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最牛的釘子戶:房子屹立至今近百年,蔣介石對他無可奈何

民國時期最牛的釘子戶:房子屹立至今近百年,蔣介石對他無可奈何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事業的蓬勃發展,出現了許多「拆遷戶」,與此同時〝釘子戶〞一詞也頻頻見於報章。顧名思義,〝釘子戶〞就是指在城市建設徵用土地時,因種種原因不肯遷走的住戶。通常,〝釘子戶〞是被拆遷前的稱謂,如今的開發商在某些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手段是越來越激烈,以致造成了許許多多的悲劇發生。迄今為止,沒有看到一個〝釘子戶〞能夠在暴力拆遷中下倖存。

當然,「釘子戶」並非當朝獨有,在腐敗、混亂、黑暗著稱的中華民國時期,也出現了好幾個「釘子戶」,不過他們卻沒有被拆掉,所謂「八個人抬不動一個『理』字」,其中竟有一介鄉下平民,敢與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介石叫板,一時引為天下奇談。更奇的是,蔣介石竟對他毫無辦法,最後只能嘆說:「遷不遷由他去吧!」因此,此人被當時稱為「蔣介石時代最牛釘子戶」。

在蔣介石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鎮三里長街上,有兩處蔣氏遺迹,那便是玉泰鹽鋪和豐鎬房。不過,豐鎬房能有現在的規模是蔣介石發跡後擴建的,他的祖宅是位於玉泰鹽鋪相距約500米的一幢擁有十餘間房的二層小樓——素居。蔣介石的祖輩有三兄弟,屬「斯」字輩,依次取名為斯生、斯水、斯千,起房名依次為夏房、商房、周房。斯生子名肇余,斯水無後,斯千生二子,長子肇海,嗣於斯水,次子肇聰,承接自己的香火,三家房名依舊。

蔣介石的父輩,肇海無子,肇聰生有介卿、介石二子,於是以介卿過繼給肇海,為夏房,介石繼承周房。蔣介石之弟瑞青出世後,周房又一分為二,名豐房、鎬房,乃取周文王建都豐邑、周武王建都鎬京之意。瑞青夭亡後,蔣介石接手了弟弟的豐房,將其與自己的鎬房合稱豐鎬房。以前人們常說蔣介石很早就有帝王思想,竟不知,在取名豐鎬房時,蔣介石才虛齡10歲。

上個世紀30年代,蔣介石掌握國民政府的大權,便決定對豐鎬房進行擴建。他特地在溪口上街新造了樓房,動員周圍的鄰居拆遷,好給蔣家騰出地盤。鄰居們很自覺地讓出自己的宅基地,可隔壁賣千層餅的周順房的主人卻不願意騰出自己的地盤。原來,周順房的主人與蔣介石都是兒時的小夥伴,兩人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並不把他看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大人物。周順房主人接到拆遷通知後,曾放出風涼話:「瑞元(蔣介石小名)當皇帝了,他讓我搬,我不得不搬……」並執意要讓蔣介石親自來說。

手握大權的蔣介石很熟悉這位鄰居的脾氣,拿他沒有辦法,只得無奈地說:遷不遷由他去吧。所以,周順房沒遷,而豐鎬房也就被逼凹進去了這一角。如今,這家餅店打起了牌號「蔣氏鄰居——周順房餅店」,到現在還釘在那裡。於是,有人調侃說,這周順房主人應該算得上是中國現代最牛的「釘子戶」了。當然,更有人以此事來評價蔣公兵敗原因:「手段不強,所以兵敗」、「蔣公最大的失算就是沒有建立城管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拾粹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稱為民國諸葛,蔣介石得之滅軍閥一統中國,失之兵敗如山倒
宋朝忠臣含恨而終,死後800年墳頭竟長出一棵樹,流下了汩汩淚水

TAG:史海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