向。

美美與共是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之本意

我國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逐步形成不同類型高校之間各安其位、相互協調,同類型高校之間有序競爭、爭創一流的發展格局。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必須深刻理解地方應用型大學的「一流」內涵,探索科學的評價標準,精準把握共性關鍵環節,增強發展自信,強化內涵建設,加強互學互鑒,實現美美與共。

1.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內涵與評價標準

一流應用型大學應當具有自身獨特的科學內涵和評價標準。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認為,一流應用型大學的根本是要擔當紮根所在城市和區域辦大學的使命和責任;核心是要形成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關鍵是要建設一支一流的應用型師資隊伍;重點是能夠產出一流應用型科研成果,使學校的教育鏈、人才鏈與所在城市和區域的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實現卓有成效的高質量供給。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黨委書記、社長李開發認為,一流應用型大學要有一流的認知和理念、一流的設計和制度、一流的師資和保障、一流的執行和實踐等無數個一流,才會實現整體的一流,不同應用型大學的一流建設的內涵不可等量齊觀,搞「一刀切」。城市和區域的需求層次和品質是推動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的重要引擎,對所在城市需求層次和品質的滿足度和貢獻力是衡量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的重要標準。

2.多措並舉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

一是要大力度推進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要注重加強頂層設計、系統推進。在宏觀層面,合肥學院黨委書記蔡敬民認為,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必須突破同質同構,系統推進「八個轉變」。缐聯平認為,要改革辦學體制機制,完善應用型大學制度建設,激發辦學活力,提高辦學能力和水平。在中觀層面,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孫誠認為,產教融合是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的重要途徑,要發揮企業重要主體作用,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北京大學教授郭建如等專家認為,應用型高校要構建自身的組織模式,包括外部環境構建、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專業集群建設等,高質量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要求。在微觀層面,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戴青雲認為,「智慧學習工場」是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的核心單元,要緊密對接行業產業需求,重構學科專業、知識結構。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任慧平認為,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學科建設一定要依託地方經濟發展,科學研究要和產業化應用構成一個完整體系。

二是要體系化加強一流應用型本科教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必須聚焦人才培養,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北京聯合大學校長李學偉認為,人才培養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要堅持以學術立教引領適應型學科專業體系建設,以科教融合創建學術引領下的適應性課程教學方法論,努力優化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該校教務處處長齊再前認為,一流應用型大學需要一流本科教育,而一流本科教育體系是包括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教學活動、一流學生服務體系、一流保障機制等在內的系統工程。江河還指出,加強一流應用型本科教育要使用好本科專業國家質量標準,結合實際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確保教學質量有標準,人才培養有特色。

三是要高品質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服務地方是一流應用型大學的根本使命和價值,也是其存在和發展的核心動力。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理事長孟慶國認為,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要緊緊圍繞地方發展需求。人才培養標準要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和校本評價標準;專業設置要具有鮮明的地方和行業特色;課程內容要體現區域產業特色、行業企業需求。韓憲洲認為,評價一流應用型大學的根本標準,是學校人才培養能力能夠有效支撐城市和區域的人才需求,科學研究能夠具有解決城市和區域發展問題的擔當精神和比較優勢,社會服務能夠深度融入城市和區域治理,融入百姓生活,能夠傳承弘揚城市和區域的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城市和區域文化傳播的高地。

四是要全方位提高開放辦學能力和水平。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要堅持開放辦學,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提升。北京市文物局副巡視員、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白傑等認為,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要積極拓展辦學空間,充分利用地方和行業(產業)兩種辦學資源,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和行業(產業)發展。用友集團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宋健認為,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要用好政府的政策,做好戰略性對標,並結合自身特點形成解決方案。蔡敬民認為,要積極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需求,打造高水平國際合作平台,努力提高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國際化水平。成都大學副校長蘇蓉認為,要主動依託所在城市的國際化資源,努力構建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服務地方「四位一體」的國際化發展路徑。

創新實幹是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之關鍵

1.要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大學辦學規律

搞教育、辦大學,是有規律的。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必須要遵循高等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基本規律。韓憲洲認為,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必須毫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學校黨委要堅決落實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堅持育才和育人相統一,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同時,必須遵循應用型高等教育的特殊規律,把學校發展與所在地方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聯繫起來,尋求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形成比較優勢,建設與地方的「命運共同體」。專家一致認為,「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的核心觀點,立足地方、服務地方是地方應用型大學的使命責任,引領地方、發展地方是一流應用型大學價值的重要體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應用型大學一流建設的必然路徑。

2.要創新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的實踐探索

一流應用型大學的建設模式不可能「一刀切」,進度不可能「齊步走」,各高校必須走適合自身實際的一流建設創新之路。北京聯合大學健康與環境學院院長張恩祥認為,城市型大學是應用型大學的一種具體形態,北京聯合大學「城市型、應用型」的辦學定位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應用型大學發展模式的守正創新。蔡敬民認為,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必須實現辦學理念向「應用型」轉變,專業結構向「需求導向」轉變,培養模式向「產教深度融合」轉變,課程體系向「能力導向」轉變,教學過程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師資隊伍向「雙能型」轉變,資源保障向「兩個開放」轉變,質量評價向「兩滿意」轉變,體系化建設新型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楊積堂介紹了「將服務北京滲透到北京的每一個角落」的具體實踐,認為把學校發展定位和理念轉化為學院的辦學自覺是增強學校整體辦學活力,實現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的根本。

3.要發揚實幹精神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

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必須發揚實幹精神,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江河認為,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要在打造地方行業急需、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專業上下功夫;要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上下功夫;要在補齊課程體系建設和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等短板上下功夫。李學偉認為,推進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要聚焦所在城市,紮根所在的城市辦大學是應用型大學建設的根本動力;要聚焦人才培養,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是大學發展的核心;要建強師資隊伍,建設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實現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的關鍵;要完善考評機制,現代考評機制是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的重要保障。

綜上所述,此次論壇主題鮮明、針對性強,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研討深刻、收效顯著,對地方高校深化內涵式發展,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應用型高校的「一流」建設,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深入探討和交流。本論壇將秉承協同發展理念,創造更多交流機會,為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鋪路架橋、添磚加瓦。(作者:丁兆明 周月朋 李娜,單位:北京聯合大學黨委研究室)

《北京教育》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公共空間的兒童保護
區域發展需要一流應用型大學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