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只是打破一個玻璃盞,沙僧為什麼要受那麼慘的刑?

只是打破一個玻璃盞,沙僧為什麼要受那麼慘的刑?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01

讀西遊記,

常常能從很多細節里感受到人世間的不公。

涇河龍王下錯了幾滴雨就要被砍頭,

金翅大鵬屠戮無數百姓,

最後還能入佛門;

白骨精想吃唐僧肉被一棒子打死,

紅孩兒卻還能陞官成仙;

同樣是被貶下凡,

天蓬元帥只是被打了兩千錘;

捲簾大將卻遭受嚴懲,

被打800錘,

毀其容貌,

每七日受一次飛劍穿心之苦。

我們翻看原著,

會發現表面看來,

天蓬元帥的犯的錯,

要比捲簾大將大得多:

天蓬——「只因酒醉戲宮娥,那時就把英雄賣。一嘴拱倒鬥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

捲簾——「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

一個僅僅手滑打破杯子,

一個不僅調戲宮女,

還大鬧鬥牛宮、偷吃王母食物,

可以說是穢亂宮闈、無視規章,

對王母大不敬。

天界的領導們,

賞罰如此不分明的嗎?

同樣是被貶下凡,

沙僧怎麼比豬八戒慘那麼多?

是琉璃盞太特么貴了?

還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02

咱們先來看看琉璃盞到底是個啥。

雖然沙僧自己把它稱作「玉玻璃」,

但琉璃和玻璃還是很不一樣的。

琉璃是一種人造水晶,

要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

其色彩流雲漓彩;

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古代製造琉璃,

是從造青銅器的副產品中獲得的,

所以這項工藝在戰國時期最為純熟,

漢唐時期也有大發展,

到了西遊記成書的明代,

工藝卻已經幾乎失傳。

老祖宗的手藝走了倒退,

明朝的匠人們再也不能製造出晶瑩剔透的琉璃了,

那些從前朝流傳下來的古董琉璃,

比今天的古董更珍貴更值錢。

1983年長沙市麻園嶺出土的漢代琉璃珠,

直徑不過一厘米,

據說市值就有五百萬。

沙僧打破的琉璃盞,

怎麼著也得有上百顆琉璃珠那麼大吧?

打碎了就是神仙也賠不起。

明朝製造的琉璃由於成色渾濁,

被稱為「葯玉」,

就這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擁有,

《明制》記載,

新科狀元得皇帝賜葯玉作為佩飾,

可見其金貴。

於是吳承恩寫書,

下意識地就會把他的世界觀里最為珍貴的東西賦予奇珍異寶的特性。

最要緊的是,

琉璃在古代從來不是僅僅作為一個值錢的器皿而存在的,

在佛教中,

它屬於七寶之一,

是象徵修身修心的法器,

有國泰民安之意,

又因其「火里來、水裡去」的特性,

被認為是佛陀千年修行的化身。

唐玄奘在《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里翻譯道:「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光明廣大。」

東方凈土就是以凈琉璃為地的世界,

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法物,

琉璃光可照三界之暗。

03

捲簾大將這個職位,

在真實歷史中是有原型可追溯的,

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替皇帝捲簾子的官,

根據《明實錄》記載,

這是一個類似於禮官的臨時性職位。

在國家大型活動,

比如太子登基、祭祀太廟、元旦慶典等時候,

在現場維護秩序並近身保護皇帝安全。

沙僧自己也說「也曾護駕宴蟠桃,

也曾隨朝居上界。

」他手裡除了拿著降妖寶杖,

可能還需要承擔手捧禮器的職務。

捲簾大將雖然不是什麼特別高的高官,

但也算是皇帝親信,

地位非比尋常,

正所謂「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

跟在玉帝身後,

也能狐假虎威地接受眾仙朝拜。

不過么,

伴君如伴虎,

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

一個不小心犯錯,

就是大罪。

沙僧是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破琉璃盞的,

蟠桃會上群仙朝拜,

很有可能,

這隻琉璃盞就是佛教使者送給王母的禮物。

來參加蟠桃會的都是大佬,

孫悟空大鬧蟠桃會時,

佛門來的使者是「五方五老」中的觀音和如來。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

如來或觀音捧著佛門珍寶來到瑤池,

將琉璃盞贈送給玉帝,

玉帝命捲簾大將手捧琉璃,

高高舉起,

供眾人觀摩。

如來正在說:「佛門與天庭的友誼,正如此寶,萬古常青吧啦吧啦…」

「啪嘰」一下,話音未落,琉璃盞碎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

區區一個琉璃盞打碎,

天神怎麼會魂飛喪膽?

你boss正在釣魚台接見外國元首呢,

人外賓把自己國家的國寶當禮物送給了你,

百十台攝像機哐哐哐拍著,

國寶交接儀式正進行到關鍵時刻,

結果保鏢把象徵兩國友誼的寶貝給了,

這就是重大外交事故啊!

玉帝要不要雷霆震怒?

該不該罰你?

這事兒往輕了說叫君前失儀,

萬一有小人挑唆,

您就是故意破壞兩國外交!

那可是在封建王朝,

玉帝沒把捲簾大將給凌遲了都是仁慈的。

04

事實上,

一開始玉帝就是想殺了捲簾的。

卸冠脫甲摘官銜,

將身推在殺場上。

多虧赤腳大天仙,

越班啟奏將吾放。

饒死回生不典刑,

遭貶流沙東岸上。

玉帝都把他脫掉官服押上刑場了,

幸好赤腳大仙幫忙說情,

才得了「死罪可免,

活罪難逃」的結果,

僅是被貶下凡,

每七日受那萬劍穿心之苦。

這也就能夠解釋,

豬八戒在取經路上對於自己調戲嫦娥、

被貶下凡這事兒頗多怨言,

孫悟空也對自己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十分不服,

只有沙僧,

看起來只是輕描淡寫的「打破了一個杯子」,

受了最多的苦,

卻從來沒有覺得不公平。

唐僧取經小分隊預備成立時,

觀音走四方找隊友,

對悟空說:取經成功後,「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後來悟空封了斗戰勝佛;

對八戒說:「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八戒果然脫離災瘴做了最清閑的凈壇使者。

只有沙僧,

觀音卻並未履行承諾,

觀音在流沙河對沙僧說的是:「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

然而,

取經成功後,

沙僧只做了羅漢,

並沒有回到天庭做回捲簾大將!

菩薩一諾千金,

為何獨獨不履行對沙僧的承諾?

很有可能,

是玉帝對沙僧徹底失望,

也不敢用這麼粗心大意的人在身邊伺候了,

更有可能,

當年去蟠桃會送琉璃盞的佛門使者就是觀音,

沙僧一個失手毀掉佛道兩家聯誼,

害得觀音辦砸了差事,

說不定回去後還挨了佛祖一頓訓斥,

早就懷恨在心了!

仔細回想一下,

整個取經路上,

觀音對唐僧關愛有加,

對孫悟空嬉笑怒罵,

對豬八戒宜喜宜嗔,

偏偏跟沙僧幾乎無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黑死病在西方橫行無解,傳到中國,為什麼兩個月就被滅了?
世紀絕版照,此生難見一次!越看越心驚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