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讀南師書偶記

讀南師書偶記


讀南師書偶記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哭笑不得

南師最後一次帶畢禪七,去而復返,大笑復大哭,偶得於視頻,心中震撼不已!六十年代台灣有一個復興中華文化運動,當年從小讀四書(沒有讀五經),有不少人大學、中庸會背誦,論語、孟子朗朗上口。初高中很多人讀古文觀止,東萊博議;貞觀政要也流行過一陣子。大學時有一好友帶一副大眼鏡,談什麼話題他都能扯上"子曰",真是半部論語混天下,大家改稱他"子龜"。他介紹了我們幾位朋友看《論語別裁》,這是第一次接觸南師的書,以後讀《圓覺經略說》,《金剛經說什麼》,一路讀下去,一幌竟已四十多年。我常開玩笑南師著作是改變人生的書,日後執業有很多可以賺錢的機會,想想就都算了,也是福氣。南師博通古今,半是根器半是遭遇。他生前以沒有一個成器的學生為憾,大家正愁傳薪無人,沒想到有人搶著接棒,但接的是財產權,不是文化傳承,甚是有趣!當年考托福去補習,英文未必學好,很多補習班的笑話倒記住忘不了。讀南師書也容易犯這個毛病,一不留神就取其嘻笑糟粕,反而忘其做人精髓。往往只記得故事中的彗黠,而忘了背後深刻的點醒。有一官員某讀書不求甚解,認字看書往往走神,認錢一流,死後見閻羅,閻羅以其太貪令轉世為狗,某乞當母狗。閻羅奇而問之,為何要當母狗?某答:忘了曾讀南師那一本書曾有引用,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故願當母狗;其人彗黠如此,令人哭笑不得。南師傳薪無人,不過想傳薪資倒不乏人,也聊勝於無。如此會錯意古已有之,倒不必強說人心不古。南師不喜講神通,但偏偏有人喜歡穿鑿附會,且越標榜接近他的人越喜歡。近日有一南師2003年列印的捐贈書廣為流傳,據說是當年一位台灣有心人士專程來上海看南師,受託撰寫後列印的,字型是繁體中文而非簡體中文,而該繁體字型是2007年之後在大陸才開始有的。時空穿越,光怪陸離,洒脫如南師,身後也難免身不由己,難怪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四希堂

南師常挙中庸所述,博學、審問、慎思、明辯、篤行以勉人讀書。多年前流行過一陣子梅花黨,謂國民黨曾存美國銀行幾千億美元,由黨國大老陳立夫先生託管,並提出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九月財政部長孔祥熙開具的證書,以實其說。有某人謂已取得立夫先生捐贈書,只需出一千萬美元即可朋分云云。有人輾轉問我能否幫忙,我看過證書後告訴他,我真的很想幫忙,不過當時的財政部長應是王雲五,而且民國三十七年的證書不該出現"華"的簡體字,能不能麻煩您認識的這位孔部長去換張證書來?此君乃悻悻而去。後與立夫哲嗣澤寵夫婦聊此奇遇,他說家父當年如真能保管到十萬美金,也就不必潦倒在美國養雞了,說畢彼此大笑!其實博學丶審問、慎思、明辨,對做真學問很重要,對做假文件也很重要!稍不審慎,就露馬腳。近日有某號稱南師傳人展示於媒體的南師2003年捐贈書,列印字體是2007年才有的轉換字型,其"看走眼"不遑多讓於臨財母狗得!至於彼捐贈書措詞粗鄙不馴,近乎自吹自擂,"五十年乃至百年後想看我南懷瑾書的人"云云,稍通文墨之謙謙君子斷所不為,豈能邀南師法眼!至於所謂"永續經營使命"云云,出於商販市儈之口固不足奇,而視成住壞空無常之修行人,豈在乎書局經營永續?捐贈書太小看南師了!聞該應卯寫者自承與南師素眛平生,可能意在恭維,然畫虎不成,反陷南師於不義矣!前些時參加一飯局,某人展示王羲之手書陶淵明桃花源記,眾人讚歎嘖嘖稱奇,在下忝在座不免附合,也甚稱奇;不知陶作桃花源記時,羲之早已作古,如何竟能得此真跡?無奇不有,去年號稱出土一批戰國時代竹簡,以行書書寫於上,而行書始於漢末興於宋,於戰國竟能出土,自然也希罕之至。如乾隆再世,對此四件今古奇觀該不要成立個"四希堂"了!不過標榜以王羲之桃花源記真跡紀念書聖,以財政部長孔祥熙製作民國三十七年的證書保管上千億美元,和以2007年才有的字型製作出2003年南師的捐贈書,字體美則美矣,難免不倫不類,恐難邀識者一哂!南師作古不遠,篤行之士,當可慎思明辨,殊不必強解為神通。

世有耶穌、然後有猶大

有人說耶穌就是最早的共產黨員,他和門徒吃住在一起,過著人民公社的生活,所有的錢交給一個人管,這個人就是猶大。有人說,耶穌是神,猶大跟他這麼久,怎麼看不出猶大最後會出賣他?這個神未免有點差勁吧!會不會令人哭笑不得。其實彌賽亞到處都有傳說,也到處有人自封彌賽亞。但如果沒有耶穌被出賣釘在十字架上,基督教可能在耶穌老死後就結束了,不可能千古流傳。有時現實、宗教、歷史和人性的詭異穿插,往往超出想像。南師會把掛單的地方叫做人民公社,殊有深意。南師書中記載有一年他去某荒山頂,見有一道人鐵帽,已不知留存幾百年了。設想該鐵冠道人身邊若有個猶大,說不定鐵冠道人的故事就能留傳下來了。

阿底峽尊者

藏傳佛教的大修行人阿底峽尊者當年跟隨者經常上百人,其中有大學問家、修行人、也有小偷、妓女、詐欺犯,浩浩蕩蕩,漪嶼盛哉,有點像馬戲團,周遊藏地百餘小國,國王都奉為國師。一日游某國,國王隆重設宴款待,搬出金銀器皿,當中有某弟子受不了誘惑,一時技癢,不時的把金器納入囊中,侍衛告訴國王,國王嗔怒質問:大師,這些人跟您這麼久,怎麼還當著你的面干這種勾當!阿底峽尊者也不羞惱,笑著回應:這就是眾生呀!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斯亦身教。我等眾生也未必更高明,其勉乎哉。

遺囑

近世佛教大師圓寂遺言(偈語)較有名的有弘一大師的悲欣交集,廣欽老和尚的無來無去,而印順長老、妙境長老竟然任何遺言也無。南普陀妙湛大和尚念茲在茲的勿忘世上苦人多,則感人甚深。如果一個修行人,生前或臨終不忘交代財產,可以說是白修了。如果一個凡夫俗子死後子女爭產打成一團,甚至鬧出人命,也可說遺害人間了。南師往生,子女決定將其所有有形無形財產悉數捐作公益,乃遵奉南師天下為公法教,無忝所生。反而有外人爭奪遺產,阻為公益,則顯然有深意焉!至於飾詞曾與南師密室私相授受財產,並遵囑生前不敢示人,則厚誣南師矣!如此依財不依人,又豈能接棒。佛陀過世,教示依法不依人,而終分大小密乘,但佛教在印度反而幾乎絕滅,論者謂主要原因是太依附印度教,蓋如印度教有效,何必再出一個佛教?又如何破邪顯正!同理,西方教育有效,何必再搞一個太湖大學堂?弟子們不太可能超越釋迦尊者(佛佛平等,但那要等成佛再說),但總可能有幾個龍樹、世親出來吧!其實演出這場奪產荒謬劇,又處處陷破綻,無非是考驗一下弟子們的做人道德勇氣,這也許就是南師最重要的遺囑了,甚至也不枉費猶大遊戲一場!台灣第一個肉身菩薩慈航大師早年來台系獄,後帶弟子們在鄉下打坐參禪,有一次一個精神病拿刀要闖入大殿,打坐的眾師兄們有人閉目不動、有人說念經迴向、有人說拿大悲水潑他,有人說念大悲咒,莫衷一是;只見大和尚起坐抄起殿角掃把,奔出大喝一聲把狂漢的刀給打落在地,回頭罵大眾,"你們坐在那都是死人呀"!星雲大師也常提他師父的教誨,不要做佛門的焦芽敗種。管"閑事"因而任勞任怨任謗,也許正是修行。其實南師一生,閑事管得還真不少!

親炙南師

90年初和一班師友初見南師,我正襟危坐,眼觀鼻鼻觀心,在學佛之路我是配角的配角,敬陪末座,但正當"勇猛精進"階段,非佛字不言,非關佛不聽。近二小時談話,內容從天下大勢到學佛疑問,無所不包,但記憶中南師極少談佛法。告假時南師送至門口,突拍我背說:你蹦太緊了!我回頭看著滿眼盈溢笑意的南師,忽然有種悲從中來的寂寞感。這麼多人,他竟會注意到我。越二年再見南師,他仍不經意說了一句:蹦太緊了,搞不久的!頓覺面紅耳赤,他肯定知道我道心不堅、裝模作樣。其後有機緣見本煥老和尚,尾隨眾人之後,本老突然回頭笑迷迷的對我說:還是念佛牢靠啊!兼挑來果、虛雲兩大法脈的他老人家,對我說出這句話來,又令我面紅耳赤。今天寫南師,他肯定不會希望我寫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道心不堅,很容易被識破。盜心堅固,心不老實,更易被人識破。以道心去盜心,才能談心傳、心印,否則惺惺作態、虛有其表,儘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皮毛假像,買櫝還珠、守著空作守財奴,絕非南師法教。貪財起盜心是壞基因,無法稱作傳承。當然去盜心,立道心,談何容易。南師哭笑之間,知音難覓,令人驚心。

繼承、傳承

賈伯斯死了,庫克繼任,原來西方也搞傳承,有趣!庫克繼任賈伯斯當蘋果的CEO,傳承了蘋果的企業文化,言必稱賈伯斯。不過賈伯斯的遺產還是老婆孩子繼承,也沒跟著庫克改姓,並不奇怪。反而如是庫克傳承了蘋果文化,賈伯斯的股票也要歸庫克,如果不給就不傳承,這才奇怪!

繼承是物質,是財產,是法律問題。傳承是擔當,是文化,是精神問題。自許傳承南師文化,想的卻是繼承財產,精神有問題。南師不認為自己有一個夠格的學生,何來誤會託大竟自認系傳人?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不是魚燒得好可以做宰相。若廚師真以為老子推薦他去治國,純屬誤會。同理,也不是南師派某人去管帳,就等於是把公司送給某人了。至於某人再編出一個故事,南師用一萬元代價偷偷摸摸把上億價值的股份賣了,南師再不堪,也不至於作出此事。南師不在乎錢財,但絕非糊塗人;自不會找一個只在乎錢的糊塗人做接棒人。南師一再強調,不會把財產留給子女當飯吃,意在天下為公,並非暗指將留給張家李家當飯吃。某人望文生義,自我催眠,誤以為不給子女,捨我其誰,就烹起小鮮,自己當飯吃了,難免鬧出臨財母狗得的笑話了。

因為需要

有一個小女孩很乖,弟弟不乖,她每天祈求上帝:上帝啊!為什麼我這麼乖,媽媽從來沒誇讚我?弟弟那麼不聽話,只要做對一點小事,媽媽又是誇,又是親;為什麼我沒有?為什麼不對我這樣?終於有一天,上帝說話了:因為你不需要再誇了,弟弟需要!近讀懷念南師文章,發現他老人家對某些開始上路的人,喝斥棒責,不假辭色,幾近不盡人情,而受者感激涕零,如醍醐灌頂。方知根器不一、法門各殊;唯對五毒不除之人,只有假以辭色,盡量誇之、哄之、勉之了。貪念一起,利欲熏心,猙獰頭角恣咆哮,到處吹牛,這是南師說的。此時對這人九牛都拔不出,欲教之十牛圖,就根本是對牛彈琴了。

噬臍莫及

南師書中數度提到李陵和司馬遷,並引之做為好人未必有好報,惡人未必有惡報。原因在於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以今生片斷視之,實難盡釋。佛家深信因果,其實歷盡磨難,方始為人,自應把握。蓋諸佛終在人間成佛,不在天上;豈能不盡此身心奉塵剎!南師掌握契機,對人最大的鼓勵,即是以某某前世為修行人勉之,以戒其今世作惡。前世果有修行,今世若忘乘願再來,盡享福報,再墮惡趣,豈不可惜。而幸遇明師,不善加把握,反而不惜欺師滅祖,終將噬臍莫及!回頭是岸,機會不再,一誤再誤,自以為得計,實為不堪,良可痛惜!

南師氣派

讀南師書及據其友人所述,可知南師不善理財,自己沒錢仍到處周濟比他境遇差的人。但南師一生不欠人錢,南師身邊如楊管北等大居士所在多有,但南師絕不為自己事開口。南師離台前,東西精華協會尚有銀行抵押貸款,南師安排他人還款,但隨將房產轉讓與之,價值遠超貸款金額。有人僅謂曾代償(協會)貸款,完全不提因而取得房地產,南師毫不以為意;因為他需要(這麼說)嘛!南師為何不央關係密切之楊居士等人,則是擔心彼等代償後,絕不肯接受房產。此固見南師心細,因人施化,但南師氣派,可見一斑。

最近喧騰的2003年南師(著作權)捐贈書案件,法院以:

1、南師2003年之後仍自己洽談版權,可見南師自己尚不知有捐贈之事;

2、撰寫此書者自承與南師素昧平生,南師並非不識字難為文之人,身邊亦不乏文字秘書,衡情度理殊無可能托一完全不識之人撰寫,且文字涵養完全不似南師;

3、某人強調南師交此書時,其母在場見證,然其母於南師往生後會議中表明,著作權當然屬南家後人,可見完全不知此事,並囑某人整理列淸單,某人亦同意。征之某人於今反應之激烈,如當時早已有此捐贈書,豈可能不當場提出。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機關算盡,何如直心。南師生於憂患,一生顛沛,視天下子女為己子女,視己子女為天下子女,若誤以為南師偏愛某人,可能不懂南師真實意;若竟以為得寵而南師可欺,可能是始終長不大,自己太幼稚!小孩騙大人,大人不揭穿,乃知其幼稚。惟若長大仍行騙四方,則面目可憎了。先自欺而欺人,怎麼會有南師會為財產預立遺囑之念,又怎麼可能行之密室,私相授受?

作者:子規 文章來源:無界懷師書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蓮池大師】謀略與決斷
秋天不要錯過這補腎聖葯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