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別了,俄羅斯技術:為何中國殲10B就不用蘇35推力矢量技術?

別了,俄羅斯技術:為何中國殲10B就不用蘇35推力矢量技術?

原標題:別了,俄羅斯技術:為何中國殲10B就不用蘇35推力矢量技術?


2018年珠海航展即將開幕,每兩年一屆的珠海航展對於中國的軍迷來說,就像四年一屆的世界盃足球賽,每一屆都充滿了新意和特色,尤其最近幾年,珠海航展漸漸不再飛機一家獨霸,而是海陸空天電齊飛,槍炮坦克四處橫行的綜合性防務展,這也是世界航展的一個新玩法,不僅僅就看緊張刺激的飛行表演和空姐,也看看鐵甲碾壓四方的殺威!


今年航展俄羅斯人嚴重缺席,不管是勇士飛行表演隊還是雨燕飛行表演隊,而且最令人不解的是,蘇35戰鬥機也缺席,這讓一些已經買票的觀眾產生了一種很受傷的感覺,有點衝動的吶喊:老闆,換片,老闆,退票。


換裝了蘇30SM戰鬥機的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飛行更精彩,可惜今年不來珠海了


當然,作為航展重磅參展商兼「廣告商」的中國空軍和中國航空工業,則是無法接受這種事情的發生,為了突出中國自主創新的成就,派出了2大重磅巨星參展,這就是殲20和殲10B戰鬥機。


今天珠海上空出現了殲20戰鬥機,不是1架2架而是整整4架,前方的攝影師瘋狂追拍,快門都快按爛掉,幸福來得太突然,讓人措手不及,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中國唯一一架推力矢量技術驗證機-成飛殲10B居然也掛著3副油箱直飛珠海,實際上來說,俄羅斯飛機缺席的所有缺陷,在殲10B和殲20重拳出擊後,都會得到彌補。


中國殲20來了,俄羅斯蘇35來不來都無所謂,技術上差了整整一代


和蘇35戰鬥機相比,殲20也有落後之處,這就是發動機沒有推力矢量技術而且推力和推重比較小,這一點,空軍也很清楚,殲20戰鬥機作為一款中國全力以赴的傑作,在展示上盡量不能帶任何遺憾,主辦方在機型安排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今天珠海的軍迷是最最幸福的,大批殲20戰鬥機組團早早來敲門

細心的朋友或許會發現一個特點,這就是這一屆的殲20戰鬥機不是完全版本,發動機不帶推力矢量技術,還是比較傳統的太行發動機,而蘇35則是帶推力矢量技術的,將航展亮相的殲20戰鬥機+殲10B戰鬥機的推力矢量技術,就將得到一個完全版的殲20戰鬥機。



殲10B戰鬥機參照,特別展示中國推力矢量技術


大家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中國推力矢量噴管和俄羅斯蘇30和蘇35的都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俄羅斯的可動噴管特別長,而中國的特別短,外觀幾乎覺察不到。


這是殲10B戰鬥機推力矢量噴口特寫,和普通太行發動機相比,就多了外面一小黑圈



蘇35推力矢量,可旋轉部位非常非常的長,這帶來了很大的重量和阻力負擔


中國很早就和俄羅斯展開了比較親密的接觸,蘇27家族的很多技術資料和樣品,都能通過各種渠道或多或少的流到中國設計師手裡,為啥中國殲10B戰鬥機好端端的不用俄羅斯推力矢量技術,而是走「歪門邪道」呢?


推力矢量技術原理上並不複雜,複雜的是實現手段的高低之分


原因很簡單,中國設計師摒棄俄式設計的原因很簡單,俄制過於落後,可動段噴管過長,機構笨重,而且噴口使用壽命太短,美式設計才是王道,重量輕,結構簡單,改裝效果好。



這就是一種美製推力矢量技術樣機,中國殲10B方案有點相似,但是結構不完全相同


俄羅斯人在總體設計方面有很強的天賦,善於使用一大堆弱項設備堆積出總體性能相當可觀的產品,但是在分系統設計上,往往過於追求簡化,推力矢量就是一個明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水 的精彩文章:

摯愛F22,日美將於2030年推出島國版F22碾壓殲20
今年珠海看什麼?除了3個20飛機之外,還有哪些值得看?

TAG: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