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透過60多年前的一場戰爭看中美蘇三大國之間的博弈

透過60多年前的一場戰爭看中美蘇三大國之間的博弈

原標題:透過60多年前的一場戰爭看中美蘇三大國之間的博弈


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衝突,原本是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引發了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的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為二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這場戰爭的導火索其實是由美、蘇給埋下的。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見分曉,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期間羅斯福和斯大林同意將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在「適當的時候」應實現獨立。

1945年2月,三巨頭再次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聚會、簽定秘密協議,決定由美國、蘇聯、中國(國民政府)和英國對朝鮮半島實行國際託管。斯大林曾經問羅斯福有哪些外國軍隊要進入朝鮮,羅斯福的回答是沒有。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投降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美國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得到了蘇聯的認可,此即後來世人熟知的三八線。



美、蘇兩大國的作法激起了朝鮮人民的強烈不滿,美國駐軍遂公布了12月27日由美、英、蘇三國外長會議簽署的關於對朝鮮半島進行託管和建立臨時朝鮮半島民主政府的《莫斯科協定》。至此,朝鮮南北雙方都掀起了民族主義運動(包括「反託管」運動在內)。同樣的,南北雙方不管是「反託管」運動還是致力於統一的政治力量都遭到鎮壓和清洗。


由於兩國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美蘇聯合委員會無法就朝鮮半島如何組織統一選舉達成協議。之後,南朝鮮李承晚在美國扶持下成立大韓民國,就任總統;北朝鮮的金日成則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自任首相。雙方都宣稱自己是朝鮮半島唯一合法的政府,都想統一朝鮮。當時朝鮮半島人口總量為3000萬,三八線以南人口約2100萬,三八線以北為900萬,南北雙方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分別為44%和56%。1950年6月,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發生大規模的衝突在,朝鮮戰爭由此爆發。

朝鮮聲稱「南朝鮮李承晚軍隊越過三八線向北進攻,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動突然襲擊,這次戰爭是美帝國主義蓄意發動的,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來說,是抗美衛國戰爭。」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於1950年6月25日拂曉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韓國的突然進攻。



由於當時南朝鮮國防軍尚未進入戰備狀態,面對朝鮮的襲擊無力招架,僅三天(1950年6月27日)漢城就宣告失守。美國方面迅速作出反應,6月26日,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朝鮮作戰;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台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解放軍解放台灣。


與此同時,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還向安理會提交了動議案,在蘇聯代表因自1950年1月起抗議中國代表席位被台灣國民黨政府繼續佔有而缺席的情況下,以13:1(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的情況下動議得以通過。聯合國以美軍為主導,組成加上其他15個國家派出部分軍隊參戰的「聯合國軍」,駐日美遠東軍指揮、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為司令。


在戰爭初期,朝鮮軍隊節節勝利,一度將南朝鮮國防軍和美國駐軍逼退到釜山防衛圈一小塊地區,朝鮮半島90%的土地,92%的人口被朝鮮人民軍佔領。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成功登陸,從朝鮮軍隊後方突襲,戰局發生逆轉。

美國原先將朝鮮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的計劃,因為戰事進展出奇順利而有隨之改變。麥克阿瑟要求乘勢追擊,將共產主義逐出整個朝鮮半島。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與總統杜魯門同意了麥克阿瑟的建議,但要求麥克阿瑟只有在中國和蘇聯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攻擊朝鮮。麥克阿瑟自信地表示中國「無意參加這場戰爭。當今我們強大而中國軟弱時,若中國部隊渡過鴨綠江,我就要使他們遭到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屠殺。」



美國出兵朝鮮半島,中國政府連續幾天通過廣播警告美國,如果跨過三八線,中國不會坐視不管。9月30日,周恩來總理髮表強硬講話:「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3日凌晨,美軍大規模向朝鮮半島北部推進,周恩來召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要他轉告美國政府:「若美軍跨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我們不會坐視不顧。」這番警告被杜魯門視為中國對聯合國的「外交訛詐」而沒有被重視。


中國政府最終介入朝鮮戰爭的直接原因是美國飛機轟炸中國安東(今遼寧丹東),地面部隊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圖們江推進,中國領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此外還基於如下考慮:朝鮮如被佔領,將會更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利益。即使美軍不襲擊中國,一個與中國有長達1000多公裡邊界線的國家落入以美方為首的西方國家手中,對中國也是很大的威脅。而如果朝鮮亡國,中國勢必要讓金日成在中國的東北設立流亡政府,這對中國十分不利,將會為美軍侵犯中國東北提供借口。同時,由於美軍進入台灣海峽,迫使中國中止攻打台灣的渡海戰役,粗暴地干涉了中國內政。由此,中國政府不得不出兵朝鮮半島,抗擊「聯合國軍」。


在名義上,中國政府以志願軍的名義出兵,向國際社會表明不是中國跟美國宣戰,是人民志願支援朝鮮。戰爭初期,這一名稱讓「聯合國軍」誤以為不過是一支小規模的志願者隊伍。後來「聯合國軍」終於弄清楚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成建制的正規部隊,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可為了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避免將戰爭升級,也就默認了「志願軍」這一名稱。


蘇聯解體後,隨著前蘇聯檔案的公開,廣泛流行的觀點認為金日成是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後,才發動了對南朝鮮的軍事行動。戰爭爆發後,蘇聯政府卻擔心美蘇迎頭相撞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不願意直接介入,連提供空中掩護的請求也沒答應。斯大林甚至建議金日成到中國東北組建流亡政府。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後,蘇聯還是秘密派出空軍參戰。1951年中期以後,中國與蘇聯空軍MiG-15多次與「聯合國軍」戰機交戰,在鴨綠江南岸平原一帶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是整個朝鮮戰爭期間絕大多數空戰的區域。為避免因蘇聯參戰而擴大戰事,當時美國國防部長范登堡在發布會上沒有捅破,只解釋說:「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空軍強國。」

米格走廊中最神秘而精銳的力量是蘇聯與東歐地區的飛行員,斯大林命令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向中國派遣航空兵師,蘇軍參戰人員一律身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並嚴格限制其飛行員作戰區域。其指揮官為空戰英雄闊日杜布,許多飛行員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洗禮,作戰經驗極為豐富。實際上,他們的指揮系統獨立於中國軍隊,但是主要機場仍在中國境內位於安東附近。那裡距離鴨綠江很近,在航程上比起從日本起飛的美軍戰機占上許多便宜。此外,由於美軍明令禁止其空軍單位進入中國境內,絕大多數的時間,這些機場的飛機可以自由起降與集結。



美軍飛行員曾經在訪談中提到他們在鴨綠江附近空域巡邏時能夠遠遠看到機場的飛機循序起飛,集節編隊完畢之後以高度優勢進行空戰。儘管斯大林要求嚴格保密,但美國方面自蘇聯加入空戰的行列之後,很快就知道蘇聯的介入,不過整個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方面還是選擇了緘默的態度,以免戰事擴大。


朝鮮戰爭已過去68年,當時的美軍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許多戰役、戰鬥的炮火密度、戰場兵力密度、空襲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剛剛經歷了長期戰亂,在廢墟中建立起來不到一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著一股志氣,硬是在不對等的情形下,打出自己的威風和志氣。蘇聯儘管懼怕戰爭擴大化,可還是心有不甘的卷了進去。但三個大國之間,都在刻意迴避,將戰爭局限在朝鮮半島,使之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魯迅與林語堂反目成仇的前前後後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