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曾陷入抑鬱症的黑暗,現在我想帶來光明

我曾陷入抑鬱症的黑暗,現在我想帶來光明

這是BottleDream710次與你美好分享

如果你對社會創新感興趣,好奇國內都在發生什麼有意義又有意思的事情——

這個網站,你一定不能錯過

社會創新中國

www.SocialGoodChina.com

「社會創新中國(Social Good China)」 是一個面向大中華地區社會創新領域的開放網路與服務平台。它致力於呈現各類社會議題中的探索者、創新者與實踐者,讓更多人看見創變的個人與組織,感知中國社會創新的活力與氛圍。當有個人說 ta 想了解中國的社會創新時,有一個地方,能夠呈現一個動人的輪廓。

我們相信,它未來將呈現中國最全的社會創新全景圖。

我們還期待,它能夠促進商業向善資源鏈接效率的提高,激發更強勢能。

今天,給你推薦「社會創新中國(Social Good China)」 收錄的一個青年組織:Tide 聽到。聯合創始人 L?nce 講述了他的故事。

01

那年我 15 歲,隻身一人來到美國讀書,面對陌生的文化,陌生的人。

於我而言,在美國的留學經歷並不令我愉快。

一個千人的學校只有 10 多個國際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沒有什麼朋友,絕大空餘的都待在自己的寢室里。

與其說是15歲的少年意氣令我和這所學校有些隔閡,不如說是我的長相,語言和價值觀與這裡格格不入。

漸漸的,我在寂靜中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我終日坐著躺著或是趴著,腦子裡有時空空如也,有時塞滿雜物。我能做的只有按著學習生活的制度約束如同行屍走肉般從這裡到那裡,進行著機械活動。而我的心久久的停留在原地孤立無援,沉默像死水般湧上來,伴著波士頓孤獨的寒冷,令人窒息。

第二學期還沒結束,我選擇了輟學。

02

17 歲那年,我的朋友 A ,也同我一般沉默。沉默到後來,他選擇了自殺。

A 是一個優秀的人,在我印象里 A 的生活與學習都井井有條,做事一絲不苟,對自己有著很高的要求。

可是後來他家中凌亂的書桌上面漸漸堆滿了灰塵,只有那本塗鴉本像是被時常翻開,上面布滿了或是暗淡或是濃重的詭異色調。

那本他留下的日記中,全是對家人的愧疚、對學業的無力以及對未來的恐懼。

A 離開之後,多少個夜晚我輾轉反側。

*根據 china daily,中國約有 1 億人遭受著不同程度的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表明,中國每 10 萬人僅有 1.53 位心理醫生,而每 10 萬人中有 22.53 人自殺。

03

2017 年,18歲,我上了大學。

多年之後,我已經走出抑鬱症,經歷過坎坷,我嘗試著了解自己的內心,我開始熱愛自己的生命,我走遍了世界,聽到不同人的故事 。在去洛杉磯的火車上,鄰座的大叔給我講了他年輕時所遭遇的苦難,不止一次想要自殺。大學的分享會上,許多同學分享了他們的所經歷的自我懷疑和厭惡,漸漸讓我明白,大家表面過的光鮮背後卻有著哭泣的心靈。

又過了很久,一個項目在我的大學宿舍里誕生了,我們把它取名叫 Tide,希望能改變潮水的方向。

開始的時候僅有 3 個人,我們在學校里開展了一些關於情緒,壓力的活動,普及一些簡單的知識和技巧。例如,當你難過的時候,可以去找一些具有體感刺激的活動,洗個澡,聞聞香水。

或許當初僅僅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身邊的人。

Tide聽到在美國舊金山當地一所學校開展工作坊

04

2018 年,我 19 歲。

在雲南祿豐這個中國的偏遠山區,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將老人與孩子留在這片自己牽掛的土地上。只是也許這份牽掛撐不起留守兒童對愛的嚮往,也撫慰不了孩子們脆弱的內心與飢瘦的身體。「童年期情感忽視」會導致孩子們隱藏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而根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未被表達的情緒不會消失,久而久之這些情緒會在內心深處生根發芽。

Tide聽到在雲南祿豐一所學校開展工作坊

今年 5 月,我們來到這裡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並在當地 6 所學校開展了活動。由於孩子們害羞,不擅長表達,我們採用了戲劇和藝術的元素,讓孩子們認識並主動的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B 是長田小學的班長,身上有著同齡人沒有的成熟懂事,不喜形於色,不悲不喜,對遊戲也只是微微一笑。在故事分享環節,她提到不開心時候喜歡做的事竟是看數學書,我問她,你很喜歡數學嗎?她搖頭說,非常討厭。那為什麼要看數學書呢?她說,我數學成績不是很好,多看數學書能考個好成績讓媽媽開心。

提到媽媽,她眼眶都有些紅了。媽媽常年不在家,她覺得自己應該乖巧懂事聽話,每件事都應該要做得很好,包括數學也應該學得很好,最好是考到 100 分,能讓媽媽開心……

B 只是我們接觸的眾多留守兒童之一,活動到後來往往都是學生成片的哭。或許我們沒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但是教會孩子認識情緒和煩惱,學會表達和疏解,就是治癒的開始。

山區的夜晚,皎潔的月亮也帶著幾分清冷。

我曾囿於黑暗,我也想帶來光明。

Tide 聽到(Tide Initiative)是一個 501c 非營利性組織。於 2017 年成?,致?於關注學?的?理和社交健康,普及?眾對?理的認知,希望通過?理教育和科技提升學生的幸福?平。

2017 至 2018 年,我們採訪和總結了?量學?的個?事例,在斯坦福?理學家的幫助下,應?認知?為療法(CBT)設計了心理教育課程,對留學?,貧困山區留守兒童開展了趣味性的?作坊,結合藝術和戲劇的元素,提升學?對於情緒認知和壓?調控的能?。

隨著項目的推進,我們開始受到大量外界的關注。

國內媒體

海外媒體

華盛頓精神健康協會

2018年9月,我們正式完成在美國加州 501c 非營利性組織的註冊(組織代碼C4195974),Tide 聽到開始尋找全球的合作夥伴,並希望在未來影響全球更多的青少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ttleDream 的精彩文章:

非人類樂隊、捕捉銀河的帳篷……都在這個全球最熱的創客嘉年華活動
在你懷疑世界的時候,也許這裡能給你答案

TAG:Bottle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