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個鹽販子敲響了殘唐覆滅的喪鐘

兩個鹽販子敲響了殘唐覆滅的喪鐘

原標題:兩個鹽販子敲響了殘唐覆滅的喪鐘


唐朝末年,歷經長期的藩鎮混戰、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朝政越來越黑暗。特別是到了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執政年間,兩位荒唐帝王整日醉生夢死,不理朝政,天下百姓備受皇室和官僚地主的壓榨盤剝,加上連年的天災,許多人被逼無奈,舉起了反抗大旗,浙東、桂林地區先後爆發了裘甫、龐勛領導的起義,雖被朝廷鎮壓下去,但更大規模的起義浪潮已經風起雲湧、不可遏制。


唐末起義軍領袖王仙芝


這時候兩個鹽販子走上了歷史舞台,一個叫王仙芝,一個叫黃巢。唐朝末年鹽稅特別重,有些貧苦百姓為了逃避官稅,就靠販私鹽掙錢,但販私鹽很危險,需要拉幫結夥一起干,時間長了,這些鹽販們便自髮結成了一支支隊伍。王仙芝、黃巢就是兩隻鹽販隊伍的頭。



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

公元874年,濮州鹽販頭王仙芝聚集了幾千農民,在長垣(在今河南)起義。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還發出宣傳文告,揭露腐敗朝廷造成貧富不均的罪惡,這個號召很快得到了貧苦百姓的響應,參加起義的人越來越多。不久,冤句(今山東曹縣北)的鹽販頭黃巢也起兵響應。



黃巢善於騎射,腦袋瓜也靈光,五歲的時候就能對詩,長大後曾經去長安參加進士考試。但考了幾次,都沒有考中。他在長安看到官吏的貪腐和殘暴,心裡充滿怨氣,寫下了一首《不第後賦菊》的詩,詩中說:「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此詩用菊花作比喻,隱晦地表達了黃巢推翻唐王朝的決心。



唐僖宗李儇

王仙芝和黃巢兩支起義隊伍匯合之後,在山東、河南一帶迂迴轉戰,接連攻下許多州縣,聲勢越來越大。朝廷非常恐慌,命令各地藩鎮將領鎮壓起義軍。但各地藩鎮為了保存自身實力,只是徘徊觀望,不肯出力。唐僖宗沒辦法,最後想了個招降的柔招,派宦官到蘄州去見王仙芝,說只要他歸降,朝廷就給他個「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的官銜。聽說有大官可做,王仙芝腦子一熱便答應了下來。



黃巢聽到這個消息氣壞了,馬上帶上一群兄弟,直奔王仙芝住處,痛罵對方一頓,高聲說道:「當初咱們說好要同心協力,推翻朝廷,拯救百姓,你現在卻要投降朝廷,你讓我們這些兄弟怎麼辦?!」王仙芝還想狡辯,黃巢掄起拳頭一頓暴揍,邊上的人也跟著大罵。王仙芝被打得鼻青臉腫,為了保命趕緊認錯,把朝廷派來的使者也趕跑了。



此後,黃巢與王仙芝兵分兩路,王仙芝向西,黃巢向東。不久,王仙芝率領的起義軍在黃梅(在今湖北)被唐軍打敗,他本人也被殺死,殘留的隊伍重新匯合到黃巢手下,大家推黃巢為王,又稱衝天大將軍。黃巢調整進軍方向,轉而進攻唐軍兵力比較薄弱的南方地區,過長江,進浙東,一路勢如破竹,攻城拔寨,經過一年多征戰,一直打到了廣州。


黃巢起義軍浴血沙場


起義軍在廣州休整一段時間後,黃巢又帶兵北上,擊敗荊南節度使王鐸、淮南節度使高駢的聯合阻擊,順利渡過長江。起義軍向各地發出檄文,說:「我們進攻京城,只向朝廷問罪,不幹別人的事。你們各守各的地界,不要觸犯我們!」各地藩鎮將領接到檄文,都龜縮不前,保存實力,黃巢起義軍勢如破竹、急速北進。


黃巢起義軍進入長安


公元880年,黃巢率領六十萬大軍攻取潼關,浩浩蕩蕩向長安挺進。唐僖宗李儇倉皇向成都逃去,來不及逃走的朝廷官員全部出城投降。黃巢坐著金色轎子入城,幾天後在長安大明宮登基稱帝,國號大齊,黃巢起義達到了最高潮,黃巢本人也登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唐末起義軍叛將、後梁開國皇帝朱溫


但是長期以來,黃巢起義軍有個缺陷,就是長期流動作戰,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就像狗熊掰棒子,掰一個丟一個,幾十萬人馬進入長安以後,四周還是唐軍勢力。沒過多久,朝廷調集各路兵馬,包括李克用率領的四萬沙陀騎兵,合圍長安。黃巢派出大將朱溫駐守同州(今陝西大荔),但是關鍵時刻,朱溫卻投降了朝廷,坑了黃巢一把。黃巢軍大敗,只好撤出長安。



李克用率領的沙陀騎兵


黃巢帶領起義軍一路撤退到河南,又遭到朱溫、李克用的圍剿。公元884年,黃巢在攻打陳州(今河南淮陽)失敗後,一路被唐軍緊追,最後退到泰山狼虎谷。見大勢已去,黃巢毅然自刎,結束了他豪邁悲壯的一生。黃巢侄子黃皓率領起義軍殘部逃到湖南湘陰一帶,被當地土豪鄧進思伏殺,唐末農民起義結束。



但民間傳說黃巢並沒有死,而是出家當了僧人,還做過著名寺院的主持,臨死時,指著腳下示人,有黃巢兩字;也有人說五代的高僧翠微禪師,就是黃巢……傳說就是百姓美好的願望,就讓這傳說一直延續下去。


黃巢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沉重打擊了唐王朝的黑暗統治。公元907年,也就是黃巢起義失敗後的第23年,黃巢的部將朱溫篡唐自立,開啟了五代亂世之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缸 的精彩文章:

枕邊有個「醋罈子」的人,竟是謀略超群的一代名相!
他家族中有46人為國殉難,為何最後又起兵謀反?

TAG:老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