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羅斯竟然把敘利亞變成了自己的練兵場?

俄羅斯竟然把敘利亞變成了自己的練兵場?

近日,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推出了一篇《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的戰略與作戰藝術》的報告。報告認為,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的經驗可能會對其戰略思想和作戰藝術產生重要影響。中東研究通訊此前曾推出該報告的第一部分譯文,此次推文為第二部分譯文。

第一部分(點擊查看全文)著重介紹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與作戰藝術。展開論述了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戰略原則和戰略途徑、取勝理論和作戰籌劃、理想的最終狀態和對其的自我評估。

紅場勝利日遊行

第二部分討論從俄羅斯戰略體系得到的啟示,這可以從俄羅斯方面找到來源依據。將側重於俄軍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及其各部分(情報、指揮和打擊)的能力,這是俄羅斯軍事戰略研究進程中的重要議題,同時也涉及了與作戰藝術有關的幾個議題。

第三部分對俄羅斯戰略和作戰藝術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假設。其中重點探討了與戰略威懾、區域聯盟的性質以及私營軍火公司的新興地位有關的議題。

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敘利亞戰役啟示的核心

俄羅斯希望部隊中能長期配備有作戰經驗豐富的軍官,而近年來俄羅斯各部隊指揮官人數已達到高峰——在2017年底共有48,000支部隊在三個月內進行了軍官輪換。在此調動過程中,指揮官們在聯合武器戰、跨兵種合作和複雜情報處理、指揮和控制(C2)系統及熱武器摧毀手段等各作戰形式上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此外,俄羅斯國防部還從軍事研究院、科研院所和軍工廠向敘利亞調遣了工程師和科學家,根據他們的豐富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對俄羅斯部隊在敘的軍事武器進行概念校準和技術維修。

顯然,俄軍總參謀長將敘利亞當作俄羅斯軍事力量學習、培訓和創新的溫床。俄羅斯部隊在敘利亞戰場上積累作戰經驗、實驗新形成的作戰理念、並進行戰時適應,從而根據其在敘利亞戰場上所獲得的經驗對部隊的作戰概念、軍隊部署和武力建設進行調整。

近日,俄羅斯的軍事評論員反覆討論這一主題:俄軍在敘利亞的行動是其第一次採用軍事信息技術革命(IT-RMA,Information Technology-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的方式進行作戰。該理念是蘇聯軍事理論家在1980年代提出的,西方人以當時俄軍的總參謀長命名這一理念,稱之為「加科夫學說」。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該理念被美國國防部「戰略大師」安德魯·馬歇爾和來自美國防部凈評估辦公室的多位專家採納和普及,逐漸成為美國國防改革的支柱。

IT-RMA理論認為,在信息時代,軍事系統應當轉變為能夠將情報、監視偵察能力(ISR)、複雜情報處理、指揮和控制(C2)系統及精確打擊能力相結合的聯合武器系統。蘇聯將這種武器系統定義為在戰略層面上的偵察-打擊和在戰術層面上的偵察-火力複合體。

雖然蘇聯首先提出了這一軍事理念,但卻未將之付諸實踐。蘇聯的軍事改革確是朝著這一方向發展的,然而喬治亞戰爭所暴露出來的、蘇聯軍隊的主要問題恰恰是IT-RMA理論的核心:缺乏精確制導武器(PGMS);由於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C4ISR)水平低而無法進行網路中心戰(NCW); 聯合軍備作戰能力低下。

從那時起,俄軍改革的方向轉變為重建常規軍,並儘可能地向理想中的偵察-打擊複合體推進,俄軍現代化進程由此得以改善。俄羅斯專家認為,俄軍在敘利亞的戰爭中首次成功運用了IT-RMA戰略。

俄軍參謀長把在敘利亞的行動視為幾乎所有類型的武器和信息系統的試驗場,特別是將監視偵察能力(ISR)、複雜情報處理、指揮和控制(C2)系統和火力系統整合到統一的複合體中。

因此,俄羅斯方面關於敘利亞戰爭的結論充斥著偵察-打擊複合體(RSC)和偵察-火力複合體(RFC)這兩個術語。在設想俄軍現代化發展方向時,俄羅斯聯邦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談到,要將部隊逐漸改進成偵察-打擊、(RSC)和偵察-火力(RFC)複合體的模式,並將它們集成到一個自動的偵察打擊一體化系統中。因此,在接下來的篇章中,本文將就這一戰略系統複合體的幾個要點進行分析闡述。

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中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系統

精確制導武器(PGMS)的戰鬥能力需要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和對實時目標的精準把控。目前為止,俄羅斯評論員在討論俄軍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時,都對特種作戰部隊(KSO)司令部、無人機艦隊和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特種作戰部隊(KSO)是俄軍的一個新分支,該部隊在敘利亞戰場上完成了專業化建設,它輪流負責偵察-打擊複合體(RSC)三個組成部分的任務。當它作為監視偵查(ISR)部門工作時,負責獲取信息並指定戰略作戰的重要目標,例如領導層和指揮控制中心,使炮兵部隊和空軍能精確進行後續打擊。

俄羅斯Pchela-1無人機

據推測,俄軍特種作戰部隊的職能將會進一步拓展,配備有各種軍事機器人和空間器有機複合體的特種作戰部隊在監視偵查(ISR)方面的工作將會增加。

自2012年以來,俄羅斯軍方在無人機編隊的數量和質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飛躍,企圖在戰術作戰深度層面上提高通用部隊的作戰性能。俄軍在敘利亞戰場上派出的無人機艦隊的種類和數量都是前所未有的。

平均來說,在任何時刻,敘利亞戰場上空都有60-70架偵察、打擊和無線電電子壓制無人機,俄軍所有有關部門都在戰術層面上廣泛地使用無人機艦隊。除此之外,俄羅斯最高指揮部還設想將無人機作為俄軍所有未來作戰活動的組成部分,以創建機器人和空間飛行器部隊。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能夠對指揮和控制系統、無人機艦隊給予支持,並將目標信息反饋到海、陸、空精密系統處。儘管大部分時間裡俄羅斯在軌道上都有21-27顆衛星,但該衛星導航系統仍然不能滿足所有的導航、制導和指揮控制需求。

俄羅斯空軍、海軍航空兵和裝有瞄準和導航系統的遠程轟炸機都主要依賴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提供信息。該系統還提高了未制導彈藥打擊的準確性,使得在陌生的沙漠-山區-城市地形中通過飛機進行直接引導而不依靠制導武器來打擊偽裝目標成為可能。

據推測,俄羅斯還在地面部署了校正基站。若缺少校正基站,該系統的精確性可能會有所下降。俄羅斯專家已經認識到這一系統的局限性,並考慮進一步完善其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俄羅斯軍方繼續深入研發精確打擊系統,他們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提供精確的打擊目標。在敘利亞戰場上,俄軍的最大障礙是擊中機動的小目標,這需要快速的感測器-射擊迴路技術能力。因此,俄軍進一步現代化的方向是如何精確打擊較遠距離的小型可操縱目標,從而縮小轟炸範圍。

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中的指揮控制(C2)系統

俄羅斯國防管理中心直接聽命於俄總統和國防部長——這是俄羅斯傳統戰時武裝力量總司令部(斯塔夫卡)的化身——使縮減從戰略水平到戰術作戰水平的繁瑣程序成為可能。

指揮和控制(C2)體系由三個梯隊組成:最高級別的操作員是身處莫斯科的俄羅斯國防管理中心(NTsUO)內部的戰鬥管理小組;俄羅斯駐敘利亞的赫梅明空軍基地中的兵力編組指揮站是該體系的第二級別梯隊;在所有具體戰術操作中的顧問團是該體系的最低一級。

戰鬥管理組由各軍事管理機構的代表組成,進行24小時輪班。它收集、分析並評估部隊各分隊的指揮決策和作戰情況,並規劃後續的作戰活動,持續的戰況評估使俄軍能夠迅速適應變化的戰場形勢。

同時,戰鬥管理小組還同美國、土耳其、聯合國特使、日內瓦停火監測中心的代表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進行接觸。因此,它的工作人員不間斷地負責監測戰鬥情況,處理外交事務和開展人道主義活動。

駐赫梅明空軍基地的俄軍集團司令部確保了俄羅斯部隊與敘利亞軍隊、共和國衛隊、當地和外國民兵的戰鬥協調。該司令部還負責協調各項信息交流,以避免俄軍同美國在約旦和卡達的軍事力量、以色列軍隊以及土耳其軍隊發生摩擦意外。

部署在敘利亞軍隊和所有親阿薩德民兵內部的作戰顧問小組是指揮和控制(C2)體系的最後一級。它們的數量根據需求而變化,在最活躍的階段,部隊中共有15個這種類型的顧問組。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為所有指揮和控制(C2)體系的所有層級提供支持,協調從戰略到戰術級別的海陸空打擊。在戰術作戰層面上,軍隊的戰鬥管理依賴於一個統一的移動戰場指揮控制(C2)系統,俄軍已在卡夫卡茲-2016和扎帕德-2017演習中進一步測試和改進了該系統。

該系統能夠自動收集和分析用於態勢估計、作戰規劃、指令傳達、火力管理和後勤支持的信息。通過固定或移動的終端連接統一的通信網路,能夠將無線電、視頻和文檔共享到指揮控制(C2)系統的每一個層級。這個內部網使得情報和數據流能夠在集體終端的屏幕上持續傳送,從而更好地即時進行戰損評估(BDA)以及快速的決策和執行,根據統一的作戰情況安排各項作戰活動,不受高層指揮的干擾控制。

總而言之,根據俄羅斯評論員的說法,這種統一的指揮控制(C2)系統減少了組織作戰活動所需時間的20-30%,並在某些情況下使戰鬥管理節奏加快了三倍。鑒於對其有效性和操作方法的有利評估,這種C2系統和支持它的各個結構很可能在將來的實戰中繼續保留。2018年,該系統已經陸續在俄羅斯的普通部隊和艦隊中開始使用。

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中的精確打擊系統

俄羅斯軍方在敘利亞使用精密制導武器的比重尚不清楚,可能低於百分之五。然而,俄總參謀部卻對其精確打擊能力進行了積極的評估:從俄軍海上、空中基站的戰略和非戰略平台進行的協同炮擊能夠達到精確打擊的效果。

因此,當這些基站執行制導或非制導攻擊任務時,俄總參謀部將它們作為偵察打擊複合系統的一部分。俄羅斯軍方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發揮普通部隊和武器在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監視偵察(C4ISR)系統中的作用。

據俄方軍事評論員稱,它們的效力與精確打擊的效力相當。由於監視偵察(ISR)系統和指揮控制(C2)系統所提供的前期條件,通用非精確武器——導彈、炮彈、迫擊炮和榴彈炮,以及熱壓武器——其中一些是現代武器,有些是相對過時的——的打擊能力從總體估計來看是積極的。

俄羅斯地面部隊的指揮官將他們的部隊轉變為偵察-打擊複合體(RSC)和偵察-火力複合體(RFC)的結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它仍然被視為一種複雜的戰鬥技術,不容易徹底掌握,俄軍在敘利亞戰場得到的經驗恰恰使這種技術變得更加精巧。

俄軍總參謀部強調,在未來的軍事演習中,俄方將進一步進行現代化強軍,並充分利用在敘利亞戰場的經驗教訓,使用能夠隨意移動且自給自足的偵查打擊一體化系統進行現代戰爭。

敘利亞的戰事為俄羅斯2018-2027年國家武器計劃提供了經驗教訓,並可能影響隨後的俄羅斯軍事現代化進程。根據俄羅斯高級軍官的意見,重整軍備計劃應旨在建立自給自足的部隊群,這些部隊在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戰區應具備海基、空基和陸基精確、對峙、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監視偵察(C4ISR)和無線電電子戰(REB)的能力。

在2015年俄羅斯軍隊高科技博覽會上展示的軍用機器人

同時,俄羅斯方面認為機器人技術的推廣是增強俄軍實力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戰場「信息化」和「智能化」將應用到軍隊火力控制的數字化改革上。

總而言之,俄羅斯的下一代國家軍備計劃(GPV)將基於從敘利亞戰場上吸取的教訓,重點關注精確制導武器的質量和數量以及支持它的精確、對峙、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監視偵察(C4ISR)系統,將無人機和空間衛星作為其所有分支的主要依賴。專家們認為這是該計劃中僅次於核三位一體現代化之外,最強有力的重點。

本文為第二部分譯文,作者:德米特里·亞當斯基(Dmitry Adamski ),編譯 施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伊拉克人是如何把一個有毒河流變成飲用水的?
因反對猶太人 比利時政府暫停對巴勒斯坦教育的援助

TAG:中東研究通訊 |