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代一位不出名的詩人,提筆寫出一首七言絕句,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唐代一位不出名的詩人,提筆寫出一首七言絕句,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原標題:唐代一位不出名的詩人,提筆寫出一首七言絕句,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可見李白在世人心中的地位,絕非其他詩人能夠相提並論。或許李白才華太耀眼,猶如皓月當空,使同時代的文人黯然失色,對於別人來說,李白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高山仰止,只能放在內心深處膜拜,用盡全力也未必能及他十分之一。


唐朝是個盛產詩人的朝代,不乏作詩高手,只是多數人一生默默無聞,甚至連名字都未留下來。曾有一位不出名的詩人,名氣跟李白沒法比,但他提筆寫出的一首七言絕句,歷經上千年歲月洗禮,至今依舊引人深思,其中兩句流傳千古,成為不少人的口頭禪。


此詩人名叫羅隱,估計你對他非常陌生,羅隱出生於江河日下的晚唐,年輕時以「學而優則仕」為目標,多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第一次名落孫山的羅隱,覺得肯定是自己學士達不到標準,又經過三年準備,滿懷信心地參加第二次會試,結果跟上次一樣。


雖然略感憂傷,但羅隱抗壓性很強,認為這次是因為運氣不好,下次一定可以進士及第,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彷彿命運故意捉弄羅隱,幸運女神從未眷顧,第三次失敗,第四次失敗...第十次還是失敗,羅隱的科舉之路鋪滿「失敗」二字。


從意氣風發的少年,一直考到青絲變白髮,五十多歲的羅隱徹底絕望了,不止一次怒問蒼天,為何要這樣對待他。據說,並不是羅隱文筆不佳,也不是才氣欠缺,屢次落榜的原因均相同,都是因為他性格狂妄,以狂妄的姿態寫出的文章,讓批閱試卷的大臣感極為反感,自然不會選他為進士。


經受連番打擊,羅隱看不到一絲希望,開始學著安慰自己,發誓不再參加科舉,逐漸迷戀上了黃老學說,也算是一種解脫。羨慕莊子的隨性洒脫,學習李白的飲酒高歌,羅隱几乎酒杯不離手,對於別人不解或嘲笑的目光,一點都不放在心上,追尋真正的自我。



一天晚上,羅隱獨自在家中暢飲,回憶著過去點點滴滴,認為那時候的自己太幼稚,把功名看得太重,頓時靈感大發,提筆寫下七言絕句《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可能你對詩名不熟悉,對羅隱的事迹也不了解,但肯定經常聽身邊人喊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詩句。生活中的不如意也好,職場上的不順心也罷,沒有一杯酒解決不了的憂愁,如果有,那就多喝幾杯,暫時放空自己的心靈,忘卻各種煩惱。

有人認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略顯消極,並拿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名言警句反駁,畢竟借酒消愁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要勇敢面對現實。也有人認為,羅隱不是讓世人通過喝酒發泄情緒,而是提醒我們珍惜當下,切勿被名利遮住雙眼,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007 的精彩文章:

姑娘出一上聯:野花不種年年有!秀才對出經典下聯抱得美人歸

TAG:史學界的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