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個人為什麼要興趣廣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一個人為什麼要興趣廣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1

失去興趣和好奇心

就失去了很多豐富自己的機會

在建築風水課上,我認識了一位 95 後的大學生。

他經常在群里發一些案例和感悟,言辭間都呈現出一種特別積極和好學的精神。

他是園林設計專業的學生,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建築風水就喜歡上了,報了課程來學習。

當然,周圍許多同學都對他的行為表示不可理解。

而他則認為風水是集美學、環境學、地理學、易經等等為一體的學科,是流傳了幾千年的文化,可與自己的專業結合起來運用,在風水策劃的基礎上加入合理的園林設計。

因此他遵循自己的興趣,毫不猶豫地報名學習了這門課程。

後來的一天,我在朋友圈發了改變身體亞健康狀態的方法,他看到後便按時練習起來,並跟我分享練習時的身體感受,而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都沒有打開過這個鏈接。

他有好奇心,對事物保持濃厚的興趣,並且以開放的心態去嘗試新鮮事物,在不斷嘗試中,自然會有所判斷,有所積累。

而現實中的很多人卻跟他周圍的同學一般,對自己喜歡什麼全然不知,從來不去積極改變。當看到別人與自己不同的行為時,又感到不可理喻。

他們一邊感到迷茫、困惑,一邊卻拒絕嘗試,因此眼中的世界只有那麼大,世界觀也必定狹窄、平庸。

廣泛的興趣來自於你的好奇心,你的嘗試、探索都在擴大充盈你的世界。

相反,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直接拒絕而不去嘗試,也就丟失了探索的時機,失去了豐富自己的機會。

2

你接觸的東西越多

遇到好東西的概率就越大

網上看到過一個話題,哪些興趣愛好改變了你的人生?

一位女生說她五年前喜歡畫畫,就慢慢地嘗試鋼筆畫、水彩畫等,每月畫幾幅,後來又喜歡上了攝影、滑雪、縫紉等,都去嘗試了但沒有堅持下來。

看到這,你可能覺得這是很多人的共性,對待事情只有三分鐘熱度。

但即便是這樣,其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她敢於聽從自己的內心去嘗試,在它們之間找到聯繫,找到自己的出發點。

於是反轉來了,她在一年前做了一個千層蛋糕,得到朋友的讚美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她自己開發出了多種蛋糕,在色彩、配料、種類等種種過程中都融入了特色的東西;

而這些特色和靈感恰恰這來源於她之前對美學的學習,來源於她的畫畫、攝影、設計的經驗。

做蛋糕成為了她此階段的重大興趣,並漸漸地將它做成了一項事業。

每個人的興趣都在自己的天賦範圍之內,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你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判斷一件事情是否是你的最大興趣,但那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可以慢慢地去尋找、去挖掘。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累積和體驗的過程,每一步路都不會白走。

你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正是之前所有的興趣、熱情、思想、行動的集合,而有質量的思想和行為必定是以濃厚的興趣為基礎的。

所謂厚積而薄發,如果她沒有之前對於美學、畫畫、攝影等的廣泛的嘗試與探索,她的蛋糕開發可能會缺乏特色和靈感。

正是這樣多方面的積累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催生了她的靈感,並一發不可收拾起地成為了她的事業。

又如正在寫文的我,如果沒有嘗試寫作,即使有新媒體這樣的平台,我的想法還是存在於腦海,很難躍然紙上。

因此,當一個人接觸的東西越多,他遇到好東西的概率就越大,這些好的事物對他的影響也就越大,他才能更快地確定什麼才能成就真正的自己。

保持開放的人,生命有無數種可能,拒絕嘗試的人,眼光絕不會看得長遠。

3

社會需要的專才越來越多

可真正值錢的恰恰是通才

斜杠青年是近兩年最流行的熱詞之一。它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 「專一職業」 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比如某人可以身兼多職:攝影師 / 插花師 / 教師...

我有個同學本、碩、博學的都是不同專業,畢業後也就業了不同方向,他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加強自己觸類旁通的能力。

當其他人都表示不解的時候,有一家公司高薪聘請他做技術經理,因為他們恰好缺乏這樣幾個領域都懂的通才。

萬維鋼在書中寫到:

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需要的專才越來越多,可是真正值錢的恰恰是通才,特別是領導崗位。

有項調查選取了 4500 名 CEO 的履歷表,發現他們從事的崗位超過 3.5 萬個。通過其職位的多樣化成度來考察這個人是專才還是通才,結果表明通才更受歡迎,並且通才的平均工資高於專才的平均工資 19%。

作為哲學家的周國平也說過:

人文領域的很多東西是相通的,在廣博的基礎上才有高質量的專。例如很多文學家都具有豐富的哲學、史學積累。一個詩人倘若沒有點哲學氣質,那麼他的詩就顯得乾癟、空洞,一個哲學家如果沒有點詩人氣質,那他的著作大多晦澀、生硬。

喬布斯曾稱自己如果改行,他將去當詩人。他認為蘋果之所以能與人們產生共鳴,是因為他們的創新中深藏著一種人文精神。

微信之父張小龍,熱愛網球和高爾夫球。

在剛剛結束的歐巡賽-登喜路林克斯錦標賽中,張小龍和中國職業高爾夫球手李昊桐配對,以低於標準桿35桿的成績,贏得了職業-業餘配對賽冠軍。如果你是一名高爾夫球業餘愛好者,這是你所能取得的最高榮譽。

(這球,挺帥)

看到這,你可能會羨慕他們的多重身份,多項技能。但是請注意這只是表面的東西。

表面上看這些人可以隨意切換多重身份,其實他們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持續不斷的學習更新能力,能夠時刻根據自己的興趣敏銳地捕捉到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繫,從而擴大視野,練就出一種強大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培養興趣

就是培養熱愛生活的能力

很多人希望成為斜杠青年僅僅是為了追求標籤、薪水。但是真正的斜杠是什麼呢?

如成甲所言,斜杠是結果,並不是原因。

即斜杠青年的初衷是擴大視野、認識世界、開發潛力、享受生命,並非為了多幾個賺錢渠道才去學習各項技能。

他們並不確認什麼時候哪項技能有用,什麼時候能用上,而是懷著對世界的熱情,從興趣出發,鍛煉思維,提升心智,將所學各領域看成一個系統,來升級認知。

用現在的話說,梁啟超就是一個超級斜杠青年,思想家 / 教育家 / 史學家 / 文學家...... 他非常看重趣味。

有人問他:「你的人生觀拿什麼做根底?」

他回答道:

以趣味為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敗,嚴格一點可以說沒有一件不失敗,然而,我總是一邊失敗一邊做,因為我不但在成功里感覺趣味,在失敗裡頭也感覺趣味。

他看淡了世俗的功名和成就,而專註於生活的樂趣。在這裡,興趣成為了他的必需品,是其生活的價值所在。

興趣讓人保持年輕的心態,忽略年齡的限制。

對事物保持濃厚的興趣,絕不僅僅體現在你擁有了多少技能或特長,其更大的價值在於它賦予了你強大的生命感受力,不再日復一日麻木地消耗時間,而是對每天的生活逐漸上癮,將日子過得新鮮有趣。

5

興趣是你擁有多元化思維

和開闊眼界的起點

梁啟超不但自己注重生活的趣味,還極其尊重孩子們的興趣和個性,引導他們實現自我。

他的子女們在不同的領域都做得非常出色,九個孩子中出了三個院士。

大兒子梁思成是具備國際眼光、當過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的建築學家。

他是知識分子,始終保持對學術的忠誠,他去過世界上好多地方,擁有豐富的見識,見證了許多國家曾經走錯過的路,也借鑒了發達國家的某些經驗。

一個人擁有了多元化思維和開闊的眼界,就更容易具有戰略性思維,辨別孰好孰壞,才更安於做自己。

這個自己並不是退而求其次的自己,而是越來越妥帖、越來越安然、也越來越自信的自己。

也許你此時正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為自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而不知所措,甚至煩悶不已。

你要明白,也許你並不是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只是沒有去接觸而已。

那麼就去嘗試、去探索吧,在你積累了許多知識經驗,見識了更多事物,有了更廣闊的眼界之後,你才容易找到喜歡、適合的事情,你才能安於做更好的自己。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關於「厲害了,我的國」,最冷靜最權威的表態出爐!
從10億光年到0.1飛米的奇妙世界,只能用震撼來形容!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