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大學城,到底是大學,還是城?

大學城,到底是大學,還是城?

這是城君原創的第1145個城市故事

19年前,中國高校開始史無前例的擴招,每年一度增長30%。大學校園不夠用,這種尷尬,一再放大。

城市中心區找不出空地來建校園,於是政府跑到市郊畫個圈,開始興建大學城。

從1998年到2005年,全國高校新建、改建的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的面積超過了過去50年的總和。

這19年來,政府建好一座座空蕩蕩的大學城,然後陸續把數以千萬計的學生「趕」了進去。在廣東,每6個大學本科生就有1個在廣州大學城讀書。

起初,搬宿舍換校區,成了大學四年最牽動情緒的大事件。

後來,一座普通大學城,每年承包十幾萬學生的青春記憶。

「歡迎來到首都北京」

北京沙河高教園區

@沙河村民(2017至今)

都說work hard, play hard,但從我的大學裡進城,就是一件極其hard的事,但也是一件充滿了儀式感的事。

因為我每次都會收到簡訊:「歡迎來到首都北京。」

「加班可以,不洗澡不可以」

廣州大學城

@Leaf(2013-2017)

我是女生,大四時,天天背著電腦,擠地鐵1個半小時去實習。

經常邊跟excel搏鬥,邊求舍友留熱水。加班夜太短,通勤路太長,洗澡水涼涼涼。在南方的大學城生活,一不小心就要變成鹹魚。

「出校門要先坐火車」

武漢黃家湖大學城

@天天(2013-2017)

學校也超級偏遠,去哪都要先去火車站。

「大學在一起,聯誼最方便」

廣州大學城

@Sophia (2004-2008)

十所高校同在一城,偶爾去「串門」換下伙食,看展看錶演。共享的空間,彷彿世外桃源。

記得一晚看「天鵝湖」,主辦方特意把廣外和華工安排坐一塊,嘩,全場騷動!

男女生坐一起都能騷動,這種純粹的時光,我記了十幾年。

「出門碰到的都是學霸」

深圳西麗大學城

@湯琪琪想要變得可愛(2017至今)

第一天入學,我用半個小時就逛完了大學城,這可能是全國最小的大學城了吧。

不過和清華北大做了鄰居,出門都是學霸,潛移默化影響了自己,很早就立志讀研,每天努力學習。

「大學生兼職就一定高大上?

才不是。」

長沙嶽麓山大學城

@杜老闆(2010-2014)

大一到大三,我到學院對面的餐廳,做兼職服務生。

店裡賣麻辣香鍋,我一個月最高拿三四百。在六七年前,這個錢不算少。

我和老闆、大廚很談得來。只要我兼職領班,老闆就可以睡懶覺,他們特放心,叫我杜老闆。

廚房師傅常會多炒一小碗,讓我偷偷吃。餐廳里所有的菜我都吃過,但是都沒點過。

三年兼職下來,我了解到服務員並不是低端行業,廚師比想像中還要難。

真希望有一天我再次走進那家餐廳,說一句「趙哥,佩姐,我來吃飯了,員工價打九折哦!」

但是那條路旁的民房都拆掉了,餐廳早已不存在了,老闆和老闆娘的手機號也聯繫不上了……

城市的發展,造就了大學城,也吞沒了一些記憶。

「感謝給我免單的所有老闆」

長沙河西大學城

@xybkx1997(2015至今)

大學四年,和大學城裡各個飯店的老闆熟絡。

熟到老闆出新品會被叫去試吃,或者偶爾大方免單。

我一度以為,所有的老闆都會在你錢不夠的時候大手一揮不用給了。

感謝這些老闆!

「找不到老師討論問題,

和函授有差嗎?」

蘭州榆中校區

@hutao

最難以忍受的,是和老師無法便捷地聯繫。

經常遇到「老師回老校了」、「老師回新校了」以及「老師今天門診」這種委屈,想討論問題的熱情也被磨滅。

新校區設在城市邊緣,老師還住在城裡,只有上課時才出現,我覺得自己上了一個假的全日制大學:這和函授有啥區別?

「不搬校區,同學聚會都抬不起頭」

北京大興

@Rebecca

趕上擴招的80後們,大學沒搬過幾次校區,同學聚會恐怕都抬不起頭。大學四年,我搬了三個校區。

「你沒體驗過市中心,你不懂」

廣州

@Y. Gao(2015至今)

在市中心上學,最高端的寫字樓和商場,都在幾站地鐵之內。升大三的時候,學院突然宣布高年級學生全部搬到大學城。

我們一萬個不願意。專業學的是酒店管理,大三開始實習,一般在市中心星級酒店。由於行業性質,半夜下班,在所難免。

想到要走在黑漆漆的大學城裡,小女子瑟瑟發抖。

學生代表直接找校長談判。經過學生的兩輪投票,我們放棄大學城寬敞舒適的宿舍,爭取到了留在市區的權利。

許多人向我安利大學城,但我只想說一句「你沒體驗過市中心,你不懂」。

「看小販躲城管是我每日的消遣」

北京沙河高教園區

沙河村民(2017至今)

出了校門,馬路對面就是藍色彩鋼板。每日消遣,是校門外見到城管會拔腿就跑的小攤小販。

每次不想寫作業,想一想學校外面,再想一想進城,算了,還是呆在學校寫作業吧。

「從家去學校,像是在度假」

武漢黃家湖大學城

@soda(2016至今)

每周一早上搖搖晃晃坐公交去學校,周五再晃晃悠悠坐公交回家。

我曾抱怨過這地理位置,甚至空氣質量,但我後來慢慢收斂戾氣,發覺有很多看不見的好。

學校自己養了魚餵了鴨子,還開墾了苗圃和菜園。有時候在學校里晃蕩,彷彿在另一個平行時空。

周末回家是進城,周一到周五在學校,反而像度假。

我懵懂無知的年紀,被大學城妥帖照顧,想來也很幸運。

每年冬至前後,捕魚師傅和志願者會一起下沁湖,拉網撈魚。

「沒什麼好不好,習慣就好」

廣州大學城

@三朵雲(2018至今)

要在大學城生活,請謹記兩個字——習慣。

習慣了出島至少要提前半個小時,習慣了大學城北站永遠人滿為患,也習慣了小谷圍寬敞但車少的馬路,習慣每天去貝崗吃吃吃的生活。

大學城的生活未必完美,但因為有那些人兒,所以在我心裡滿分。

「畢業後我卻住進了大學城,

一住就10年」

重慶大學城

@TT

重慶的大學城,平坦得像北方。

初建時,從熙街到陳家橋一路荒蕪,路也是坑坑窪窪。偶爾去新校區參加活動,腳下的自行車,顛簸並沒停過。

我並沒有在那裡讀大學。沒想到,畢業後工作卻選在大學城。

一開始各種不方便,現在真覺得這裡好,吃的多玩的也不少,空氣都比主城新鮮。

在這裡生活了快10年,每次看到學生的模樣,還是會感慨青春的美好。

「13年過去,

當年的荒島變成了小城市」

廣州大學城

@ Muhu·isika ?akti(2004-2008)

2004年,廣州大學城第一批「拓荒者」。

到處是土坡和在建工地,綠植沒長起來,蚊子倒是多得嚇人。買生活用品,要打摩的去幾公里外的小超市。

去年10月重回一次大學城,這裡已經發展得無比繁茂,像個新興的小城市,鬱鬱蔥蔥,四通八達。

我站在曾經的436宿舍門口感慨了好半天:真的是白雲蒼狗,世事變遷。

「坐在機動車道打牌,

師弟師妹都不懂「

廣州大學城

@日天(2007)

念書時,我和室友坐在內環路上打牌。前幾天回去一趟,那裡,竟然,堵車了!

都抱怨大學城遠,其實,大學從來都不近。

北京的名校大多建在亂葬崗上,廣州的老牌高校沒一個在老城裡,杭州城更是被三本高校圍得滿滿當當。

大學城,到底是大學,還是城?

到底是像城市一樣的大學,還是由大學組成的城市?

我想,這是一座特殊的城市。

而這座城市,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大學的模樣。

城內有著低廉的物價、便利的生活、互通而友善的鄰里,甚至和現實壓力保持了不近不遠的距離。

對於這裡面的學生來講,這或許是一個理想尺度的城市。

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之中,有數千萬的同齡人和你一樣,在人生的4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走上了另外一條特別的路。

在城市的郊外,正值最好年華的學生們,失去了一些意料之中的,也收穫了一些意料之外的。

人生中有許多重要的決定,都是在這裡做出的。

放到更長遠的歷史裡看,大學和城市,一直都是動態過程:大學建在郊外,城市發展過來,把大學擠走,如此往複。

站回到人的尺度來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但可以肯定,那是一段值得感謝的純粹時光。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加微信號:nayizuochengg加入「那一座城」讀者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巴厘島——在這個靜音模式的村子裡,能動手就別說話
在這裡提陽澄湖大閘蟹,小心當地人削你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